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出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4957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射出成型设备,属于塑料生产领域。所述射出成型设备包括:进料单元、模具单元及射料单元。其中,模具单元包括一个公模具及一个母模具,母模具包括一个第一母模板、一个第二母模板、一个第三母模板及两个进胶通道。第三母模板上包括两个注胶口,该第二母模板内设置两个分流板,每个分流板分别与一个注胶口相接且设置至少一个喷嘴本体。进胶通道为设置在该注胶口、分流板及喷嘴本体内部的弯折管路。公模具及第一母模板合围形成一个模穴。模穴与两个进胶通道相通。射料单元包括两支分别独立的射料管,每支射料管与每个注胶口相对应设置。所述射出成型设备具有降低分流板内的流动死角及消除塑料制品接合线的功能,且可节省大吨数射出成型设备的昂贵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料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射出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塑料射出成型设备是一种用于大量生产制造塑料制品的机器,其塑料制品的制造 程序是将固体的高分子聚合物(即塑料)材料放入该射出成型设备的进料单元中,再由一 个射料管加压、加热,使该固体的塑料原料形成为熔化的流体状,在压力之下将呈现流体状 的塑料射入模具之中。当温度冷却后,高温的塑料流体即可在模穴中固化成型为塑料制品。 射出成型设备具有加工迅速且经济的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大量生产塑料加工制品。 针对塑料的射出成型技术,一般使用上均搭配模具。请参阅图1A,图1A所示为传 统的射出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一支射料管311将塑料流体,通过一个分 流板351、两个进胶通道353及两个喷嘴本体352射入一个公模具331及一个母模具332合 围形成的一个模穴333中。该塑料流体在进入该母模具332之后,被分流成两个进胶通道 353,因此,该塑料流体会于同一时间注入该模穴333左右两边不同的位置。该分流板351 内还设置了一个加热线圈354,用于维持塑料流体的温度,避免进胶通道353过长而导致塑 料流体凝固。 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传统的射出成型设备具有以下缺点 过长的分流板351会造成庞大的压力降,且会增加塑料流体滞留的时间,易在分 流板351内造成塑料流体滞留的死角。 另外,成型时若将塑料流体以多点同时射入模穴333的方式制造该塑料制品,则 该塑料制品的表面通常会出现波浪状不规则的接合线痕迹,严重影响外观及机械强度。请 参阅图1B,图1B所示为传统的射出成型设备的接合线形成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传统的射 出成型设备于同一时间将塑料流体由两浇口 334注入一个模穴333的不同位置,该塑料流 体的流动波41会分别以浇口 334为圆心向外扩散。当两股最外侧塑料流体的流动波41互 相碰触时,便会在接触区42附近产生不规则的接合线43。当塑料流体固化成塑料制品后, 便会在该接触区42之处留下接合线43的痕迹,不但影响美观,更影响塑料制品的机械强 度。 除此之外,为了配合大尺寸塑料制品的成型,分流板351必须跟着增加尺寸,因 此,分流板351所需的钢材便需耗费较多的材料;还有,射出成型设备必须配合大尺寸的塑 料制品而提高其锁模力的总吨数,如此将造成机具成本的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出成型设备,用于克服并消除塑料接合线, 进而强化塑料制品的强度,美化产品的外观,由此提高产品的商业价值。 本技术另一目的在于减少分流板的长度,从而降低分流板内的压力降,减少 塑料流体在分流板内形成的流动死角;同时,还可降低射出成型设备的锁模力的总吨数,由4此节省机具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射出成型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方面,提供了 一种射出成型设备,包括一个进料单元、 一个模具单元及一个射料单元。其中,所述模具单元包括一个公模具及一个母模具;所述母模具包括一个第一母模板、一个第二母模板、一个第三母模板及两个进胶通道。所述第三母模板上包括两个注胶口,所述第二母模板内设置两个分流板,每一个分流板分别与一个注胶口相接且设置至少一个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自所述分流板上延伸而出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母模板内。所述进胶通道为一个设置在所述注胶口、分流板及喷嘴本体内部的弯折管路。所述公模具及所述第一母模板合围形成一个模穴。所述模穴与两个进胶通道相通,其中的一个进胶通道进入所述模穴之处为第一浇口 ,另一个进胶通道进入所述模穴之处为第二浇口 。 所述射料单元包括两支分别独立的射料管,所述两支射料管与所述进料单元相接而连通,用于将塑料原料加温成为塑料流体后,将所述塑料流体射入所述模穴。每支射料管与一个注胶口相对应设置,使其中的一支射料管通过一个进胶通道与所述第一浇口相通,另一支射料管通过另一个进胶通道与所述第二浇口相通。 另一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射出成型设备,包括一个进料单元、一个模具单元及一个 射料单元。 其中,所述模具单元包括一个公模具及一个母模具;所述母模具包括一个第一 母模板、一个第二母模板及两个进胶通道。所述第二母模板上包括两个注胶口,所述第一母 模板内设置有两个喷嘴本体,两个注胶口分别与两个喷嘴本体相对应。所述进胶通道为一 个设置在所述注胶口及喷嘴本体内部的管路。所述公模具及所述第一母模板合围形成一个 模穴,所述模穴与两个进胶通道相通,其中的一个进胶通道进入所述模穴之处为第一浇口 , 另一个进胶通道进入所述模穴之处为第二浇口 。 所述射料单元包括两支分别独立的射料管,所述两支射料管与所述进料单元相 接而连通,用于将塑料原料加温成为塑料流体后,将所述塑料流体射入该模穴。