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焕潮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液压翻斗三轮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0967 阅读:5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液压翻斗三轮摩托车。一种电动液压翻斗三轮摩托车,它包括:车架(4)和车架(4)上的车厢(1),所述车厢(1)后部与车架(4)铰接,所述车厢(1)前部的底部与车架(4)之间设置有举升油缸(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举升油缸(5)的驱动力来自一电动油泵(7),该电动油泵(7)的动力输入端与一减速电动机(73)相连接,所述电动机(73)与该三轮摩托车的电源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是一种外观整齐、使用轻便、操作简单安全的电动液压翻斗三轮摩托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液压翻斗三轮摩托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三轮摩托车绝大部分是车厢与车架固定地连接在一起的。这样,当卸货时 只得靠人力将货物从车厢中卸下。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三轮摩托车的使用越 来越普及,而三轮摩托车在装载运输中不能翻斗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目前,市场也出现了 一些翻斗三轮摩托车,但现有的翻斗三轮摩托车举升油缸的驱动力来自发动机的输出端。 要带动油缸的油泵动力输入轴必须安装皮带或齿轮等传动机构,这使结构较复杂,布局较 零乱。生产及操作使用成本也较高。若皮带或齿轮等传动机构与油泵输入轴长期结合在一 起,因平时也不停地无效运转,所以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和机件磨损。专利号为200720188148. 8,名称为“一种手动液压翻斗三轮摩托车”专利技术称, “一种手动液压翻斗三轮摩托车,车厢后端与车架铰接,车厢底部与车架之间设置有举升油 缸,举升油缸的油泵安装在车架一侧的大梁上,油泵的动力输入端与增速齿轮传动机构相 连,增速齿轮传动机构上设置有手动摇柄连接头;举升油缸安装在车架上靠近前部的横梁 上,举升油缸的活塞杆顶端与车厢的前底部铰接……“该专利技术结构较简单、制造及使用 成本较低。其缺陷是使用手动摇柄转动增速齿轮传动机构来驱动油泵使举升油缸升起, 劳动强度较大。油泵向油缸压油和油缸向油泵的油箱回油的油路复杂,油管多且外露;油 箱、油管、油泵、单向阀、液压阀和三通,零部件繁多且分散,外观较零乱。从权利要求和附图 来看,其车厢后端与车架铰接,该铰接点离三轮摩托车后轮中心点过远,翻斗时车辆重心后 移,导致三轮摩托车前轮翘起,存在整车倾覆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是向社会公开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轻便、安全的电动 液压翻斗三轮摩托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液压翻斗三轮摩托车,包括车架和车架上的车厢,所述车厢后部与车架 铰接,所述车厢前部的底部与车架之间设置有举升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举升油缸的 驱动力来自一电动油泵,该电动油泵的动力输入端与一减速电动机相连接,所述电动机与 该三轮摩托车的电源相连接。所述的电动油泵安装在车架前端一侧或安装在车架的大梁上或横梁上。所述的电源是蓄电瓶。所述的减速电动机安设有链轮减速机构,该链轮减速机构的一头的小齿轮套在所 述减速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另一头的大齿轮套在所述电动油泵的输入轴上,该链轮减速机 构的链条连接大、小齿轮。所述的电动油泵的泵体与油箱连接在一起,泵体在下,油箱在上,所述的泵体一侧安设所述的减速电动机。所述的油箱顶部设加油口和油箱盖,底部设有出油进油孔,该油箱通过所述的油 孔与所述电动油泵的油路相通,该电动油泵油路的一端设有一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有出 油进油口,该出油进油口与所述举升油缸之间设有一油管。所述的控制阀处设一控制阀操纵手柄,该控制阀操纵手柄有三个控制档位,分别 是出油进油口(721)的出油档位、出油进油口(721)的关闭档位和出油进油口(721)的进 油档位。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的措施是所述的车厢后部与车架铰接的铰接点(二个以上)之间连线与地面的垂直面到该 三轮摩托车的后轮中心点之间的连线与地面的垂直面,该二垂直面间的距离小于45CM。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电动油泵的动力输入端与一减速电动机相接,所述电动机与该三轮摩托车的 电源相连接,翻斗三轮摩托车举升油缸以电力作为驱动力,与以人力摇动增速齿轮传动机 构驱动增升油缸来相比,大大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由于油箱底部设有出油进油孔,该油孔与所述电动油泵内的油路相通,该电动油 泵内油路的一端设有一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有出油进油口,该出油进油口与所述油缸之 间设有一油管,因此,露在外面的只有一条油管,油路简单干净。油泵和控制阀又是成熟的 已有技术,使用稳定可靠。车厢后部与车架铰接的铰接点之间连线与地面的垂直面到该三轮摩托车的后轮 中心点之间的连线与地面的垂直面,二垂直面间的距离小。