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笑丽专利>正文

机床用安全保护电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37671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床用安全保护电路装置,包括:红外感应电路、控制电路、电机供电电路和单相能耗制动电路;电机供电电路包括串联于三相供电回路中的第一继电器的三对触点KM1;单相能耗制动电路包括用于形成制动回路的第二继电器的触点KM2和KM2-1;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MCU、由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M1和单向可控硅VS1串联而成的电机供电控制电路、由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M2和单向可控硅VS2串联而成的制动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床用安全保护电路装置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安装、调式极其方便,能有效地防止操作事故的发生。(*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用安全保护电路装置
技术介绍
台式钻床主要由底座、立柱、工作台、机头构成,用于对工件进行钻孔加工。由于钻 头较锋利,钻头的转动速度比较快,在加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人员不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或注 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对操作人员的手造成伤害;特别是对钻床的操作不熟练的新手,更易发生事故。 中国专利文献ZL03222134. 7公开了一种台式钻床,其包括安全保护装置。台式钻 床包括连接架,连接架一端连接在立柱上,另一端连接传感器座,红外传感器设置在传感器 座内,红外传感器与机头的钻头相对设置。当人体进入红外探测区时,可迅速实现电机制 动。该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电路结构复杂,故障率稍高,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且安装方便的机 床用安全保护电路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床用安全保护电路装置,包括红 外感应电路、控制电路、电机供电电路和单相能耗制动电路;电机供电电路包括串联于三相 供电回路中的第一继电器的三对触点KM1 ;单相能耗制动电路包括用于形成制动回路的第 二继电器的触点KM2和KM2-1 ;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MCU、由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M1和单向 可控硅VS1串联而成的电机供电控制电路、由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M2和单向可控硅VS2串 联而成的制动控制电路;红外感应电路的输出端接控制电路中单片机MCU的感应信号输入 端;单片机MCU的电机供电控制输出端接所述单向可控硅VS1的控制极;单片机MCU的制动 控制输出端接所述单向可控硅VS2的控制极。 上述技术方案中,红外感应电路为两个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安装时,红外传感器等 高且相互平行设置,红外传感器距离机床钻头200至500毫米,红外传感器的间距为40至 80毫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红外感应电路为三个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安装时,红外传感器等 高且相互平行设置,红外传感器距离机床钻头200至500毫米,相邻红外传感器的间距为30 至50毫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红外感应电路为四个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安装时,红外传感器等 高且相互平行设置,红外传感器距离机床钻头200至500毫米,相邻红外传感器的间距为15 至40毫米。 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l)本技术使用时,一旦红外传感器接收到红 外信号,即由控制电路中的单片机MCU触发单向可控硅VS1导通,使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M1 得电,从而使第一继电器的三对触点KM1断开;同时,单片机MCU触发单向可控硅VS2导通,使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M2得电,从而使单相能耗制动电路中的第二继电器的触点KM2和 KM2-1闭合,最后使电机M的3个交流接线端中的2个接三相交流中的一相,电机M的第3 个交流接线端接零线。因单相能耗制动电路的存在,在电机的定子和转子之间产生了一个 固定磁场,转子中产生与原方向相反的感应电动势和电流,转子电流与固定磁场相互作用, 产生一个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反的电磁转矩,进行能耗制动,从而电机迅速停止转动,起到安 全保护作用。(2)当本技术采用两个、三个或四个红外传感器的方案时,只有当各传感 器测得红外线时,才能使控制电路发出动作指令,迅速实现电机制动。(3)本技术中的 控制电路采用单片机MCU,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安装、调式极其方便,能有效地防止操作事 故的发生。(4)本技术的机床用安全保护电路装置可应用于各种台式或立式钻床、冲床 的车床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机床用安全保护电路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 见图l,本实施例的机床用安全保护电路装置,包括红外感应电路5、控制电路6、 电机供电电路7和单相能耗制动电路8。 红外感应电路5包括2个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其间距为60毫米。安装时,红外传 感器等高且相互平行设置,红外传感器距离机床钻头300毫米。红外感应电路5的输出端 (即各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接控制电路6中单片机MCU的感应信号输入端;单片机MCU的 电机供电控制输出端接所述单向可控硅VS1的控制极;单片机MCU的制动控制输出端接所 述单向可控硅VS2的控制极。 控制电路6包括单片机MCU、由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M1和单向可控硅VS1串联而成 的电机供电控制电路、由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M2和单向可控硅VS2串联而成的制动控制电 路。 电机供电电路7包括串联于三相供电回路中的第一继电器的三对触点KM1、串联 在三交流电输入端Ll、 L2和L3中的熔断器FU和热继电器FR。 单相能耗制动电路8包括用于形成制动回路的第二继电器的触点KM2、KM2-1和与 零线相连的二极管D。 —旦红外感应电路5中的各红外传感器接同时都收到红外信号,即由控制电路中 的单片机MCU触发单向可控硅VS1导通,使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M1得电,从而使第一继电器 的三对触点KM1断开;同时,单片机MCU触发单向可控硅VS2导通,使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M2 得电,从而使单相能耗制动电路中的第二继电器的触点KM2和KM2-1闭合,最后使电机M的 3个交流接线端中的2个接三相交流中的一相、电机M的第3个交流接线端接零线N ;最后, 单相能耗制动电路使电机的定子和转子之间产生了一个固定磁场,转子中产生与原方向相 反的感应电动势和电流,转子电流与固定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一个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反的 电磁转矩,进行能耗制动,从而电机迅速停止转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可有如下变形红外感应电路5为三个反射式红 外传感器,相邻红外传感器的间距为40毫米。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可有如下变形红外感应电路5为四个反射式红 外传感器IR1至IR4,相邻红外传感器的间距为30毫米。红外传感器越多,相邻间距越紧 密,本技术的机床用安全保护电路装置的安全可靠性就越高。 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 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 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 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床用安全保护电路装置,包括:红外感应电路(5)、控制电路(6)、电机供电电路(7)和单相能耗制动电路(8);电机供电电路(7)包括串联于三相供电回路中的第一继电器的三对触点KM1;单相能耗制动电路(8)包括用于形成制动回路的第二继电器的触点KM2和KM2-1;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6)包括单片机MCU、由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M1和单向可控硅VS1串联而成的电机供电控制电路、由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M2和单向可控硅VS2串联而成的制动控制电路;红外感应电路(5)的输出端接控制电路(6)中单片机MCU的感应信号输入端;单片机MCU的电机供电控制输出端接所述单向可控硅VS1的控制极;单片机MCU的制动控制输出端接所述单向可控硅VS2的控制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机床用安全保护电路装置,包括红外感应电路(5)、控制电路(6)、电机供电电路(7)和单相能耗制动电路(8);电机供电电路(7)包括串联于三相供电回路中的第一继电器的三对触点KM1;单相能耗制动电路(8)包括用于形成制动回路的第二继电器的触点KM2和KM2-1;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6)包括单片机MCU、由第一继电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笑丽
申请(专利权)人:王笑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