一种用于索道运输系统的吊鞍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233909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索道运输系统的吊鞍,包括一鞍体,鞍体的两端设有轨索鞍座,鞍体上设有与支撑部件连接的连接部和支撑轨索车牵引绳的托辊;所述轨索鞍座上设有安置轨索的凹槽、凹槽上设有将轨索固定的轨索压盖,轨索鞍座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定位绳的定位绳压盖,轨索鞍座上位于凹槽的侧部设有小车轨道板。采用上述结构的吊鞍,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的特点。另外,可根据运输荷载大小合理设计轨索的断面尺寸和数量,因轨索是固定的,轨索可采用抗拉力很大的大直径密封式钢丝绳,并且轨索数量为多股,可用少量的材料得到很大的承载能力,可以满足大吨位运输的需求,运输能力可超过100吨,且行驶较为平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索道运输系统的吊鞍
本技术属于依靠钢丝绳索做轨道的运输系统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索 道运输系统的吊鞍。吊鞍在此系统中,作为钢丝绳索轨道的支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常见的索道运输系统中的缆车多为车体夹固在钢丝绳上随钢丝绳移 动,这种缆车承载力都不大,承载力一般在20吨以下,并且支承缆索的鞍座及轮组须做 得庞大。现在还有一种比较新颖的空中客车系统,它是利用张紧的钢丝绳作为轨道的一 部分,在钢丝绳上扣钢轨,客车沿钢丝绳上的钢轨运动。空中客车系统为使客车高速、 平稳的行驶,材料消耗是非常巨大的,为保证体系的安稳,支承钢丝绳的鞍座也是必须 非常庞大和坚固的,因此,这种空中客车系统从经济角度考虑,不适合不要求高速、非 远距离的人员、大吨位货物的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小巧、重量轻,且承载力大的用于索道运输 系统的吊鞍。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索道运输系统的吊鞍包 括一鞍体,鞍体的两端设有轨索鞍座,鞍体上设有与支撑部件连接的连接部和支撑轨索 车牵引绳的托辊;所述轨索鞍座上设有安置轨索的凹槽、凹槽上设有将轨索固定的轨索 压盖,轨索鞍座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定位绳的定位绳压盖,轨索鞍座上位于凹槽的侧部设 有小车轨道板。所述鞍体通过设置V形槽安放轨索鞍座,轨索鞍座的底部采用V形与鞍体的V 形槽相配合,轨索鞍座的V形底部与鞍体的V形槽壁之间左右各有1度间隙,其作用是 通过轨索鞍座的微小摇摆均衡各车轮对小车轨道板的压力。所述轨索鞍座上的凹槽为双数的2个、4个、6个或更多,小车轨道板的数量与 凹槽相对应。所述鞍体上的托辊根据支撑部件的吊杆或悬臂方式设在鞍体的下面或上面。本技术通过支撑部件支撑悬吊,轨索安装在轨索鞍座的凹槽内,小车利用 带轮槽的车轮卡在轨索上沿轨索运动,当经过轨索鞍座时小车轨道板与车轮沿接触将车 轮向上顶,使车轮离开轨索,避免与轨索压盖碰撞;定位绳通过压盖固定在轨索鞍座上 后,可以调节和固定吊鞍与吊鞍之间的距离并防止在小车经过时吊鞍出现滑动。采用上述结构的吊鞍,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的特点。另外,可根据 运输荷载大小合理设计轨索的断面尺寸和数量,因轨索是固定的,不需要像常用缆车的 承重索那样回头往复弯折,因而轨索可采用抗拉力很大的大直径密封式钢丝绳,并且轨 索数量为多股,可用少量的材料得到很大的承载能力,可以满足大吨位运输的需求,运 输能力可超过100吨,且行驶较为平顺。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装配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吊鞍包括一横置的鞍体1,鞍体1的两端上面 对称设有V形槽14,底部为V形的轨索鞍座13用固定板12固定在鞍体1的V形槽14 内,轨索鞍座的V形底部与鞍体的V形槽壁之间左右各有1度间隙,轨索鞍座13的前后 两端用螺钉21装有铰部件20,铰部件20上设有凸块22,固定板12用螺钉17固定在轨 索鞍座13上,固定板12上设有与铰部件20上的凸块22相配合的孔18,鞍体1的前后 侧面上设有与支撑部件连接的连接部8,连接部8上设有销孔9,鞍体1的底部用螺钉15 装有托辊支架10,托辊支架10上设有托辊11,每个轨索鞍座13上设有两个安置轨索25 的凹槽4,本吊鞍可以安装四根轨索25,实际中吊鞍也可根据需要安装2根、6根或更多 的轨索25,轨索鞍座13的凹槽4上设有将轨索25固定的轨索压盖5,轨索压盖5用紧固 螺栓23固定在轨索鞍座13上,在两个凹槽4的中间设有支撑定位绳沈的支板7,支板7 的上面设有凹形槽19,有三个定位绳压盖6罩在支板7上并用螺钉M固定在轨索鞍座13 上,轨索鞍座13上位于每个凹槽4的侧部用螺钉3固定有小车轨道板2,轨索鞍座13上 的凹槽4为双数的2个、4个、6个或更多,小车轨道板2的数量与凹槽4相对应,可为 2套、4套、6套或更多。