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型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60259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闭型压缩机中,在一端设置着排气管的密闭容器内的所述一端侧收容由定子和转子构成的电动机部,并且,在所述密闭容器的另一端侧收容着由所述电动机部经过旋转轴而驱动的压缩机构部,所述密闭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部的定子是具有铁心和线圈的集中绕组定子,该铁心包括固定在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周面上的环状轭部、和从该轭部朝向中心部而形成的多个齿部,该线圈隔着绝缘构件而缠绕于所述铁心的齿部,所述轭部中,在与所述齿部对向的外周面的多个部位上具有凹部,所述凹部由向外侧凸出的一对曲面和将这些曲面接合的面而形成,在该凹部与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着气体通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闭型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闭型压缩机及组装有该密闭型压缩机的制冷循环 (refrigerating cycle)装置,能防止对压缩机构部进行润滑的润滑油混入到经压缩机构部压 缩的高压制冷剂气体(gas)中而经过排气管排到密闭容器的外部,并且能抑制电动机部的 效率的降低。
技术介绍
制冷机或空调机等制冷循环装置中使用的压缩机中,在连接着进气管和排气管 的密闭容器内收容着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部、和由定子和转子构成的对该压缩 机构部进行驱动的电动机部,所述电动机部的定子通过烧嵌或压入等方法而固定在密闭 容器的内周面上。经所述压缩机构部压缩而成为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暂时从排气孔排到密闭箱 (case)内,且进一步导入到设置在电动机部的气体通道中,而从连接于密闭容器的排气 管排到外部设备。另一方面,在密闭容器的内底部形成着积存润滑油的积油部,随着压缩机构部 的工作而抽吸润滑油,且在各滑动部得到润滑之后,该润滑油再次返回到积油部而循 环。然而,在压缩机构部得到润滑之后,可能有一部分润滑油成为油粒状(雾(mist) 状),且与高压制冷剂气体混合,而导入到电动机部的气体通道中,直接从排气管排到外 部设备。作为构成电动机部的气体通道的类型,有位于定子外周面上所形成的缺口部与 密闭容器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等。作为减少排到所述外部设备的润滑油量(吐油量)的方法,已知如下方法有效 增大所述电动机部的气体通道的面积,使通过其中的高压气体的流速降低(例如参照专 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55977号公报然而,若增大气体通道的面积,则例如构成电动机部的定子的轭部的宽度尺寸 会相应变小,磁路变窄,磁通密度上升,所述气体通道是由所述定子外周面上所形成的 缺口部与密闭容器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而形成的。而且,除此以外,会产生如下问题当 电动机部的定子固定在密闭容器的内周面上时,磁路变窄而受到压缩应力,使铁损耗增 加,从而导致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所述课题而作成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 润滑油排到密闭容器的外部从而可稳定供油、并且能减轻电动机部效率的降低的密闭型压缩机及使用该密闭型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本技术是一种密闭型压缩机,在一端设置着排气管的密闭容器内的所述一 端侧收容由定子和转子构成的电动机部,并且在所述密闭容器的另一端侧收容着由所述 电动机部经过旋转轴而驱动的压缩机构部,所述密闭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 部的定子是具有铁心和线圈的集中绕组(concentrated winding)定子,该铁心包括固定在 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周面上的环状轭部、和从该轭部朝向中心部而形成的多个齿部,该线 圈隔着绝缘构件而缠绕于所述铁心的齿部,所述轭部中,在与所述齿部对向的外周面的 多个部位具有凹部,所述凹部由向外侧凸出的一对曲面和将这些曲面接合的面而形成, 且在该凹部与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着气体通道。在本技术的一实施形态中,与所述凹部的曲面对向的所述轭部的宽度尺寸 是与形成在所述铁心的多个齿部之间的槽对向的轭部的宽度尺寸的0.95倍 1.05倍。在本技术的一实施形态中,所述定子的绝缘构件包括一对环状的绝缘端板 和绝缘片,所述绝缘端板配设在定子的铁心的轴向两端、且包括覆盖所述铁心的齿部的 轴向端面的绝缘齿部,所述绝缘片配设于形成在所述铁心的多个齿部之间的槽内,在所 述绝缘端板上设置着与形成在所述轭部的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且所述轭部的卡合孔 的中心位于所述凹部的一对曲面的延长线上的交点的更外周侧。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包括上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冷凝器、 膨胀装置及蒸发器。[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能确保规定的气体通道,从而可抑制润滑油排到密闭容器的 外部。