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状交叉的触摸屏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62924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指状交叉的触摸屏电极,一种装置包括用于触敏装置的多个邻近电极。所述电极大体沿第一方向延续。邻近电极经指状交叉以提供所述电极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内插区段。触敏装置可利用作为驱动电极的此类指状交叉的电极以及形成于显示器上方的横向感测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摸屏显示器,且更具体来说涉及用于显示器的指状交叉的触摸屏电 极。
技术介绍
触摸屏显示器能够检测有源或显示区内通过例如手指或手写笔的触摸。使用作为 显示器的部分触摸屏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触摸所述触摸屏来与电子应用程序交互作用。所述 显示器可向所述用户呈现图像。此类图像可包括可通过触摸来选择、操纵或致动的用户接 口构造,例如不同的按钮、图像或其它区域。因此,触摸屏可提供用于蜂窝电话、GPS装置、 个人数字助理(PDA)、计算机、ATM机器、器具及其它装置的有效用户接口。触摸屏使用各种技术来感测来自手指或手写笔的触摸,例如电阻、电容、红外及声 音传感器。在基于电容传感器的触摸屏中,触摸改变上覆显示器装置的电极阵列中的节点 处的电容。电容触摸屏经常使用通过电介质层分离的布置成X-Y矩阵的两个单独横向电极 层。接近所述横向电极的交点的区域形成感测节点,其个别地由顺序扫描过程存取以确定 一个或一个以上触摸的位置。可使用由氧化铟锡(ITO)或透明导电聚合物制成的透明电极 或精细金属线来在液晶显示器(LCD)上方形成节点阵列。透过透明电容触摸屏可看到LCD 显示器上的图像。IXD显示器可发射可干扰触摸检测的交替电场。在一些现有触摸屏装置中,使用额 外的固态ITO层作为电极层与LCD之间的屏蔽。此显著添加材料以及处理上的支出。在其 它现有触摸屏装置中,最靠近LCD的电极层(称作驱动电极)由大致覆盖LCD的宽电极组 成,从而为顶部电极层(称作感测电极)提供屏蔽。一些现有装置利用如图1中所示的中 间驱动电极150、155以及电阻器160网络来将所述中间驱动电极从主要X驱动信号耦合, 如所示。使用中间驱动电极允许减少直接由控制电路驱动的X驱动线的数目,从而减小控 制电路的复杂性及引脚计数及所需连接线的数目。然而,电阻器需要空间,增加成本且还使 制造合格率降级。其还形成控制电路上的额外负载,消耗更多功率,且使电极对LCD噪声的 屏蔽能力降级(由于由分压电阻器的引入所导致的电极的升高的有效阻抗等级)。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装置包括用于触敏装置的多个邻近电极。所述电极大体沿一个方向延续。邻 近电极经指状交叉以提供所述电极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内插的区段。触敏装置可利用指状交 叉的驱动电极以及形成于显示器上方的横向感测电极。附图说明图1图解说明现有技术驱动电极图案。图2图解说明根据实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的具有内插的指状交叉的驱动电 极图案。图3图解说明根据实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的具有三角形内插的指状交叉的 驱动电极图案。图4图解说明根据实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带有多个内插带的细长横截面的指状交 叉的驱动电极的三角形图案。图5图解说明根据实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的具有多个阶梯状内插带的指状 交叉的驱动电极图案。图6图解说明根据实例性实施例的一个层上的指状交叉的驱动电极图案及第二 层上的具有横杆的感测电极。图7图解说明根据实例性实施例的一个层上的具有多个阶梯状内插的指状交叉 的驱动电极图案及第二层上的具有横杆的感测电极。图8图解说明根据实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的具有内插的替代指状交叉的驱 动电极图案。图9图解说明用于图8的替代指状交叉的驱动电极图案的接收电极图案。图10图解说明根据实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的具有内插的替代指状交叉的驱 动电极图案以及感测电极。图11图解说明根据实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的具有内插的指状交叉的精细线 驱动电极图案的一部分。图12A图解说明根据实例性实施例的图11的图案的内插的驱动区域。图12B图解说明根据实例性实施例的图11的图案的替代内插的驱动区域。图13图解说明根据实例性实施例的感测电极图案。图14图解说明根据实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的具有内插的精细线驱动电极图 案,包括感测电极。图15图解说明根据实例实施例的上覆显示器面板的触敏装置。图16图解说明具有与本专利技术的实例性实施例一致的触摸屏显示器的蜂窝式电 话。具体实施例方式描述多个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用于触摸屏的多个邻近驱动电极大体沿第一 方向延续。邻近驱动电极可具有朝向彼此延伸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可经交错或指状交叉 以提供驱动电极的其中所述凸出部指状交叉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内插的区段。在一组实施例 中所述驱动电极可为实体填充导电区,且在另一组实施例中为精细线驱动电极。在其它实 施例中,可使感测电极指状交叉。图2图解说明根据实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的具有内插的指状交叉的驱动电 极图案200。驱动电极210沿第一方向纵向延续。驱动电极210的第一部分连续达所需宽 度(括号中所示),且对应于耦合到驱动电路(未显示)的\驱动线。驱动电极210的第 二部分包括多个凸出部或阶梯215(括号中所示)。