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裁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19250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侧向裁切机,在一机台上设置一组供一内饰壳体半成品进行余料裁切的侧向裁切单元,该侧向裁切单元至少包含、一供前述内饰壳体半成品置入定位的模具组、若干设置在模具组四周对应于内饰壳体半成品余料裁切面的刀具组、若干推动前述各刀具组线性往复移动的动力组件、一供前述模具组架设的位移调整座以及一设置在模具组上方以对模具组进行施压的加压机组,藉以使内饰壳体半成品的裁切作业更为快速与精确,俾利产制切裁面处的边际线完全齐平的内饰壳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向裁切机专利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薄膜装置的制造机具,特别是指一种可对内饰壳体半成品进行 快速、精密裁切的侧向裁切机。
技术介绍
专利技术人为了改进习知薄膜装置的IMD制程,已曾提出关于「模内成型装饰壳体的 制造方法」的技术手段,并向钧局提出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在案,其主要目的是用以改进习用薄膜 装置边际不一的缺失,使制造完成的内饰壳体其薄膜与壳体的边际处完全齐平,其制造方 法所实行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步骤1 取一薄膜进行一薄膜成型作业;步骤2 将该成型完成的薄膜定位于一模 具内进行一塑材射出成型作业,使一壳体一体成形于该薄膜上;步骤3 完成该射出成型作 业后,该壳体为该薄膜所装饰并与该薄膜结合为一半成品,且该半成品具有一薄膜余料部 并于该半成品边际下缘的底面处预设有一切裁面;步骤4 将该半成品进行一侧向裁切作 业,利用一切割手段对应该切裁面裁切去除该薄膜余料部;步骤5 该侧向裁切完成后的半 成品即为一内饰壳体,且该内饰壳体的薄膜与壳体于该切裁面处的边际线完全齐平。其中 步骤2的壳体更包括一支撑块,该支撑块与该壳体共同一体成形于该薄膜上,用以提供步 骤4中侧向裁切作业所需的支撑力,并与该薄膜余料部一并裁切去除。为了使前述模内成型装饰壳体的制造过程更为流畅,专利技术人针对内饰壳体半成品 的裁切步骤,设计出一种侧向裁切机,藉以使内饰壳体半成品的裁切作业更为快速与精确, 俾利产制切裁面处的边际线完全齐平的内饰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向裁切机,以符合模内成型装饰壳体的产制需求, 使制造完成的内饰壳体其薄膜与壳体的边际处完全齐平,并且达成精确、快速产制的功效。为达上述的目的及功效,本专利技术侧向裁切机,是在一机台上设置一组供一内饰壳 体半成品进行余料裁切的侧向裁切单元,该侧向裁切单元至少包含一供前述内饰壳体半 成品置入定位的模具组、若干设置在模具组四周对应于内饰壳体半成品余料裁切面的刀具 组、若干推动前述各刀具组线性往复移动的动力组件、一供前述模具组架设的位移调整座、 以及一设置在模具组上方以对模具组进行施压的加压机组。藉此,当内饰壳体半成品置入 模具组后,即可获得良好的定位,并通过位移调整座来精密调整模具组以及内饰壳体半成 品的位置,以令分布于四周的刀具组能对内饰壳体半成品的余料进行精确且快速的裁切, 而产生切裁面处边际线完全齐平的内饰壳体。所述模具组包含一用以压制前述内饰壳体半成品的上模、一供前述内饰壳体半成 品置放的下模,该下模包含一与前述内饰壳体半成品接触的下模成型部、一连接于该下模 成型部与前述位移调整座的下模固定部。所述每一刀具组包含一对应于内饰壳体半成品余料裁切面的刀具、一供刀具架设的连接块、一设置在位移调整座上与连接块对应以限制刀具裁切深度的挡块、一设置在连 接块末端与前述动力组件衔接的崁合块、一设置在连接块下方的滑块。所述该位移调整座包含一底座、一设置在该底座上以锁合于前述固定座下模的螺 栓、若干设置在该底座上与滑块对应的滑轨、若干设置在机台上用以夹压底座的压块。所述该内饰壳体半成品是由一薄膜进行一薄膜成型作业后将该成型完成的薄膜 定位于一射出模具内进行一塑材射出成型作业,使一壳体一体成形于该薄膜上所构成;其 中壳体更包括一凸出于余料裁切面的支撑块,该支撑块与该壳体共同一体成形于该薄膜 上,用以提供侧向裁切单元运作时所需的支撑力,该支撑块与余料是由刀具组运作时一并 裁切去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整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侧向裁切单元立体外观3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侧向裁切单元立体分解4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裁切动作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裁切动作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裁切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内饰壳体半成品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内饰壳体成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它功效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图示详细说明 