翻斗三轮摩托车稳定性能好,实 施翻斗作业时安全系数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电动油泵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局部剖视);图4是图3A-A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附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名称是车厢1、铰接点2、三轮摩托车的两后轮中心点3、车架4、举升油缸5、油管6、电动 油泵7、油箱71、油箱盖711、加油口 712、出油进油孔713,泵体72、出油进油口 721、电动油 泵的输入轴722、控制阀723,减速电动机73、电源线731、减速电动机的输出轴732,小齿轮 741、大齿轮742、链条743,控制阀操纵手柄8。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电动液压翻斗三轮摩托车,包括车架4(图1)和车架4上的 车厢1,所述车厢1后部与车架4铰接,所述车厢1前部的底部与车架4之间设置有举升油 缸5,举升油缸5的活塞杆有三节,其顶端与车厢1的前底部铰接。所述的举升油缸5的驱 动力来自一电动油泵7,该电动油泵7的动力输入端与一减速电动机73 (图2)相连接,所述电动机73与该三轮摩托车的电源相连接。该减速电动机73为现成中国产单缸四冲程卧式 摩托车发动机启动电机。该电机定型,性能稳定,价格实惠。所述的电动油泵安装在车架4前端一侧(或安装在车架4的大梁上或横梁上)。所述的电源是蓄电瓶(未画出)。所述的减速电动机73安设有链轮减速机构,该链轮减速机构的一头的小齿轮 741 (图4)套在所述减速电动机的输出轴732上,另一头的大齿轮742套在所述电动油泵的 输入轴722上,该链轮减速机构的链条743连接大、小齿轮742、741。此处也可以以齿轮传 动机构代替链轮减速机构。但使用链轮减速机构更简单方便、更廉价。所述的电动油泵7的泵体72与油箱71连接在一起,泵体72在下,油箱71在上, 所述的泵体72—侧安设所述的减速电动机73。当然,油箱71与泵体72分别安装,中间以 油管连接也可。所述的油箱71(图2、3)顶部设加油口 712和油箱盖711,底部设有出油进油孔 713,该油箱通过所述的油孔713与所述电动油泵7的油路相通,该电动油泵7油路的一端 设有一控制阀723,所述控制阀723设有出油进油口 721,该出油进油口 721与所述举升油 缸5之间设有一油管6。所述的控制阀723处设一控制阀操纵手柄8 (图2),该控制阀操纵手柄8有三个控 制档位,分别是出油进油口(721)的出油档位、出油进油口(721)的关闭档位和出油进油口 (721)的进油档位。所述的车厢1后部与车架4铰接的铰接点2 (有二个)之间连线与地面的垂直面 到该三轮摩托车的后轮中心点之间的连线与地面的垂直面,该二垂直面间的距离为25CM。 此处该二垂直面间的距离越小车辆的稳定性越好,翻斗时的安全系数越大。该油泵7和控制阀723为现有技术,该油泵7的油箱、泵体包括该控制阀与中国产 单缸四冲程卧式摩托车发动机启动电机的巧妙组合解决了举升油缸工作的动力,既改变了 以人力手动摇柄转动增速齿轮传动机构驱动油泵使举升油缸升起那种操作模式的沉重劳 动,又避免了皮带或齿轮等传动机构从三轮摩托发动机接入动力的这种结构上复杂、布局 上零乱的状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液压翻斗三轮摩托车,包括:车架(4)和车架(4)上的车厢(1),所述车厢(1)后部与车架(4)铰接,所述车厢(1)前部的底部与车架(4)之间设置有举升油缸(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举升油缸(5)的驱动力来自一电动油泵(7),该电动油泵(7)的动力输入端与一减速电动机(73)相连接,所述电动机(73)与该三轮摩托车的电源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动液压翻斗三轮摩托车,包括车架(4)和车架(4)上的车厢(1),所述车厢(1)后部与车架(4)铰接,所述车厢(1)前部的底部与车架(4)之间设置有举升油缸(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举升油缸(5)的驱动力来自一电动油泵(7),该电动油泵(7)的动力输入端与一减速电动机(73)相连接,所述电动机(73)与该三轮摩托车的电源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液压翻斗三轮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油 泵(7)安装在车架(4)前端一侧或安装在车架(4)的大梁上或横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液压翻斗三轮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是 蓄电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动液压翻斗三轮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减速电动机(73)安设有链轮减速机构,该链轮减速机构的一头的小齿轮(741)套在所述减 速电动机的输出轴(732)上,另一头的大齿轮(742)套在所述电动油泵的输入轴(722)上, 该链轮减速机构的链条(743)连接大、小齿轮(742、74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液压翻斗三轮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油 泵(7)的泵体(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焕潮
申请(专利权)人:施焕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