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框玻璃的注塑成型用模具及带框玻璃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08961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带框玻璃的注塑成型用模具及带框玻璃的制造方法。该注塑成型用模具用于在平板玻璃的周缘部将树脂制的框体注塑成型。该模具的特征在于,通过连通孔与车内侧玻璃面的框体用模腔相连通的辅助模腔以与玻璃表面接触的方式设置。通过使用本模具进行的注塑成型,能够减轻注塑成型时对平板玻璃的周缘施加的载荷,防止通过注塑成型在平板玻璃上将框体一体成型时平板玻璃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框体一体成型于平板玻璃的带框玻璃的制造中所采用的注塑成型用 模具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车、汽车等车辆的窗户中,通常平板玻璃是使用树脂制的框体安装于金属 制的车体的。近年来,树脂制的框体是通过对可流动状态的树脂进行挤出成型或注塑成型而 直接成型于平板玻璃的,框体与平板玻璃成为一体的带框玻璃被用作车辆的组装用零 件。通过注塑成型制作带框玻璃时,如图5所示,平板玻璃5保持在上模具2和下模 具3之间,在平板玻璃5的周边部形成框体用模腔4,向该框体用模腔4内注射熔融状态 的树脂,在注射到框体用模腔4中的熔融状态的树脂固化之后,取下上模具2,从下模具 3取出框体一体成型于平板玻璃的带框玻璃,从而制造出带框玻璃。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利用模具按压平板玻璃,并且注塑成型在平板玻璃周边 部的高温高压的树脂流动,因此,在平板玻璃上产生复杂的应力,平板玻璃有可能破 损。作为用于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检测玻璃破损的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当通过注塑成型将框体一体化成型在平板玻璃上时,作为用于防止平板玻璃破 损的技术,例如像专利文献2那样公开有利用隔板的方法。平板玻璃的破损多发于浇口附近,像专利文献3那样提出了在注塑成型模具上 设置许多个浇口的方法。日本特开2003-48233号公报 日本特开平5-57797号公报 日本特开2007-313669号公报 作为防止注塑成型过程中平板玻璃破损的方法,使用隔板的方式的生产效率明 显较差,使用设置多个浇口的方式由于玻璃及框体的形状的不同而难以实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该注塑成型用模具减轻了注塑成型时对平板 玻璃周缘施加的载荷,防止通过注塑成型在平板玻璃上将框体一体成型时平板玻璃破 损。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成型用模具用于在平板玻璃的周缘部注塑成型树脂制的框体,其 特征在于,通过连通孔与车内侧玻璃面的框体周模腔相连通的辅助模腔以与玻璃表面接 触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注塑成型用模具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成型用模具的特征还在于,车内侧玻璃面的框体用模腔的宽度Wp连通孔的宽度w2、辅助模腔的宽度W3的合计 Wl+W2+W3与用于在车外侧玻璃面上成型的框体用模腔的宽度W4之比(Wl+W2+W3)/W4为 0.5 1.5。在上述注塑成型用模具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成型用模具的特征还在于,辅 助模腔的厚度t为1.0 5.0mm。在上述注塑成型用模具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成型用模具的特征还在于,在 辅助模腔设有用于将熔融树脂从浇道注射到框体用模腔中的浇口。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带框玻璃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在形成框体的玻璃表面 实施底漆处理而在面向辅助模腔的平板玻璃的表面上未经底漆(primer)处理的平板玻 璃,利用上述注塑成型用模具注塑成型框体。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概略剖视图。图2是注塑成型后的框体的剖视图。图3是带框玻璃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概略剖视图。图5是表示通过注塑成型制造带框玻璃的概略剖视图。