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货运索道运输的十字形鞍座总成,包括由横杆和竖杆构成十字形的吊臂,竖杆的上端连接有吊耳,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第一销轴,两根第一销轴的左端上部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承载鞍座,两个第一承载鞍座上设有前后对应的第一承载索放置槽,每个第一承载鞍座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防脱索定位套,竖杆下部左侧设有第二销轴,第二销轴上设有托索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拆装,将以往的单点受力改进为多点式受力,使每个支点受力均匀,通过并用双承载索可以成倍增大承载力,大大的减小了绳索的曲率半径,并且减小了鞍座的摆动角度,使货物运输能够平稳通过,从而提高了货物运输的速度,使产品标准化,大大提高施工和生产的效率,从而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货运索道运输的十字形鞍座总成
本技术属于货运索道运输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货运索道运输的十字形鞍座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输电线路向超高压、特高压方向发展。塔体由低变高,塔材由小变大,塔位由繁华地带深入无人区域,组塔材料的运输量越来越大,运输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以往的人力、畜力运输已不能满足条件复杂地带的大量物资流动,特别是山区、林地等地带索道运输以成为各施工单位首选的运输工具。另外,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力度的加大,在丘陵、山区进行基础建设,尤其是进行电力特高压基础施工项目增加。对货物运输量的要求越来越大,对单件货物运输重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运输手段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内地部分送变电公司在这方面已积累了很多的施工经验,简易的货运索道几乎各施工现场都能见到,架设使用都很方便,尤其是双线循环式索道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索道。现有货运索道所采用的鞍座总成结构复杂,拆装不便,制造成本高,承载量较小。因此,现有的鞍座总成亟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成本低、承载量大的用于货运索道运输的十字形鞍座总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用于货运索道运输的十字形鞍座总成,包括由横杆1-1和竖杆构成十字形的吊臂,竖杆的上端连接有吊耳2,横杆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第一销轴3,两根第一销轴3的左端上部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承载鞍座4,两个第一承载鞍座4上设有前后对应的第一承载索放置槽5,每个第一承载鞍座4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防脱索定位套10,竖杆下部左侧设有第二销轴8,第二销轴8上设有托索轮9。所述两根第一销轴3的右端上部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承载鞍座11,两个第二承载鞍座11上设有前后对应的第二承载索放置槽12,每个第二承载鞍座11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防脱索定位套13。所述两根第一销轴3的左端下部分别设有一个第三承载鞍座14,两个第三承载鞍座14上设有前后对应的第三承载索放置槽15,第三承载索放置槽15位于第一承载索放置槽5的正下方,每个第三承载鞍座14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三防脱索定位套16。所述两根第一销轴3的左侧上部分别设有一个第四承载鞍座4-1,第四承载鞍座4-1位于第一承载鞍座4和横杆1-1之间,两个第四承载鞍座4-1上设有前后对应的第四承载索放置槽5-1,每个第四承载鞍座5-1上分别设有一个第四防脱索定位套10-1。所述竖杆由上竖杆1-2和下竖杆1-3构成,上竖杆1-2位于横杆l-ι的上侧,下竖杆1-3位于横杆1-1的下侧,上竖杆1-2和下竖杆1-3通过夹紧卡环6固定连接在横杆1-1的中部,吊耳2设在上竖杆1-2上,第二销轴8设在下竖杆1-3上。所述横杆l-ι和竖杆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臂采用十字形结构,上竖杆、下竖杆和横杆之间通过夹紧卡环连接在一体,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本技术的吊耳吊挂到货运索道支架上或者穿设固定到货运索道支架的横梁上,托索轮用于支撑牵引索。本技术的各个零部件均采用可拆装的结构形式。单独的第一承载鞍座用于支撑单根承载索。第一承载鞍座和第二承载鞍座分别位于横杆的两侧,用于支撑位于同一高度左右布置的双承载索。第一承载鞍座和第三承载鞍座的结合使用用于支撑位于吊臂同侧不同高度上下布置的双承载索。第一承载鞍座和第四承载鞍座分别位于横杆的同侧,用于支撑位于同一高度同侧布置的双承载索。横杆和竖杆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这样可以使横杆便于调节受力的均衡性。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拆装,将以往的单点受力改进为多点式受力,使每个支点受力均匀,通过并用双承载索可以成倍增大承载力,大大的减小了绳索的曲率半径,并且减小了鞍座的摆动角度,使货物运输能够平稳通过,从而提高了货物运输的速度,使产品标准化,大大提高施工和生产的效率,从而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图7是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用于货运索道运输的十字形鞍座总成,包括由横杆1-1和竖杆构成十字形的吊臂,竖杆的上端连接有吊耳2,横杆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第一销轴3,两根第一销轴3的左端上部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承载鞍座4,两个第一承载鞍座4上设有前后对应的第一承载索放置槽5,每个第一承载鞍座4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防脱索定位套10,竖杆下部左侧设有第二销轴8,第二销轴8上设有托索轮9。