所述凸出部可为与驱动电极210的第一 部分的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即,显示为A及B的距离可相同以便沿图案200的垂直轴提供 内插带的相等间距。电极225邻近于驱动电极210且也具有达所需宽度的连续部分,其可为与电极210的连续部分相同的宽度。电极225的所述连续部分对应于括号中所示的可耦合到驱动电路 的驱动线X1。第二电极225也含有与凸出部215指状交叉且通过间隙237分离的阶梯或凸 出部230。所述指状交叉的凸出部共同产生内插的驱动区段,其由括号中所示的两个驱动 线)(。及&驱动,其平均使其50 %的电场由\驱动且50 %的电场由&驱动。在一个实施例 中,第二电极225在第二侧上包括其它凸出部MO以与来自其它邻近&驱动电极的凸出部 250指状交叉。括号中所示的X。与&及&与X2之间的指定为(VX1)/2及0^)/2的指状交 叉的区段以接近宽度260的粒度分别发射由相应驱动线驱动的场的混合;如果此宽度小于 上覆面板上手指印区的宽度,那么合并的场的响应可表示合理内插的信号,可使用所述合 理内插的信号来定位连续电极条带中间的触摸。此效应借助于以下事实上覆电介质面板 (未显示)往往在边界区域中混合或掺和邻近场,从而使对手指的过渡响应平滑。如果宽度 260太宽,且所述上覆面板太细,那么将有可能触摸面板的线性度将不利地受局部化失真的 影响。在一个实施例中,非内插的驱动区段或只是驱动区段与内插的驱动区段之间存在 近一对一关系,其中一个内插的驱动区段由邻近驱动区段之间的指状交叉的阶梯或凸出部 形成。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及内插的驱动区段可由填充有金属、导电塑料、ITO或其它形 式的导电材料的区制成。如果待将触摸屏定位于显示器上方,那么导电材料可大致透明以 允许触摸屏下面的显示器的可见性。当电极由填充有导电材料的区形成时,其可充当显示 器与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场屏蔽。在一个实施例中,邻近X驱动线的50/50比例混合形成中间区段以增加X区段计 数而不添加额外的驱动线。给定直接驱动N个电极的N个X线,50/50比例混合提供额外 的N-I个中间区段而不增加超出到驱动电路的N个实际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可消除先 前用于提供中间驱动电极的电阻器,从而产生改善的布局效率以及空间要求的降低。图3图解说明根据实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的具有三角形内插的区域的指状 交叉的驱动电极图案300。图案300包括沿第一方向延续的驱动电极310。驱动电极310 由驱动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置,其包含:多个邻近电极,其用于触敏装置,所述电极大体沿第一方向延续,其中邻近电极经指状交叉以提供驱动电极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内插的区段。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9-10-23 12/604,9441.一种装置,其包含多个邻近电极,其用于触敏装置,所述电极大体沿第一方向延续,其中邻近电极经指状 交叉以提供驱动电极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内插的区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电极为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以阶梯方式 指状交叉以在每一对邻近电极之间提供一个内插的区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电极以阶梯方式指状交叉以为每一对邻近电 极提供多个内插的区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电极以倾斜方式指状交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电极由实体填充的透明导体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导体包含氧化铟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电极由金属线形成,所述金属线足够细以便 在视觉上不容易察觉到。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细金属线包含盒线及耦合到所述盒线的交叉 线,所述交叉线从所述盒线沿不同方向延续,且其中驱动电极的内插包含无源盒线复制物 及从所述盒线沿不同方向延续的交叉线,所述交叉线交替连接到邻近驱动电极盒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耦合到所述盒线的所述交叉线从所述盒线对角地 延续以便减小莫尔效应。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交叉线由冗余导电金属线形成,所述冗余导电金 属线在多个地方彼此耦合。11.一种感测装置,其包含驱动电极层,其包含多个邻近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大体沿第一方向延续,其中邻近 电极经指状交叉以提供所述驱动电极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内插的区段及主要驱动区段;电介质层;及感测电极层,其通过所述电介质层与所述驱动电极层分离且具有沿大致横切于所述第 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续的多个脊及耦合到所述脊且大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续的多个横杆。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横杆与所述驱动电极的所述主要驱动区段 及内插的区段具有一对一对应性。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哈拉尔德菲利普埃萨特伊尔马兹
申请(专利权)人:爱特梅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