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继电器外壳的自动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13682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的加工机构,尤其涉及继电器生产作业的套继电器外壳的自动化装置。套继电器外壳的自动化装置是:由一“n”型基座的横梁上设有一通孔,设置一气缸,用于推动气缸下方固定连接的一顶柱垂直上下动作,基座的两柱体分别通过一轴铰接一倒“F”型挡叉,所述的左右挡叉直接设有一拉簧,所述的左右挡叉下方设有一外壳进料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解决以往手工装配操作的缺陷,是一种自动夹持、自动对准、自动套外壳的自动化作业装置,尤其适用于继电器生产作业的套继电器外壳的操作,具有高效、成品率高的优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的加工机构,尤其涉及继电器生产作业的套继电器外壳的自动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小型电子元件的生产加工过程,如继电器、电容器、开关元件等,需要在电子器件上方套上保护用的外壳。由于小型电子元件体积较小,不易合适夹持,通常是由操作人员手工钳住两侧或其他部分,再拿到顶机下方对准再扣压外壳,完成组装过程。但是这样的人工操作方式一方面是操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由于需要人工目测对准,精度不够,往往容易产生加工废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夹持、自动对准、自动套外壳的自动化作业装置,尤其适用于继电器生产作业的套继电器外壳的操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套继电器外壳的自动化装置是:由一“n”型基座的横梁上设有一通孔,设置一气缸,用于推动气缸下方固定连接的一顶柱垂直上下动作,基座的两柱体分别通过一轴铰接一倒“F”型挡叉,所述的左右挡叉直接设有一拉簧,所述的左右挡叉下方设有一外壳进料槽。进一步的,所述的挡叉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间距略大于继电器外壳的外形高度,第一横杆带有一楔角斜面,竖杆上端设有一贯穿轴的轴孔。进一步的,所述的挡叉的竖杆中段部设有螺孔,拉簧的两端通过螺丝锁合固定于所述的螺孔上。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螺孔是2个,上下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壳进料槽的槽宽度和槽深度与继电器外壳的外形尺寸相当。本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解决以往手工装配操作的缺陷,是一种自动夹持、自动对准、自动套外壳的自动化作业装置,尤其适用于继电器生产作业的套继电器外壳的操作,具有高效、成品率高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的左挡叉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的右挡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套继电器外壳的自动化装置是:由一“n”型基座2的横梁上设有一通孔,设置一气缸1,用于推动气缸1下方固定连接的一顶柱5垂直上下动作,基座2的两柱体分别通过一轴21铰接一倒“F”型挡叉3,所述的左右挡叉3直接设有一拉簧4,所述的左右挡叉3下方设有一外壳进料槽6。所述的外壳进料槽6的槽宽度和槽深度与继电器外壳的外形尺寸相当。参阅图2(a)和图2(b)所示,所述的挡叉3的第一横杆32和第二横杆33的间距略大于继电器外壳的外形高度,第一横杆32带有一楔角斜面,竖杆上端设有一贯穿轴21的轴孔31。所述的挡叉3的竖杆中段部设有螺孔34,拉簧4的两端通过螺丝锁合固定于所述的螺孔34上。优选的,所述的螺孔34是2个,上下分布,用于调节所述的挡叉3的夹持力。上面的螺孔相对于轴21的力矩小些,拉簧4产生比较小的夹持力,下面的螺孔相对于轴21的力矩大些,拉簧4产生比较大的夹持力,可根据不同情况调节。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左右挡叉3打开时,下方放置一继电器内芯,外壳进料槽6传送入一个继电器外壳7,由左右挡叉3的第一横杆32和第二横杆33将继电器外壳7固定和夹持好后,气缸1推动下方固定连接的一顶柱5垂直向下动作,顶柱5顶到左右挡叉3的第一横杆32的楔角斜面后,继续向下推动,将左右挡叉3推开后,由顶柱5把继电器外壳7压入下方的继电器内芯上,完成一次作业,再由外壳进料槽6传送入下一个继电器外壳7,继续作业。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套继电器外壳的自动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套继电器外壳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一“n”型基座(2)的横梁上设有一通孔,设置一气缸(1),用于推动气缸(1)下方固定连接的一顶柱(5)垂直上下动作,基座(2)的两柱体分别通过一轴(21)铰接一倒“F”型挡叉(3),所述的左右挡叉(3)直接设有一拉簧(4),所述的左右挡叉(3)下方设有一外壳进料槽(6)。

【技术特征摘要】
1.套继电器外壳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一“n”型基座(2)的横梁上设有一通孔,设置一气缸(1),用于推动气缸(1)下方固定连接的一顶柱(5)垂直上下动作,基座(2)的两柱体分别通过一轴(21)铰接一倒“F”型挡叉(3),所述的左右挡叉(3)直接设有一拉簧(4),所述的左右挡叉(3)下方设有一外壳进料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继电器外壳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叉(3)的第一横杆(32)和第二横杆(33)的间距略大于继电器外壳的外形高度,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梅兰国荣曾凤燕程进忠高圳雄林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奥泰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