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转炉余热锅炉产生热水进行除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74742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转炉余热锅炉活动烟罩余热产生热水进行给水除氧的装置,包括用以对转炉余热锅炉给水进行除氧的除氧器和与所述除氧器相连接的进水管路和蒸汽管路,所述除氧器包括除氧水箱和连接于所述除氧水箱上部的除氧头,所述进水管路和蒸汽管路与所述除氧头相连接,所述除氧头上还设置有调节阀,其中,该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转炉余热锅炉炉口的活动烟罩,所述除氧水箱与所述活动烟罩的水冷管路相连接,并在除氧水箱的水流入活动烟罩水冷管路被活动烟罩的余热加热后流回所述除氧水箱,形成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除氧装置采用不能回收的转炉余热锅炉活动烟罩低温冷却水进行辅助除氧,消耗蒸汽量小,能够节约大量能源。(*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行业炼钢车间转炉余热锅炉给水除氧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转炉余热锅炉活动烟罩余热产生热水进行给水除氧的装置。
技术介绍
转炉余热锅炉是冶金行业转炉炼钢余热回收的常用设备。为了防止氧腐蚀设备及管道,转炉余热锅炉给水必须除氧。转炉余热锅炉不仅需要除氧,还必须提高水温。所以采用热力除氧是最为经济,同时也是采用最为广泛的除氧方法。 冶金行业普遍采用的热力除氧方法为大气式热力除氧,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压力为0. 25 0. 32MPa、年平均 20°C的软化水或除盐水经进水管路1进入除氧头2后雾化成很多小水滴,小水滴经蒸汽管路3进入除氧头的蒸汽加热,加热到除氧器压力(0.02MPa)下的沸腾温度104t:,小水滴中的溶解氧被析出,溶解氧与少量的蒸汽经过汽水分离后,从排气管4排出。除氧后的水进入除氧水箱5储存起来,并由经蒸汽管路6进入水箱的蒸汽保温并进行辅助除氧。 除氧器的排气管处设切断阀7,在除氧器初始工作状态时关闭,当随着蒸汽经蒸汽管路3进入除氧头,除氧器温度及压力逐渐升高到达除氧器工作状态(压力0. 02MPa,温度104°C)时,将切断阀保持常开,溶解氧排出。 大气热力式除氧的效果较好,但也存在如下两个缺点(l)转炉余热锅炉产生蒸汽的同时也要消耗很多的自用蒸汽;(2)为使除氧器到达工作状态(压力0.02MPa,温度104°C ),排气管处切断阀需人工控制,在实际的运行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冶金行业转炉炼钢存在大量的余热,转炉余热锅炉是回收余热的常用设备,转炉炼钢产生的烟气余热经过转炉余热锅炉转化为蒸汽回收利用。但是随着转炉炉容的增大,炉口温度上升,转炉炉口处所设活动烟罩如继续采用汽冷的方式则设备达不到较好的冷却效果,影响活动烟罩的寿命,所以ioot及以上转炉均将活动烟罩改为水冷方式运行,如不回收利用,大量的低温热能被白白带走。为达到节能要求,水冷方式产生的热水需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转炉余热锅炉采用大气式热力除氧方法时所存在的蒸汽消耗量大及转炉炼钢产生的烟气余热利用率低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转炉余热锅炉产生热水进行除氧的装置,包括用以对转炉余热锅炉给水进行除氧的除氧器和与所述除氧器相连接的进水管路和蒸汽管路,所述除氧器包括除氧水箱和连接于所述除氧水箱上部的除氧头,所述进水管路和蒸汽管路与所述除氧头相连接,所述除氧头上还设置有调节阀,其中,还包括设置于转炉余热锅炉炉口的活动烟罩,所述除氧水箱与所述活动烟罩的水冷管路相连接,并在除氧水箱的水流入活动烟罩水冷管路被活动烟罩的余热加热后流回所述除氧水箱,形成循环回路。 进一步来说,所述除氧水箱与所述活动烟罩的水冷管路的连接管路上还设置有低压循环泵,用以对所述除氧水箱流向所述活动烟罩的水冷管路的水进行加压。 进一步来说,所述低压循环泵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低压循环泵并联设置。 进一步来说,所述调节阀与所述除氧器的压力进行联锁设置,所述调节阀在所述除氧器的压力达到0. 5MPa时自动开启。 