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导航装置及卡扣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18633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电子导航装置及卡扣结构,该电子导航装置应用于车载中,其包括:一个面板基座、一个电子导航设备,该面板基座上设有固定凸柱及卡扣结构与电子导航设备上的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相互配合,使得电子导航设备固定在面板基座上,同时通过面板基座上按钮的控制来完成面板的拆装。该电子导航装置结构简单,在拆装电子导航设备时无需其他辅助工具。(*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导航装置及卡扣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导航装置及卡扣结构,特别是一种应用于车载的电子导航装置及卡扣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的普及带来了各种车载设备的迅速发展,现有的车载电子导航设备大多都是固定在一个承载架上的,进而固定在车子的中控台上,而因电子导航设备及承载架的形状、大小不同会影响驾驶者的视野,同时也会影响车内的美观性,虽现在市场已有一种能够固定在汽车中控台上的车载电子导航装置结构,但其结构复杂,拆装时需将电子导航设备及设备所在的基座一并动作,拆卸麻烦需要很多辅助工具才能完成拆装工作。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出一种电子导航装置及卡扣结构,利用该电子导航装置可以使电子导航设备轻松地固定在设备的基座上,同时通过卡扣结构可以完成对电子导航装置的拆装动作,且该电子导航装置结构简单,在拆装电子导航设备时无需其他辅助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导航装置,以实现无需辅助工具即可对电子导航设备进行固定,且够简单,操作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导航装置,其应用于车载中,该电子导航装置包括一个面板基座、一个电子导航设备; 上述面板基座包括 —承载部,其凹陷设于上述面板基座的一表面上,该承载部一端的边缘位置处设有若干个固定凸柱; —个第一连接器,其设于上述承载部的一表面上; —个卡扣结构,其设于上述面板基座内; 上述卡扣结构包括一个按钮;一个支架,其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若干个第二固定孔、若干个转轴、若干个第一限位口及一个定位槽,该支架通过上述第一固定孔固定在上述面板基座内;一个支架连杆,其上设有若干个滑槽、一个卡柱、若干个第二限位口、若干个放置口 ,且该支架连杆通过上述滑槽固定在上述支架的第二固定孔上;若干个卡扣部,其包括一第一卡勾、一第二卡勾,且该卡扣部通过一弹簧与上述转轴相互配合后置于上述放置口中;一个定位珠,其与上述卡柱一并置于上述按钮内同时与上述支架的定位槽相配合;上述第一卡勾与按钮分别通过开口置于上述面板基座一表面外; 上述电子导航设备恰能置于上述承载部中,并包括 若干个第一定位孔,其设于上述电子导航设备的一侧端面上,并与上述固定凸柱相配合; 若干个第二定位孔,其设于上述电子导航设备的另一侧端面上,并与上述第一卡勾相配合; —个第二连接器,其设于上述电子导航设备与承载部接触的一表面上,与上述第一连接器相配合。 特别地,上述转轴、第一限位口 、第二限位口 、放置口 、卡扣部五者相对应。 特别地,上述定位槽内设有两个定位缺口 。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卡扣结构,其应用于一固定装置中,该卡扣结构包括 —个按钮; —个支架,其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若干个转轴、若干个第一限位口及一个定位槽; —个支架连杆,其上设有若干个滑槽、一个卡柱、若干个第二限位口、若干个放置口 ,上述第二限位口与放置口相对应,且该支架连杆通过滑槽与上述支架的第一固定孔固定在一起; 若干个卡扣部,其通过一弹簧与上述转轴相互配合后置于上述放置口中,该卡扣部包括一第一卡勾、一第二卡勾,该第二卡勾与上述第一限位口及第二限位口相互配合; —个定位珠,其与上述卡柱一并置于上述按钮内同时与上述支架的定位槽相配合。 特别地,上述定位槽内设有两个定位缺口。特别地,该卡扣结构还包括若干个第二固定孔,其设于上述支架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电子导航装置可以使电子导航设备轻松地固定在面板基座上,同时通过卡扣结构可以完成对电子导航装置的拆装动作,且该电子导航装置结构简单,在拆装电子导航设备时无需其他辅助工具。 为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绘示本技术的电子导航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分解图。 图2绘示本技术的电子导航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分解图。 