而且,可提供一种能减轻电动机部效率的降低的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形态下的密闭型压缩机及使用该密闭型压缩机的 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图。图2是表示所述定子铁心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所述绝缘端板的立体图。图4同样是表示绝缘端板的背面侧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所述定子铁心和绝缘端板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6同样是表示定子铁心和绝缘端板的组装状态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所述密闭容器与定子铁心的关系的横截面。图8是放大表示所述轭部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9同样是放大表示轭部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10同样是放大表示轭部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所述电动机部中的磁通的流动的半截面图。[符号的说明]1制冷循环装置2冷凝器3膨胀装置4蒸发器 5蓄能器6旋转轴7、8凹部 7a曲面7c凹部开始面 9卡合孔11密闭容器 20电动机部22铁心 2 轭部22c槽 23绝缘端板23b绝缘齿部 2 卡合突起25绝缘片 30压缩机构部41主轴承 42副轴承45螺杆 46汽缸室60a稀土类磁铁61偏心部63 叶片B 交点7b接合曲面的面 10密闭型压缩机 21定子 2Zb齿部 23a端板本体 M线圈 40压缩机构 43、44阀盖 60转子 62辊子a、b、c宽度尺寸 A卡合孔的中心G气体通道 M磁通Rl、R2、R3 半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11来对本技术的实施形态下的密闭型压缩机及制冷循 环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的截面结构、和包括该密闭型旋转式 压缩机的制冷循环(cycle)装置的构成图。而且,图2至图11表示电动机部的定子的详 细构成。图1中,制冷循环装置1包括使制冷剂凝结的冷凝器2、连接于该冷凝器2的 膨胀装置3、连接于该膨胀装置3且使制冷剂汽化的蒸发器4、及连接于该蒸发器4的出 口侧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而且,在蒸发器4与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之间连接着 蓄言旨器(accumulator) 5。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是双汽缸(cylinder)型的旋转式压缩机,且包括密闭容 器11。密闭容器11内的上部侧收容着电动机部20,下部侧收容着压缩机构部30。电动 机部20经过旋转轴6而与压缩机构部30连接。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是立式的,其旋 转轴6沿着铅垂方向而设。电动机部20使用例如无刷(brashless)直流(Direct Current, DC)电动机 (motor),包括集中绕组定子21和转子60,所述集中绕组定子21固定在密闭容器11的内 面上,所述转子60隔着规定的间隙而配置在该集中绕组定子21的内侧、嵌着在旋转轴6 上并且具有永久磁铁。电动机部20与外部的电源供给部(省略图式)连接且受到电力供压缩机构部30包括2组压缩机构40、主轴承41及副轴承42,利用螺杆 (bolt) 45同时将设置在主轴承41侧的阀盖(valve cover) 43和设置在副轴承42侧的阀盖44 螺固。主轴承41和副轴承42分别旋转自如地支持着旋转轴6。各压缩机构40中设置着汽缸室46,并且偏心地配置着辊子(roller) 62,利用该辊 子62的旋转动作和抵接于该辊子62的叶片(blade) 63的往复动作,将汽缸室46区划为进 气室侧和压缩室侧,以执行压缩动作。旋转轴6包括设置在与汽缸室46对应的位置上 的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闭型压缩机,在一端设置着排气管的密闭容器内的所述一端侧收容由定子和转子构成的电动机部,并且在所述密闭容器的另一端侧收容着由所述电动机部经过旋转轴而驱动的压缩机构部,所述密闭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部的定子是具有铁心和线圈的集中绕组定子,该铁心包括固定在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周面上的环状轭部、和从该轭部朝向中心部而形成的多个齿部,该线圈隔着绝缘构件而缠绕于所述铁心的齿部,所述轭部中,在与所述齿部对向的外周面的多个部位具有凹部,所述凹部由向外侧凸出的一对曲面和将这些曲面接合的面而形成,在该凹部与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着气体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型压缩机,在一端设置着排气管的密闭容器内的所述一端侧收容由定子 和转子构成的电动机部,并且在所述密闭容器的另一端侧收容着由所述电动机部经过旋 转轴而驱动的压缩机构部,所述密闭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部的定子是具有铁心和线圈的集中绕组定子,该铁心包括固定在所述密 闭容器的内周面上的环状轭部、和从该轭部朝向中心部而形成的多个齿部,该线圈隔着 绝缘构件而缠绕于所述铁心的齿部,所述轭部中,在与所述齿部对向的外周面的多个部位具有凹部,所述凹部由向外侧 凸出的一对曲面和将这些曲面接合的面而形成,在该凹部与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周面之间 形成着气体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田一夫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