图6是表示以往的用于成型框体的模腔的概略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1,、注塑成型模具;2、2,、上模具;3、3,、下模具;4、4,、框体 用模腔;5、5’、平板玻璃;6、6’、底漆;7、辅助模腔;8、连通孔;10、框体;11、在辅助模腔中成型的树脂体;12、在连通孔中成型的树脂体;20、浇道;21、浇□。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在框体的成型过程中平板玻璃不会破损的注塑成型用模具及该带框 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被分割成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注塑成型用模具。另外,本 专利技术不限定于被分割为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情况,也可以应用于被左右分割的注塑成型用 模具。在使用注塑成型用模具将树脂制的框体一体成型在平板玻璃的周缘部时,会产 生平板玻璃在注塑成型过程中裂开这样的问题。图1是表示平板玻璃(plate glass) 5载置于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成型用模具1中的状态的 图,是与平板玻璃5的端面垂直的面的概略剖视图。平板玻璃5被夹持于上模具2和下模具3之间,在平板玻璃5的缘部形成有框体 用模腔4。从未图示的注入口向该框体用模腔4中注射具有流动性的熔融的树脂,在平板 玻璃5的周边部一体形成框体。平板玻璃除了平坦的平板玻璃之外,还能采用弯曲加工后的平板玻璃、强化玻 璃、弯曲加工后的强化玻璃、使用平坦的平板玻璃或弯曲加工后的平板玻璃制造的夹层玻璃等。另外,为了防止从车外侧看到用于将平板玻璃固定于车体的夹具、紧固件等固 定用零件、粘接剂,优选对平板玻璃的车内侧的表面进行着色。形成框体的树脂可采用苯乙烯类、烯烃类、氯乙烯类、聚氨酯类等的热塑性弹 性材料。如图1所示,在注塑成型用模具中,将框体一体成型于被注塑成型用模具1夹持 的平板玻璃5时,熔融状态的树脂从注塑成型用模具1的未图示的注入口通过未图示的浇 道和浇口注射到框体用模腔4中,如图3所示,从平板玻璃5的端面到表面,形成框体 10。在形成于平板玻璃5的车外侧的框体的宽度W4和形成于车内侧的框体的宽度W1 不同时,由在框体用模腔4中流动的熔融树脂压力导致在平板玻璃5的端部产生很大的载 荷,因此,优选如图1所示那样在平板玻璃的车内侧的玻璃表面设置辅助模腔7。为了防止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平板玻璃破损,优选车内侧玻璃面的框体用模腔的 宽度Wl、连通孔的宽度w2、辅助模腔的宽度^的合计用于在车外侧玻璃表 面上成型的框体用模腔的宽度W4之比(Wl+W2+W3)/W4为0.5 1.5,更优选为0.8 1.2。辅助模腔7的厚度优选为1.0 5.0mm,更优选为1.5 4.0mm。在辅助模腔7 的厚度小于Imm时,存在熔融树脂无法充分地遍布于辅助模腔内的危险性,有可能无法 防止平板玻璃4破损。另外,由于在辅助模腔7中形成的树脂体将成为无用的废弃物, 因此优选尽可能地薄,而优选在5.0mm以下。辅助模腔7通过连通孔8与框体用模腔4相连通,因此,如图2所示,在注塑成 型之后,框体10和在辅助模腔及连通孔中形成的树脂体11形成于平板玻璃5的端部。在形成框体10的平板玻璃5的表面涂敷有底漆6,框体10与平板玻璃5牢固地 粘接,但由于在辅助模腔7及连通孔8中形成的树脂体11、12所对应的平板玻璃的表面 上未涂敷底漆,因此,树脂体11、12能够容易地自框体10切断除掉。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使从浇道20向框体用模腔4中注射熔融树脂 的浇口 21与辅助模腔相连通,使熔融树脂从辅助模腔流动到框体用模腔4中。在框体用模腔4中设置浇口的情况下,注塑成型之后,需要自框体除去浇口部 位的作业,但通过将浇口 21设置在辅助模腔7,在框体上不会成型有上述浇口痕迹。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使用尺寸为400mmX 600mm、厚度3mm的4边形平板玻璃,利用注塑成型在其 周边将框体一体成型。如图1所示,对于框体的一个边,形成在车外侧的框体的宽度W4约为30mm, 厚度约为3.0mm,形成在车内侧的框体的宽度W1约为8mm,厚度约为2.0mm,车外侧框 体的宽度W4为车内侧框体的宽度W1的4倍左右,车外侧框体的宽度W4远远大于车内侧 框体的宽度W115因此,相对于注塑成型用模具1的用于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该注塑成型用模具用于将树脂制的框体注塑成型于平板玻璃的周缘部,其特征在于,通过连通孔与车内侧玻璃面的框体用模腔相连通的辅助模腔以与玻璃表面接触的方式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田修高山充广
申请(专利权)人: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