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整体外观示意图、侧向裁切单元立 体外观图、侧向裁切单元立体分解图,图中揭示本专利技术侧向裁切机,是在一机台100上设置 一组进行余料裁切的侧向裁切单元1,其主要的设置目的在于对内饰壳体半成品300进行 余料裁切,该内饰壳体半成品300由一薄膜2以及一个一体射出成形于薄膜2内的壳体30 所构成,该内饰壳体半成品300薄膜2的边缘凸伸于壳体30边沿而形成前述余料。该侧向裁切单元1至少包含一供置入定位的模具组3、若干设置在模具组3四周对 应于内饰壳体半成品300余料裁切面300a的刀具组4、若干推动前述各刀具组4线性往复 移动的动力组件5如气缸、油压缸、一供前述模具组3架设的位移调整座6、以及一设置在模 具组3上方以对模具组3进行施压的加压机组7。模具组30包含一用以压制前述内饰壳体半成品300的上模31、一供前述内饰壳 体半成品300置放的下模32,该下模32包含一与内饰壳体半成品300接触的下模成型部 321、一连接于该下模成型部321与位移调整座6的下模固定部322。每一刀具组4包含一对应于内饰壳体半成品余料裁切面的刀具41、一供刀具41架 设的连接块42、一设置在位移调整座6上与连接块42对应以限制刀具41裁切深度的挡块 43、一设置在连接块42末端与动力组件5衔接的崁合块44、一设置在连接块42下方的滑块 45,前述各刀具41的造型与壳体30边沿的轮廓造型相对应。位移调整座6包含一底座60、一设置在该底座60上以锁合于前述下模固定部322 的螺栓61、若干设置在该底座60上与滑块45对应的滑轨62、若干设置在机台100上用以 夹压底座60边际凸沿601的压块63。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裁切动作立体示意图、俯视示意 图、侧视示意图,当内饰壳体半成品300置入模具组3后,即可通过上模31、下模32的夹持 作用而使内饰壳体半成品300获得稳固的定位,并通过位移调整座6来精密调整模具组3 以及内饰壳体半成品300的位置;待动力组件5带动刀具组4运作,使刀具41、连接块42、 崁合块44连同滑块45延滑轨62设置方向进行往复位移,并通过挡块43止挡连接块42的 作用而限制刀具41的裁切深度,藉此即可使分布于四周的刀具组4能对内饰壳体半成品 300的余料进行精确且快速的裁切;实施时各刀具组4可视使用需求而为同步运作或依序 运作。请参阅图7至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内饰壳体半成品示意图、内饰壳体 成品示意图,实施时该壳体30包括一凸出于余料裁切面300a的支撑块323,该支撑块323 为下模32的凸缘,且薄膜2的边缘凸伸于壳体30边沿而形成余料,故支撑块323的设置可 提供侧向裁切单元4的刀具41运作时所需的支撑力,进而获得裁切面300a的边际线完全 齐平的内饰壳体完成品300b。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故举 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专利技术 的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向裁切机,是在一机台上设置一组供一内饰壳体半成品进行余料裁切的侧向裁切单元,其特征在于,该侧向裁切单元至少包含:一供前述内饰壳体半成品置入定位的模具组;若干设置在模具组四周对应于内饰壳体半成品余料裁切面的刀具组;若干推动前述各刀具组线性往复移动的动力组件;一供前述模具组架设的位移调整座;以及一设置在模具组上方以对模具组进行施压的加压机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向裁切机,是在一机台上设置一组供一内饰壳体半成品进行余料裁切的侧向 裁切单元,其特征在于,该侧向裁切单元至少包含一供前述内饰壳体半成品置入定位的模具组;若干设置在模具组四周对应于内饰壳体半成品余料裁切面的刀具组;若干推动前述各刀具组线性往复移动的动力组件;一供前述模具组架设的位移调整座;以及一设置在模具组上方以对模具组进行施压的加压机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裁切机,其特征在于该模具组包含一用以压制前述内 饰壳体半成品的上模、一供前述内饰壳体半成品置放的下模,该下模包含一与前述内饰壳 体半成品接触的下模成型部、一连接于该下模成型部与前述位移调整座的下模固定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裁切机,其特征在于每一刀具组包含一对应于内饰壳 体半成品余料裁切面的刀具、一供刀具架设的连接块、一设置在位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戊
申请(专利权)人:鑫望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