本实施例的吊鞍使用时的状态如图3所示,吊鞍安装吊鞍由支撑部件吊索连 接鞍体1的连接部8上的销孔9而悬挂起,精细调整吊鞍的位置后放置定位绳沈于轨索鞍 座13的支板7上的凹形槽19内,用定位绳压盖6罩将定位绳沈压紧并固定在轨索鞍座 13上,使吊鞍与吊鞍之间的位置保持固定,安装轨索临时托辊于鞍体1的两侧,轨索25 安装时先放在临时托辊(图中未示出)上,轨索25牵引到位后,拆除临时托辊,使轨索 25落在轨索鞍座13上的凹槽4内,将轨索压盖5罩在轨索25上并拧紧轨索压盖紧固螺栓 23,固定轨索25于鞍体1上,轨索小车的牵引绳16放置于托辊支架10上的托辊11上。 工作原理轨索小车依靠轮对组悬挂在轨索上,由牵引绳拽拉轨索小车前进或后退,轨 索小车行驶在两个吊鞍中间时,轨索25卡在轨索小车上轮组27的轮槽内,轮组27在轨 索25上滚动,轨索车通过吊鞍时,轨索车上轮组27的轮沿与小车轨道板2接触,使轮组 27的轮槽逐渐离开轨索25,轮组27的支承面逐渐由轮槽过渡到轮沿,轨索车的轮组27 离开吊鞍后,又落在轨索25上,如此反复。定位绳沈的作用是在轨索25安装时,保持吊鞍的间距,同时在以后的营运过程 中,增加吊鞍的抗滑能力,轨索小车牵引绳16的作用是牵引轨索小车,轨索小车的牵引 绳16由辊托11起,轨索车的牵引绳16悬挂距离过长对轨索车的牵引是不利的,因此每 个吊鞍上都安装一个轨索小车牵引绳的托辊11,当吊鞍采取吊挂的形式时,轨索车采用 悬挂形式,轨索车的牵引绳16如图3所示放置在鞍体1的下部,当吊鞍采用悬臂方式安置时,轨索车采用上承式加C型吊具,轨索车的牵引绳16和托辊11可设置在鞍体1的 上部。轨索小车行驶平顺性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吊鞍的间距,间距越密,轨索小车下 沉越少,例如轨索直径为60mm且预张力为2300KN、吊鞍的间距为14500mm、荷载为 1500KN时,轨索小车最大下沉约为600mm。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索道运输系统的吊鞍,其特征是包括一鞍体,鞍体的两端设有轨索鞍 座,鞍体上设有与支撑部件连接的连接部和支撑轨索车牵引绳的托辊;所述轨索鞍座上 设有安置轨索的凹槽、凹槽上设有将轨索固定的轨索压盖,轨索鞍座上还设有用于固定 定位绳的定位绳压盖,轨索鞍座上位于凹槽的侧部设有小车轨道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索道运输系统的吊鞍,其特征是所述鞍体通过设置V形 槽安放轨索鞍座,轨索鞍座的底部采用V形与鞍体的V形槽相配合,轨索鞍座的V形底 部与鞍体的V形槽壁之间左右各有1度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索道运输系统的吊鞍,其特征是所述轨索鞍座上的 凹槽为双数的2个、4个、6个或更多,小车轨道板的数量与凹槽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索道运输系统的吊鞍,其特征是所述鞍体上的托辊根据 支撑部件的吊杆或悬臂方式设在鞍体的下面或上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索道运输系统的吊鞍,包括一鞍体,鞍体的两端设有轨索鞍座,鞍体上设有与支撑部件连接的连接部和支撑轨索车牵引绳的托辊;所述轨索鞍座上设有安置轨索的凹槽、凹槽上设有将轨索固定的轨索压盖,轨索鞍座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定位绳的定位绳压盖,轨索鞍座上位于凹槽的侧部设有小车轨道板。采用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索道运输系统的吊鞍,其特征是包括一鞍体,鞍体的两端设有轨索鞍座,鞍体上设有与支撑部件连接的连接部和支撑轨索车牵引绳的托辊;所述轨索鞍座上设有安置轨索的凹槽、凹槽上设有将轨索固定的轨索压盖,轨索鞍座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定位绳的定位绳压盖,轨索鞍座上位于凹槽的侧部设有小车轨道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恒易继武张念来闫勇左宜军杨豫湘欧志恒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