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式双作用液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989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式双作用液压压缩机,包括主机系统、动力系统、冷却系统、工艺气系统和控制系统,主机系统包括气缸,气缸内设有活塞和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A、B、C、D四个腔;动力系统包括储能器、过滤器、油泵、溢流阀和油池组成,油泵与溢流阀并联后一端与油池连接,另一端与过滤器和储能器依次连接;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和油冷器;工艺气系统包括安全阀、第二球阀、单向阀和管线,它们依次连接,A腔和B腔为介质腔,C腔和D腔为油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噪音低、成本低、吸排压力较宽、高效节能,气体与液压油不会互相渗透,特别适用于吸气压力较高的中高压气体或液体的压缩。(*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的、将驱动能转换为液压能的压缩机,特别是一种气液 分离式双作用液压压缩机。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液压压缩机比曲柄连杆机构活塞式气体压缩机有很多的优势。曲柄 连杆机构活塞式气体压缩机,其制造技术成熟,应用较广。但其零部件数量多、体积重量和 占地面积均较大、易损件多、相同工况下所需电机功率大,因此,其运转成本高。而且其吸排 气范围较窄、压缩噪音大。为了适应其规定的吸气压力,往往将高压气体降压后再进行压 缩,浪费了压缩介质的能量。而液压压缩机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浮动活塞式,即没有活塞 杆,气缸的下面进压力油,上面进气,中间用活塞隔开。不管进气压力高还是低,其所需液压 油的压力都是气体的排气压力,这样所需驱动机的功率就大,浪费能源,机组运行成本也较 高;另一种是卧式压缩机,中间是油缸,两端各连接一个单作用气缸,让气缸的非压缩腔与 大气相通。这样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其轴向长度相当长,不能采用立式布置;第三种是“工” 字形活塞将两个缸筒分成四个腔,上下两个腔是气腔,中间两个腔是用密封件隔开的油腔, 一个油腔进压力油,则另一个油腔的油就回油箱,这样气体与液体就在一个缸内,中间用密 封件隔开,难免气与油就会互相渗透和溶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噪音低、制造成本低、运行成本低、吸排压力较宽、 不浪费吸入气体自身的能量而高效节能、可以减小油泵的压力、降低压缩介质的温度、避免 气体与液压油互相渗透的气液分离式双作用液压压缩机,以克服上述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主机系统、动力系统、冷却系统、工艺气系统 和控制系统,主机系统包括气缸,气缸内设有活塞和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A、B、C、D四个腔; 动力系统包括储能器、过滤器、油泵、溢流阀和油池,油泵与溢流阀并联后一端与油池连接, 另一端与过滤器和储能器依次连接;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和油冷器;工艺气系统包括安全 阀、第二球阀、单向阀和管线,它们依次连接,其特点是:A腔和B腔为介质腔,C腔和D腔为 油腔。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球阀、第一进气阀、第二进气阀、第一排气阀、第二排气阀 和换向阀,第一球阀一端接进气,另一端与第一进气阀和第二进气阀同时连接,第一进气阀 和第二进气阀分别设置在气缸的A腔和B腔的一侧,A腔和B腔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 排气阀和第二排气阀,第一排气阀和第二排气阀再同时与冷却器连接,换气阀的一端与气 缸的C腔和D腔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过滤器和油冷器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动力系统产生液压能,带压力的液体流入由气压缸与 液压缸合而为一的气缸,从而给介质增压,在增压过程中,液压油与气体介质是在各自单独 的缸内,即使密封件破损,气体与液压油也不会互相渗透,由PLC控制的换向阀及液压油内的距离控制元件——接近开关,来控制活塞的往返运动,从而控制液体在液压缸中的进出, 达到控制介质在气压缸中吸和排的目的。可以根据实际工况,决定采用一个电机工作还是 两个电机同时工作,也可以根据实际工况,决定采用一个气缸工作还是两个气缸同时工作。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采用液压驱动,因此噪音低、制造成本低、 运行成本低、吸排压力较宽、不浪费吸入气体自身的能量而高效节能,特别适用于吸气压力 较高的中高压气体或液体的压缩,而且采用两级或多级压缩,可以减小油泵的压力、降低压 缩介质的温度;2、由于液压油与气体介质是在各自单独的缸内,因此即使密封件破损,气体 与液压油也不会互相渗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特制气缸及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级联压缩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第一球阀1第一进气阀2第二进气阀3第一排气阀4第二排气阀5 气缸6活塞7换向阀8冷却器9安全阀10第二球阀11单向阀12油冷器13储 