每支射料管 与一个注胶口相对应设置,使其中的一支射料管通过一个进胶通道与所述第一浇口相通, 另一支射料管通过另一个进胶通道与所述第二浇口相通。 再一方面,提供了又一种射出成型设备,包括一个进料单元、一个模具单元及一个 射料单元。 其中,所述模具单元包括一个公模具及一个母模具;所述母模具包括有两个进 胶通道及两个注胶口 ,两个进胶通道分别与两个注胶口相对应,且所述进胶通道为一个设 置在该母模具内部的管路。所述公模具及所述母模具合围形成一个模穴。所述模穴与两个 进胶通道相通,其中的一个进胶通道进入所述模穴之处为第一浇口 ,另一个进胶通道进入 所述模穴之处为第二浇口。 所述射料单元包括两支分别独立的射料管,所述两支射料管与所述进料单元相 接而连通,用于将塑料原料加温成为塑料流体后,将所述塑料流体射入所述模穴。每支射 料管与一个注胶口相对应设置,使其中的一支射料管通过一个进胶通道与所述第一浇口相 通,另 一支射料管通过另一个进胶通道与所述第二浇口相通。 如上所述射出成型设备,所述两进胶通道用于分流所述塑料流体,使所述塑料流体于不同时间进入所述模穴之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双射料管的射出成型设备,可降低分流板内的流动 死角及塑料制品的接合线,再搭配双射料管先后注入塑料流体的方式,无需加大射出成型 设备锁模力的总吨数,即可制造大尺寸的塑料制品,节省大吨数射出成型设备的昂贵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 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传统射出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IB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传统射出成型设备的接合线形成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射料单元及模具单元示意图; 图3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射料单元及模具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射料单元及模具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射料单元及模具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双射料管的射出成型设备消除接合线的示 意图。其中,对附图中的各标号说明如下 311射料管,331公模具,332母模具,333模穴,334浇口,351分流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出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出成型设备包括:一个进料单元、一个模具单元和一个射料单元;所述模具单元包括:一个公模具及一个母模具;所述母模具包括一个第一母模板、一个第二母模板、一个第三母模板及两个进胶通道;所述第三母模板上包括两个注胶口,所述第二母模板内设置两个分流板,每一个分流板分别与一个注胶口相接且设置至少一个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自所述分流板上延伸而出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母模板内,所述进胶通道为一个设置在所述注胶口、分流板及喷嘴本体内部的弯折管路;所述公模具及所述第一母模板合围形成一个模穴,所述模穴与两个进胶通道相通,其中的一个进胶通道进入所述模穴之处为第一浇口,另一个进胶通道进入所述模穴之处为第二浇口;所述射料单元包括:两支分别独立的射料管,所述两支射料管与所述进料单元相接而连通,用于将塑料原料加温成为塑料流体后,将所述塑料流体射入所述模穴;每支射料管与一个注胶口相对应设置,使其中的一支射料管通过一个进胶通道与所述第一浇口相通,另一支射料管通过另一个进胶通道与所述第二浇口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射出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出成型设备包括一个进料单元、一个模具单元和一个射料单元;所述模具单元包括一个公模具及一个母模具;所述母模具包括一个第一母模板、一个第二母模板、一个第三母模板及两个进胶通道;所述第三母模板上包括两个注胶口,所述第二母模板内设置两个分流板,每一个分流板分别与一个注胶口相接且设置至少一个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自所述分流板上延伸而出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母模板内,所述进胶通道为一个设置在所述注胶口、分流板及喷嘴本体内部的弯折管路;所述公模具及所述第一母模板合围形成一个模穴,所述模穴与两个进胶通道相通,其中的一个进胶通道进入所述模穴之处为第一浇口,另一个进胶通道进入所述模穴之处为第二浇口;所述射料单元包括两支分别独立的射料管,所述两支射料管与所述进料单元相接而连通,用于将塑料原料加温成为塑料流体后,将所述塑料流体射入所述模穴;每支射料管与一个注胶口相对应设置,使其中的一支射料管通过一个进胶通道与所述第一浇口相通,另一支射料管通过另一个进胶通道与所述第二浇口相通。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内或每一个喷嘴本体 内还设置有一个加热线圈,用于维持所述塑料流体的温度。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喷嘴本体内还包括一 个顶针阀,用于控制所述喷嘴本体的开关。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料单元利用一个电子控制 系统来控制两支射料管的射出参数。5. —种射出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出成型设备包括一个进料单元、一个模具 单元和一个射料单元;所述模具单元包括一个公模具及一个母模具;所述母模具包括一个第一母模板、一 个第二母模板及两个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杰夫钟开堂张庆瑞
申请(专利权)人: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