图3绘示本技术的电子导航装置中卡扣结构与面板基座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绘示本技术的电子导航装置中卡扣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绘示本技术的卡扣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绘示本技术的卡扣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电子导航装置,其应用于车载中,于本实施例中,该电子导航装置包括 —个面板基座l,其包括一承载部ll,其凹陷设于上述面板基座1的一表面上,该承载部11 一端的边缘位置处设有两个固定凸柱111 (于本实施例中该固定凸柱111为两个);一个第一连接器12,其设于上述承载部11的一表面上;一个卡扣结构13,其设于上述面板基座1内,该卡扣结构13包括一个按钮131 ;—个支架132,其上设有三个第一固定孔1321、三个第二固定孔1322、两个转轴1323、两个第一限位口 1324及一个定位槽1325,定位槽1325上设有一第一定位缺口 13251及一第二定位缺口 13252,该支架132通过上述第一固定孔1321固定在上述面板基座1内;一个支架连杆133,其上设有三个滑槽1331、一个卡柱1332、两个第二限位口 1333、两个放置口 1334,且该支架连杆133通过上述滑槽1331及螺丝3固定在上述支架132的第二固定孔1322上;两个卡扣部134,其包括一第一卡勾1341、一第二卡勾1342,且该卡扣部134通过一弹簧4与上述转轴1323相互配合后置于上述放置口 1334中;一个定位珠135,其与上述卡柱1332 —并置于上述按钮131内同时与上述支架132的定位槽1325相配合;上述第一卡勾1341与按钮131分别通过开口 14置于上述面板基座1 一表面外,且与上述固定凸柱111相配合; —个电子导航设备2,其恰能置于上述承载部11中,且包括 两个第一定位孔21,其设于上述电子导航设备2的一侧端面上,并与上述固定凸柱111相配合; 两个第二定位孔22,其设于上述电子导航设备2的另一侧端面上,并与上述第一卡勾1341相配合; —个第二连接器(图中未示),其设于上述电子导航设备1与承载部11接触的一表面上,与上述第一连接器12相配合,并得到第一连接器传输的电源信号。 其中,上述转轴、第一限位口 、第二限位口 、放置口 、卡扣部五者相对应。 于本实施例中,安装电子导航装置2于面板基座1上时,将按钮131内的定位珠135搬至第一定位缺口 13251处,再将电子导航装置2的第一定位孔21对准固定凸柱111使其卡入,然后再将第二定位孔22靠近第一卡勾1341并挤压,这时使得卡扣部134转动,第二卡勾1342转置第一限位口 1324、第二限位口 1333中,当电子导航装置2完全置于承载部11中时,通过弹簧4的弹力使得第一卡勾1341置于第二定位孔22中,搬动按钮131使定位珠135至第二定位缺口 13252处,这时第二卡勾1342接触支架连杆133,未能与第二限位口 1333相对应,此时达到了锁定状态。 参照图5、图6所示,本技术的卡扣结构,其应用于一固定装置中,于本实施例中,该卡扣结构包括 —个按钮1 ; —个支架2,其上设有三个第一固定孔21、三个第二固定孔22、两个转轴23、两个第一限位口 24及一个定位槽25,该定位槽25上设有一第一定位缺口 251及一第二定位缺□ 252 ; —个支架连杆3,其上设有三个滑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导航装置,其应用于车载中,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导航装置包括:一个面板基座、一个电子导航设备;上述面板基座包括:一承载部,其凹陷设于上述面板基座的一表面上,该承载部一端的边缘位置处设有若干个固定凸柱;一个第一连接器,其设于上述承载部的一表面上;一个卡扣结构,其设于上述面板基座内;上述卡扣结构包括:一个按钮;一个支架,其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若干个第二固定孔、若干个转轴、若干个第一限位口及一个定位槽,该支架通过上述第一固定孔固定在上述面板基座内;一个支架连杆,其上设有若干个滑槽、一个卡柱、若干个第二限位口、若干个放置口,且该支架连杆通过上述滑槽固定在上述支架的第二固定孔上;若干个卡扣部,其包括一第一卡勾、一第二卡勾,且该卡扣部通过一弹簧与上述转轴相互配合后置于上述放置口中;一个定位珠,其与上述卡柱一并置于上述按钮内同时与上述支架的定位槽相配合;上述第一卡勾与按钮分别通过开口置于上述面板基座一表面外;上述电子导航设备恰能置于上述承载部中,并包括:若干个第一定位孔,其设于上述电子导航设备的一侧端面上,并与上述固定凸柱相配合;若干个第二定位孔,其设于上述电子导航设备的另一侧端面上,并与上述第一卡勾相配合;一个第二连接器,其设于上述电子导航设备与承载部接触的一表面上,与上述第一连接器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子导航装置,其应用于车载中,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导航装置包括一个面板基座、一个电子导航设备;上述面板基座包括一承载部,其凹陷设于上述面板基座的一表面上,该承载部一端的边缘位置处设有若干个固定凸柱;一个第一连接器,其设于上述承载部的一表面上;一个卡扣结构,其设于上述面板基座内;上述卡扣结构包括一个按钮;一个支架,其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若干个第二固定孔、若干个转轴、若干个第一限位口及一个定位槽,该支架通过上述第一固定孔固定在上述面板基座内;一个支架连杆,其上设有若干个滑槽、一个卡柱、若干个第二限位口、若干个放置口,且该支架连杆通过上述滑槽固定在上述支架的第二固定孔上;若干个卡扣部,其包括一第一卡勾、一第二卡勾,且该卡扣部通过一弹簧与上述转轴相互配合后置于上述放置口中;一个定位珠,其与上述卡柱一并置于上述按钮内同时与上述支架的定位槽相配合;上述第一卡勾与按钮分别通过开口置于上述面板基座一表面外;上述电子导航设备恰能置于上述承载部中,并包括若干个第一定位孔,其设于上述电子导航设备的一侧端面上,并与上述固定凸柱相配合;若干个第二定位孔,其设于上述电子导航设备的另一侧端面上,并与上述第一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林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