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吊轨道柔性固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0804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2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吊轨道柔性固定系统,包括多个对钢轨进行固定的压紧装置,多个压紧装置沿钢轨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压紧装置包括两个对称布设在钢轨左右两侧的柔性压板总成,柔性压板总成包括下压板和固定在下压板上的上压板,上压板外侧平铺在下压板上,上压板内侧压在钢轨的轨底上且其与钢轨的轨底之间垫装有弹性垫块,上压板的外侧与下压板之间通过紧固件二进行紧固连接;下压板平铺并固定在钢轨所处吊车梁上或吊车梁上所铺装找平钢垫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入成本较低且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便、固定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轨道硬式联结系统存在的轨道扣件易松动、固定效果较差、所固定轨道易弯曲等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桥吊轨道柔性固定系统,包括多个对钢轨进行固定的压紧装置,多个压紧装置沿钢轨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压紧装置包括两个对称布设在钢轨左右两侧的柔性压板总成,柔性压板总成包括下压板和固定在下压板上的上压板,上压板外侧平铺在下压板上,上压板内侧压在钢轨的轨底上且其与钢轨的轨底之间垫装有弹性垫块,上压板的外侧与下压板之间通过紧固件二进行紧固连接;下压板平铺并固定在钢轨所处吊车梁上或吊车梁上所铺装找平钢垫板上。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入成本较低且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便、固定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轨道硬式联结系统存在的轨道扣件易松动、固定效果较差、所固定轨道易弯曲等问题。【专利说明】—种桥吊轨道柔性固定系统
本技术属于桥吊轨道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桥吊轨道柔性固定系统。
技术介绍
桥吊是码头上用于将集装箱吊起进行装卸作业的起重机,是码头的心脏。桥吊作业能力决定着一个码头的货物吞吐能力。实际使用过程中,桥吊轨道的正常使用直接决定桥吊作业能力,但现如今桥吊轨道投入使用后经常出现轨道扣件松动、轨道弯曲等问题,导致桥吊无法正常运行,因而需对出现问题的桥吊轨道进行修复。例如,新疆阿拉山口集装箱换装库设计为工业厂房,该集装箱换装库内设置有桥式起重机4部,额定起重量为40T,吊车梁设计为钢梁且吊车轨道设计为QU100钢轨,轨道全长为820m双延米,轨道跨度为24米,轨道联结件为传统硬式联结系统。该集装箱换装库于2009年9月竣工验交后开通运营,在2011年底出现了轨道扣件松动、轨道弯曲等问题,造成轨道间距等主要技术指标超标,形成安全隐患,导致桥吊无法正常运行,需进行整治。经现场测量及调查,轨道出现质量缺陷的直接原因为吊车梁安装偏差较大及轨道安装不规范,主要原因为压板及伸缩缝设计不合理。因而,目前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入成本较低且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便、固定效果好的桥吊轨道柔性固定系统,能有效解决现有轨道硬式联结系统存在的轨道扣件易松动、固定效果较差、所固定轨道易弯曲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桥吊轨道柔性固定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入成本较低且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便、固定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轨道硬式联结系统存在的轨道扣件易松动、固定效果较差、所固定轨道易弯曲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吊轨道柔性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对钢轨进行固定的压紧装置,多个所述压紧装置沿钢轨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多个所述压紧装置的结构均相同,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两个对称布设在钢轨左右两侧的柔性压板总成,所述柔性压板总成包括下压板和固定在下压板上的上压板,所述上压板的外侧平铺在下压板上,所述上压板的内侧压在钢轨的轨底上且其与钢轨的轨底之间垫装有弹性垫块,所述上压板的外侧与下压板之间通过紧固件二进行紧固连接;所述下压板平铺并固定在钢轨所处吊车梁上或吊车梁上所铺装找平钢垫板上。上述一种桥吊轨道柔性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下压板与吊车梁和找平钢垫板之间均以焊接方式进行连接。上述一种桥吊轨道柔性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钢轨铺装在吊车梁或找平钢垫板上,所述钢轨与吊车梁和找平钢垫板之间均垫装有弹性垫板。