能器14过滤器15油泵16溢流阀17油池18上连接块19活塞杆20 中间接块 21 Y型密封圈22第一接近开关23第二接近开关24 0型圈25下连接块26气阀 压盖27 C腔连接口 28 D腔连接口 2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包括主机系统、动力系统、冷却系统、工艺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主 机系统包括气缸6,气缸6内设有活塞7和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A、B、C、D四个腔;动力系统 包括储能器14、过滤器15、油泵16、溢流阀17和油池18组成,油泵16与溢流阀17并联后 一端与油池18连接,另一端与过滤器15和储能器14依次连接;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9和 油冷器13,冷却器9同时与第一排气阀4、第二排气阀5、安全阀10和第二球阀11连接,油 冷器13 —端连接换向阀8,另一端连接油池18 ;工艺气系统包括安全阀10、第二球阀11、单 向阀12和管线组成,它们依次连接,其特点是:A腔和B腔为介质腔,C腔和D腔为油腔。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球阀1、第一进气阀2、第二进气阀3、第一排气阀4、第二排气阀 5和换向阀8,第一球阀1 一端接进气,另一端与第一进气阀2和第二进气阀3同时连接,第 一进气阀2和第二进气阀3分别设置在气缸6的A腔和B腔的一侧,腔和B腔的另一侧分 别设置有第一排气阀4和第二排气阀5,第一排气阀4和第二排气阀5再同时与冷却器9连 接,换气阀8的一端与气缸6的C腔和D腔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过滤器15和油冷器13连接。活塞7与气缸6安装后形成A、B、C、D四个腔,其中,A、B为气腔,C、D为油腔。液 压油经过油泵16,由油池18依次进入过滤器15和换向阀8的直通(图1中状态)进入C 腔,推动活塞7向下运动,同时,D腔的油则经过换向阀8的直通(图1中状态)和油冷器 13,回到油池18。在活塞7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腔容积会增大,腔内压力降低,第一进气阀 2开启,气体经过第一球阀1,从第一进气阀2进入A腔,产生A腔的进气过程。同时,B腔 容积缩小,气体压力增高,第二进气阀3关闭,产生B腔的压缩过程,当B腔内的压力达到第二排气阀5所能承受的压力即所需压缩的压力时,第二排气阀5打开,气体经过冷却器9、第 二球阀11和单向阀12排到储气罐内,形成B腔的排气过程。在此过程中,当B腔内压力超过排气压力时,此时B腔压力=A腔压力-D腔压力 +C腔压力。由于D腔与油池相通,即与大气相通,可以不计,且A腔为气体进气压力。因此, 此时的B腔压力(即排气压力)=油压力+进气压力。由此可知,气体的进气压力越大,所 需油压力就越小,所需功率就越小。当活塞7运动到与第二接近开关24接近时,第二接近开关24发出信号,换向阀8 接收到信号后换向,此时换向阀8处于交叉相通的状态,活塞7由于惯性还会向前移动一些 距离。这时,压力油将流进D腔,C腔内的油就回到油池18,活塞7在压力油的作用下向上 运动,B腔容积会增大,腔内压力降低,第二进气阀3开启,气体经过第一球阀1,从第二进气 阀3进入B腔,产生B腔的进气过程。同时,A腔容积缩小,气体压力增高,第一进气阀2关 闭,当A腔内的压力达到第一排气阀4所能承受的压力即所需压缩的压力时,第一排气阀4 打开,气体经过冷却器9、第二球阀11和单向阀12排到储气罐内,形成A腔的排气过程。在此过程中,由A腔压力(即排气压力)=油压力+进气压力可知,油泵所需的工 作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分离式双作用液压压缩机,包括主机系统、动力系统、冷却系统、工艺气系统和控制系统,主机系统包括气缸(6),气缸(6)内设有活塞(7)和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A、B、C、D四个腔;动力系统包括储能器(14)、过滤器(15)、油泵(16)、溢流阀(17)和油池(18),油泵(16)与溢流阀(17)并联后一端与油池(18)连接,另一端与过滤器(15)和储能器(14)依次连接;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9)和油冷器(13);工艺气系统包括安全阀(10)、第二球阀(11)、单向阀(12)和管线,它们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A腔和B腔为介质腔,C腔和D腔为油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气液分离式双作用液压压缩机,包括主机系统、动力系统、冷却系统、工艺气系统和控制系统,主机系统包括气缸(6),气缸(6)内设有活塞(7)和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A、B、C、D四个腔;动力系统包括储能器(14)、过滤器(15)、油泵(16)、溢流阀(17)和油池(18),油泵(16)与溢流阀(17)并联后一端与油池(18)连接,另一端与过滤器(15)和储能器(14)依次连接;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9)和油冷器(13);工艺气系统包括安全阀(10)、第二球阀(11)、单向阀(12)和管线,它们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A腔和B腔为介质腔,C腔和D腔为油腔。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广洲方红星夏立民谭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齐达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