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289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包括有安装架(1),安装架(1)上设有第二模块接口放置口(5),安装架(1)上连接有罩壳(2),罩壳(2)一侧设有支撑柱(6),支撑柱(6)上连接有连接柱(9),连接柱(9)上连接有盖板(4),盖板(4)上设有第一模块接口放置口(10);所述盖板(4)的截面边长小于罩壳(3)的截面边长;所述罩壳(2)的背部为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抗振性能高,散热效果好,抗压能力强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特别是一种军用的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智能继电器一般多用于民用
,对智能继电器的结构强度和散热性能要求不高,而对于军用领域来说,现有的智能继电器很难达到结构上的强度和刚度以及散热性能的要求,其主要的缺点是:1、军用领域机载设备上对抗振要求高,而现有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设计不合理,壳体内部只能单侧固定电路模块,导致电路模块容易在强烈振动情况下发生断裂;2、现有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连接紧密,内部空间狭小,散热效果不太理想,电路模块易受热老化,影响智能继电器的使用寿命;3、军用领域的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多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而现有智能继电器内部空间小,电路模块安装时离壳体很近,智能继电器在受到强烈振动或者挤压时,模块上的焊点有时会触碰到外壳的壳体,造成模块短路,损坏智能继电器,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整个机载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本技术具有抗振性能高,散热效果好,抗压能力强的特点,此外,本技术还具有设计合理,安装方便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包括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第二模块接口放置口,安装架上连接有罩壳,罩壳一侧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上连接有盖板,盖板上设有第一模块接口放置口 ;所述盖板截面的高小于罩壳截面的高;所述罩壳的背部为弧面。前述的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所述的支撑柱至少有4个。前述的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所述的支撑柱有4个。前述的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所述盖板截面的高小于罩壳截面的高4_6mm。前述的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所述的支撑柱的一端为螺纹柱,另一端设有螺纹孔。前述的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所述连接柱两端均设有螺纹孔。前述的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所述罩壳的弧形面和盖板上设有圆孔。前述的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所述安装架和罩壳的底部设有安装孔。前述的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所述安装架、罩壳和盖板均采用7050铝合金材料经冷冲成型工艺制作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使用支撑柱和连接柱,连接柱穿过电路模块并固定在电路模块上,支撑柱的一端与连接柱的一端连接,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在罩壳上,连接柱的另一端连接盖板,然后将罩壳固定在安装架上,提高了智能继电器外壳的抗振性能。同时,本技术的盖板的截面的高小于罩壳的截面的高,使盖板与罩壳之间形成通风口,加快了智能继电器的散热速度。再者,本技术的罩壳的背面采用弧形设计,增大了罩壳的内部空间,提高了智能继电器的散热效果。另外,圆弧形的背面设计还提高了智能继电器外壳的抗压性能。此外,本技术的支撑柱与连接柱之间经螺纹柱和螺纹孔连接,连接柱与盖板之间经螺钉拧入连接柱的螺纹孔后固定,支撑柱与罩壳之间经螺钉拧入支撑柱的螺纹孔后固定,设计合理,安装方便。振动试验:在振动试验中,当加速度为49000m/s2时,本技术的结构完整,未变形,未断裂,内部的电路模块结构完整,功能正常。实验表明,本技术的抗振性能非常好。散热试验: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相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内,本技术的运行温度远远低于现有技术,散热效果提高了近40%。【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拆分图;附图2为连接柱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支撑柱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罩壳上与安装架连接一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安装架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罩壳与盖板的截面图。附图具体标记为:1-安装架,2-罩壳,3-电路模块,4-盖板,5-第二模块接口放置口,6-支撑柱,7-第一模块接口,8-第二模块接口,9-连接柱,10-第一模块接口放置口,11-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如附图1-6所示,包括有安装架1,安装架I上设有第二模块接口放置口 5,安装架I上连接有罩壳2,罩壳2 —侧设有支撑柱6,支撑柱6上连接有连接柱9,连接柱9上连接有盖板4,盖板4上设有第一模块接口放置口 10 ;所述盖板4截面的高小于罩壳3截面的高;所述罩壳2的背部为弧面。所述的支撑柱6有4个。所述盖板4截面的高小于罩壳3截面的高4-6mm。所述的支撑柱6的一端为螺纹柱,另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柱9两端均设有螺纹孔。所述罩壳2的弧形面和盖板4上设有圆孔11。所述安装架I和罩壳2的底部设有安装孔12。所述安装架1、罩壳2和盖板3均采用7050铝合金材料经冷冲成型工艺制作而成。本技术通过使用支撑柱6和连接柱9,连接柱9穿过电路模块3并固定在电路模块3上,电路模块3上的第一模块接口 7和第二模块接口 8分别置于第一模块接口放置口 10和第二模块接口放置口 5中,支撑柱6的一端与连接柱9的一端连接,支撑柱6的另一端固定在罩壳2上,连接柱9的另一端连接盖板4,然后将罩壳2固定在安装架I上,提高了本技术的抗振性能。同时,本技术的盖板4的截面的高小于罩壳2的截面的高,使盖板4与罩壳2之间形成通风口,加快了本技术的散热速度。再者,本技术的罩壳2的背面采用弧形设计,增大了罩壳2的内部空间,提高了本技术的散热效果。另外,圆弧形的背面设计还提高了本技术的抗压性能。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柱6设置为4个,技能保证结构强度,又节约成本。作为优选,所述盖板4截面的高小于罩壳3截面的高4-6mm,提高了散热速度,但也不会使电路模块3过于暴露。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柱6的一端为螺纹柱,另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柱9两端均设有螺纹孔;所述罩壳2的弧形面和盖板4上设有圆孔11。安装时,支撑柱6的螺纹柱旋入连接柱6 —端的螺纹孔中,内六角螺钉穿过罩壳2圆弧面的圆孔11旋入支撑柱6的螺纹孔中,内六角螺钉穿过盖板4上的圆孔11旋入连接柱6另一端的螺纹孔中,连接紧密,安装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架I和罩壳2的底部设有安装孔12,铆钉穿过安装孔12将安装架I和罩壳2连接固定,连接紧密,安装方便。所述安装架1、罩壳2和盖板3均采用7050铝合金材料经冷冲成型工艺制作而成,结构强度高。【主权项】1.一种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架(1 ),安装架(1)上设有第二模块接口放置口( 5 ),安装架(1)上连接有罩壳(2 ),罩壳(2 ) 一侧设有支撑柱(6 ),支撑柱(6 )上连接有连接柱(9 ),连接柱(9 )上连接有盖板(4 ),盖板(4 )上设有第一模块接口放置口(10);所述盖板(4)截面的高小于罩壳(3)截面的高;所述罩壳(2)的背部为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6)至少有4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6)有4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截面的高小于罩壳(3)截面的高4-6mm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6)的一端为螺纹柱,另一端设有螺纹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9)两端均设有螺纹孔。7.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继电器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架(1),安装架(1)上设有第二模块接口放置口(5),安装架(1)上连接有罩壳(2),罩壳(2)一侧设有支撑柱(6),支撑柱(6)上连接有连接柱(9),连接柱(9)上连接有盖板(4),盖板(4)上设有第一模块接口放置口(10);所述盖板(4)截面的高小于罩壳(3)截面的高;所述罩壳(2)的背部为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晶晶刘理想朱正伟罗康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