上述一种桥吊轨道柔性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钢轨由多个钢轨节段由前至后拼接而成,每个所述钢轨节段上所设置柔性压板总成的数量均为多个,每个所述钢轨节段上所设置的多个所述柔性压板总成中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柔性压板总成之间的间距均为350mm + 50mmo上述一种桥吊轨道柔性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每个所述钢轨节段上位于最前端的柔性压板总成为前端柔性压板总成,所述前端柔性压板总成与所布设钢轨节段前端的间距为300mm?400mm ;每个所述钢轨节段上位于最后端的柔性压板总成为后端柔性压板总成,所述后端柔性压板总成与所布设钢轨节段后端的间距为300mm?400mm。上述一种桥吊轨道柔性固定系统,其特征是:前后相邻两个所述钢轨节段的连接接头均为L形接头,所述L形接头的长度L=200mm?220mm ;前后相邻两个所述钢轨节段分别为前侧钢轨节段和位于所述前侧钢轨节段后侧的后侧钢轨节段,所述前侧钢轨节段后端的L形接头为前侧接头,所述后侧钢轨节段前端的L形接头为后侧接头,所述前侧接头和所述后侧接头的内壁紧靠,所述前侧接头后端与所述后侧接头前端之间的伸缩缝宽度d=100mm± 20mm;所述前侧接头左侧与所述后侧接头左侧之间的伸缩缝为左侧伸缩缝,所述前侧接头右侧与所述后侧接头右侧之间的伸缩缝为右侧伸缩缝,前后相邻两个所述钢轨节段之间连接处所设置柔性压板总成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柔性压板总成分别为位于左侧伸缩缝右侧的柔性压板总成一和位于右侧伸缩缝左侧的柔性压板总成二。上述一种桥吊轨道柔性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下压板为平直钢板,所述上压板包括横截面为L形的L形钢板和位于所述L形钢板内侧上部的压头,所述L形钢板扣装固定在下压板上,所述压头压在钢轨的轨底上,所述L形钢板包括平铺并固定在下压板上的水平钢板和夹装于下压板与钢轨的轨底之间的竖向钢板,所述水平钢板与所述竖向钢板加工制作为一体;所述弹性垫块垫装于所述压头与钢轨的轨底之间。上述一种桥吊轨道柔性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紧固件二为固定螺栓二。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投入成本较低,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便。2、施工方法步骤简单、实现方便且施工速度快、施工工期短。3、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轨道硬式联结系统存在的轨道扣件易松动、固定效果较差、所固定轨道易弯曲等问题。同时,轨道下面铺设硫化橡胶垫板,以减小吊车运行时的噪音和振动,均布轮压。4、实用价值高且推广利用范围广,能有效推广至多种类型吊车轨道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入成本较低且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便、固定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轨道硬式联结系统存在的轨道扣件易松动、固定效果较差、所固定轨道易弯曲等问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L形接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 一吊车梁;2—找平钢垫板;3—环氧胶泥垫层;4一钢轨;5—柔性压板总成;5-1—下压板;5-2—上压板;5-3—弹性垫块;5-4—固定螺栓二 ;6—弹性垫板;7—固定螺栓一 ;8—定位钢板;9-1 一左侧伸缩缝;9-2—右侧伸缩缝;10—调平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多个对钢轨4进行固定的压紧装置,多个所述压紧装置沿钢轨4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多个所述压紧装置的结构均相同,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两个对称布设在钢轨4左右两侧的柔性压板总成5,所述柔性压板总成5包括下压板5-1和固定在下压板5-1上的上压板5-2,所述上压板5-2的外侧平铺在下压板5-1上,所述上压板5-2的内侧压在钢轨4的轨底上且其与钢轨4的轨底之间垫装有弹性垫块5-3,所述上压板5-2的外侧与下压板5-1之间通过紧固件二进行紧固连接。所述下压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吊轨道柔性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对钢轨(4)进行固定的压紧装置,多个所述压紧装置沿钢轨(4)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多个所述压紧装置的结构均相同,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两个对称布设在钢轨(4)左右两侧的柔性压板总成(5),所述柔性压板总成(5)包括下压板(5?1)和固定在下压板(5?1)上的上压板(5?2),所述上压板(5?2)的外侧平铺在下压板(5?1)上,所述上压板(5?2)的内侧压在钢轨(4)的轨底上且其与钢轨(4)的轨底之间垫装有弹性垫块(5?3),所述上压板(5?2)的外侧与下压板(5?1)之间通过紧固件二进行紧固连接;所述下压板(5?1)平铺并固定在钢轨(4)所处吊车梁(1)上或吊车梁(1)上所铺装找平钢垫板(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峰梁月胜李兴张永民姜红专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