竖杆由上竖杆1-2和下竖杆1-3构成,上竖杆1-2位于横杆1_1的上侧,下竖杆1-3位于横杆1-1的下侧,上竖杆1-2和下竖杆1-3通过夹紧卡环6固定连接在横杆1-1的中部,吊耳2设在上竖杆1-2上,第二销轴8设在下竖杆1-3上。夹紧卡环6为现有成熟技术,具体构造不再赘述。另外,竖杆可以为整体一根杆,横杆1-1和竖杆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图中未示意出来这种结构,但同样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吊臂采用十字形结构,上竖杆1-2、下竖杆1-3和横杆1-1之间通过夹紧卡环6及螺栓连接在一体,结构简单、便于拆装。使用时将吊耳2吊挂到货运索道支架上或者穿设固定到货运索道支架的横梁上,托索轮9用于支撑牵引索。本技术的各个零部件均采用可拆装的结构形式。本实施例采用两个第一承载鞍座4支撑单根承载索,安装承载索时可先将固定第一防脱索定位套10的螺钉拆卸,安装好承载索后再将防脱索定位套10安装固定,这样有效的防止了承载索脱索。实施例二:如图3和图4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两根第一销轴3的右端上部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承载鞍座11,两个第二承载鞍座11上设有前后对应的第二承载索放置槽12,每个第二承载鞍座11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防脱索定位套13。因此这种结构适用于支撑位于同一高度沿横杆1-1左右布置的双承载索。实施例三:如图5和图6所不,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两根第一销轴3的左端下部分别设有一个第三承载鞍座14,两个第三承载鞍座14上设有前后对应的第三承载索放置槽15,第三承载索放置槽15位于第一承载索放置槽5的正下方,每个第三承载鞍座14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三防脱索定位套16。因此这种结构适用于支撑位于吊臂同侧不同高度上下布置的双承载索。实施例四:如图7和图8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两根第一销轴3的左侧上部分别设有一个第四承载鞍座4-1,第四承载鞍座4-1位于第一承载鞍座4和横杆1-1之间,两个第四承载鞍座4-1上设有前后对应的第四承载索放置槽5-1,每个第四承载鞍座5-1上分别设有一个第四防脱索定位套10-1。因此这种结构适用于支撑位于同一高度沿横杆1-1同侧布置的双承载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货运索道运输的十字形鞍座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横杆(1?1)和竖杆构成十字形的吊臂,竖杆的上端连接有吊耳(2),横杆(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第一销轴(3),两根第一销轴(3)的左端上部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承载鞍座(4),两个第一承载鞍座(4)上设有前后对应的第一承载索放置槽(5),每个第一承载鞍座(4)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防脱索定位套(10),竖杆下部左侧设有第二销轴(8),第二销轴(8)上设有托索轮(9)。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货运索道运输的十字形鞍座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横杆(1-1)和竖杆构成十字形的吊臂,竖杆的上端连接有吊耳(2),横杆(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第一销轴(3),两根第一销轴(3)的左端上部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承载鞍座(4),两个第一承载鞍座(4)上设有前后对应的第一承载索放置槽(5),每个第一承载鞍座(4)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防脱索定位套(10),竖杆下部左侧设有第二销轴(8),第二销轴(8)上设有托索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货运索道运输的十字形鞍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第一销轴(3 )的右端上部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承载鞍座(11),两个第二承载鞍座(11)上设有前后对应的第二承载索放置槽(12),每个第二承载鞍座(12)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防脱索定位套(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货运索道运输的十字形鞍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第一销轴(3)的左端下部分别设有一个第三承载鞍座(14),两个第三承载鞍座(14)上设有前后对应的第三承载索放置槽(15),第三承载索放置槽(15)位于第一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勋,张天理,武正强,晁习武,牛增申,王吾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旭德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