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教练车恒力拉力收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38944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教学教练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混合动力教练车恒力拉力收线装置,其包括底座、线轮、驱动电机、架体,底座上设有架体,架体上设有线轮,线轮的轴心上设有驱动电机,架体的上端还设有导线轮,其结构设计简单、能让汽车离开长距离使用,收线方便,使用时,不容易出现故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教学教练车
,特指一种混合动力教练车恒力拉力收线装置。技术背景 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中,场地练习的主要科目,其要求必须使每位初学驾驶的学员能够熟练地掌握倒车进库、侧方移位及其它场内所需练习的基本知识,这也是实际驾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硬本领,这些练习项目的特点是在训练半径均小于60米的场地内反复进退,不用开出场地和在场地内打转和掉头,不用加减档和加油门。 绝大多数的驾校使用的是以燃油为动力的大、小练习车,初学驾驶的学员一般会开车速度很慢,燃油车辆在低速慢行时是最耗油、油烟排放最严重的阶段,这不仅要消耗大量的燃油资源,同时,燃油的价格很高,使驾校的经济利益受到影响,更不利的是由此产生大量的废气,污染空气。 后来,有些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使用有线电动教练车对学员进行培训时,但是, 现有场地式电动教练车通过更改汽车的燃油发动机为电动机达到电力驱到的效果,原有的 燃油发动机不能再使用,有时出现停电,教学车就不能使用了 。 现有场地式电动教练车收线装置采用重锤原理,机构复杂,不可能安装和收藏于 车内。另一种电动教练车收线装置采用弹簧收线,在物理学上弹簧拉力与伸縮长度成正比, 所以此收线方法其收线拉力在汽车离开中心点越远则越大,而且汽车要离开中心点十几至 几十米距离用弹簧实现比校困难。 还有,现有场地式电动教练车电源线一端固定在汽车上,另一端固定在收线架的 收线装置上,汽车只能在收线架为中心的一个小范围内使用,即难以更换场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教练车恒力拉力收线装置,其结构设计简单、能让汽车离开长距离使用,收线方便,使用时,不容易出现故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底座、线轮、驱动电机、架 体,底座上设有架体,架体上设有线轮,线轮的轴心上设有驱动电机,架体的上端还设有导 线轮。 所述的架体上设有导线管,导线管位于线轮与导线轮之间。 所述的导线管通过固定件与架体固定。 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底座上设有架体,架体上设有线轮,线轮的轴心上设有驱 动电机,架体的上端还设有导线轮,其结构简单,能让汽车离开长距离使用,收线方便,使用 时,不容易出现故障。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底座1、线轮2、驱动电机3、架体4,底座1上 设有架体4,架体4上设有线轮2,线轮2的轴心上设有驱动电机3,架体4的上端还设有导 线轮6。 所述的架体4上设有导线管5,导线管5位于线轮2与导线轮6之间。 所述的导线管5通过固定件51与架体4固定。 将本技术安装在教练车10的顶部,如图3所示底座1固定的教练车10的顶 部,将电线8与驱动电机3接通,将钢丝绳7的一端从线轮2引出,穿过导线管5、导线轮6 固定在固定物11上,电线8通过滑管9与钢丝绳7连接,可在使电线8与钢丝绳7相对滑 动。 当教练车10在训练场上前进时,钢丝绳7会因教练车10的动力而由线轮2上向 外放长,电线8也随之伸展,驱动电机3 —直是以顺时针的方向运动收线,让钢丝绳7的两 端收紧。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 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教练车恒力拉力收线装置,其包括底座(1)、线轮(2)、驱动电机(3)、架体(4),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有架体(4),架体(4)上设有线轮(2),线轮(2)的轴心上设有驱动电机(3),架体(4)的上端还设有导线轮(6)。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混合动力教练车恒力拉力收线装置,其包括底座(1)、线轮(2)、驱动电机(3)、架体(4),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有架体(4),架体(4)上设有线轮(2),线轮(2)的轴心上设有驱动电机(3),架体(4)的上端还设有导线轮(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新安达汽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