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利用转炉余热锅炉产生热水进行除氧的装置,具有下列优点 (1)将除氧水箱与转炉余热锅炉的活动烟罩的水冷管路相连接,并在除氧水箱的水流入活动烟罩冷却管路被活动烟罩的余热加热后流回所述除氧水箱,形成循环回路,从而采用不能回收的转炉余热锅炉活动烟罩低温冷却水进行辅助除氧,节约了能源; (2)采用与除氧器压力联锁的调节阀控制除氧头排气管的开启,使除氧器易于到达工作状态,并保持良好的除氧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大气式热力除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利用转炉余热锅炉产生热水进行除氧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利用转炉余热锅炉产生热水进行除氧的装置的原理在于利用除氧水箱中的除氧水,将转炉余热锅炉活动烟罩进行冷却,转炉炼钢产生的部分烟气余热通过活动烟罩换热将除氧给水转化为压力为 0. 8MPa的热水,回到压力为 0. 5MPa的除氧器内,由于热水温度高于除氧器压力下的沸腾温度,冷却回水进入除氧水箱后因压力降低而沸腾,水箱中的水进一步得到除氧并保温。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2所示,为本技术利用转炉余热锅炉产生热水进行除氧的装置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以看出,本技术的除氧装置包括用以对转炉余热锅炉给水进行除氧的除氧器和与所述除氧器相连接的进水管路1和蒸汽管路3,所述除氧器包括除氧水箱5和连接于所述除氧水箱5上部的除氧头2,所述进水管路1和蒸汽管路3与所述除氧头5相连接,所述除氧头5上还设置有调节阀10,所述除氧水箱5与转炉余热锅炉的活动烟罩9的水冷管路相连接,并在除氧水箱5的水流入活动烟罩9水冷管路被活动烟罩9的余热加热后流回所述除氧水箱5,形成循环回路。 为了对除氧水箱5流向5活动烟罩9的水冷管路的水进行加压,除氧水箱5与活动烟罩9的水冷管路的连接管路上还设置有低压循环泵8,在本实施例中,低压循环泵8的数量为两个,两台水泵一用一备,该两个低压循环泵8并联设置。 同时,为解决需手动调节至除氧器正常工作压力的问题,除氧头2顶部排气管4上设有调节阀IO,该调节阀IO与除氧器的压力进行联锁,初始运行时将调节阀关闭,当除氧器压力到达工作压力0. 5MPa时,调节阀10自动开启,排出溶解氧气,达到正常工作状态。 下面结合具体工作过程对本技术的除氧装置进行进一步的说明除氧水箱5中的水经过低压循环泵8加压后,经过转炉余热锅炉活动烟罩9后,转炉烟气中的余热转化到循环冷却水中,循环冷却水又回到除氧水箱5中,进入除氧水箱5后因压力降低而沸腾,水箱中的水进一步得到除氧并保温。当除氧器压力达到工作压力0. 5MPa时,调节阀10开启,除氧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下面结合一具体实验结果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进行进一步的说明采用两套转炉汽化冷却系统,除氧器为单元配置,每台除氧器的除氧能力为60t/h。如全部采用蒸汽除氧,每台需耗蒸汽10t/h。在实际布置中,采用本技术所述方法后,每台除氧器耗蒸汽为 6. 7t/h,节省蒸汽约33%,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上述对本技术除氧装置的实施例和实验数据的详细说明可以看出,本技术的除氧装置采用不能回收的转炉余热锅炉活动烟罩低温冷却水进行辅助除氧,节约了能源,同时采用与除氧器压力联锁的调节阀控制除氧头排气管的开启,使除氧器易于到达工作状态,并保持良好的除氧状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技术特征所做的等同替换或相应改进,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转炉余热锅炉产生热水进行除氧的装置,包括用以对转炉余热锅炉给水进行除氧的除氧器和与所述除氧器相连接的进水管路和蒸汽管路,所述除氧器包括除氧水箱和连接于所述除氧水箱上部的除氧头,所述进水管路和蒸汽管路与所述除氧头相连接,所述除氧头上还设置有调节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转炉余热锅炉炉口的活动烟罩,所述除氧水箱与所述活动烟罩的水冷管路相连接,并在除氧水箱的水流入活动烟罩水冷管路被活动烟罩的余热加热后流回所述除氧水箱,形成循环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利用转炉余热锅炉产生热水进行除氧的装置,包括用以对转炉余热锅炉给水进行除氧的除氧器和与所述除氧器相连接的进水管路和蒸汽管路,所述除氧器包括除氧水箱和连接于所述除氧水箱上部的除氧头,所述进水管路和蒸汽管路与所述除氧头相连接,所述除氧头上还设置有调节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转炉余热锅炉炉口的活动烟罩,所述除氧水箱与所述活动烟罩的水冷管路相连接,并在除氧水箱的水流入活动烟罩水冷管路被活动烟罩的余热加热后流回所述除氧水箱,形成循环回路。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转炉余热锅炉产生热水进行除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