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部件熔敷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08402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部件熔敷成形方法,不在嵌入部件的厚度方向的周缘部产生未熔敷部分,而在吹塑成形体上可靠地熔敷嵌入部件。一种在安放于模具(7)内的嵌入部件(3)上熔敷吹塑成形体的嵌入部件熔敷成形方法,使模具(7)的成形面(7a)高于嵌入部件(3)的被熔敷部的表面(6d),将嵌入部件(3)的厚度方向周缘部(6b)的整面和吹塑成形体的型坯(11)形成为无缝隙的熔敷状态。另外,在型坯(11)和嵌入部件(3)的厚度方向周缘部(6b)的熔敷部附近配设成为模具(7)的成形面(7a)的一部分的高热传导材料制的预热板(8)而加热嵌入部件(3),并且,采用在该预热板(8)和模具(7)之间设置隔热板(9),抑制嵌入部件(3)温度降低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机动二轮车的燃料箱等吹塑成形体上熔敷各种嵌入部件的嵌入部 件熔敷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嵌入部件的熔敷成形方法,已知有通过以倾斜角度对在嵌入部件的熔 敷部位设为突缘状的熔敷座的周缘部位进行倒角,使该熔敷座在吹塑成形体(燃料箱)的 成形时密接并熔敷于展开中的型坯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愿2003-236920号公报在以往的嵌入部件的熔敷成形方法中,在燃料箱的吹塑成形时向模具安置嵌入部 件,在模具关闭时使型坯密接并熔敷于嵌入部件的熔敷座。然而,如图7所示,在嵌入部件100的厚度方向周缘部具有立壁101,有时存在不与 型坯102熔敷的部位103。而且,为了提高嵌入部件的厚度方向周缘部的熔敷,若对嵌入部 件的预热温度和预热板温度分别提高温度设定,则会导致嵌入部件熔化而造成成型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在嵌入部 件的厚度方向周缘部产生未熔敷部分,而可靠地将嵌入部件熔敷于吹塑成形体的嵌入部件 熔敷成形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在安放于 模具内的嵌入部件上熔敷吹塑成形体,其中,使所述模具的成形面高于所述嵌入部件的被 熔敷部的表面,将所述嵌入部件的厚度方向周缘部的整面和所述吹塑成形体的型坯形成为 无缝隙的熔敷状态。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其中,所述型坯 相对所述嵌入部件的厚度方向周缘部以悬伸(被覆)状态进行熔敷。第三方面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其中,在 所述型坯和所述嵌入部件的厚度方向周缘部的熔敷部附近配设成为所述模具的成形面一 部分的高热传导材料制的预热板,并且,在该预热板和所述模具之间设置隔热板。第四方面在第三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其中,在所述预 热板形成由倾斜面形成的高低差,利用该倾斜面形成的高低差,所述型坯相对于所述嵌入 部件的厚度方向周缘部成为悬伸状态。专利技术效果根据第一方面,不会在嵌入部件的厚度方向周缘部产生与吹塑成形体的未熔敷部 分,而能够在吹塑成形体上可靠地熔敷嵌入部件的厚度方向周缘部。根据第二方面,由于型坯相对嵌入部件的厚度方向周缘部以悬伸状态熔敷,因此 吹塑成形体包入嵌入部件的周缘部,从而能够在吹塑成形体上可靠地熔敷嵌入部件。3根据第三方面,通过热传递优良的预热板和抑制温度降低的隔热板,能够可靠地 进行嵌入部件向吹塑成形体的熔敷。根据第四方面,利用预热板的倾斜面的高低差,型坯相对嵌入部件的厚度方向周 缘部成为悬伸状态,因此吹塑成形体包入嵌入部件的周缘部,从而能够在吹塑成形体上可 靠地熔敷嵌入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适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的机动二轮车用燃料箱的立体图。图2是注油口主体的侧视图。图3是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具结构的概要 剖视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说明图。图5是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具结构的概要 剖视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说明图。图7是现有技术的熔敷部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机动二轮车用燃料箱2、箱主体(吹塑成形体)3、注油口主体(嵌入部件)3a、螺纹部4、盖6、突缘部6a、背面6b、厚度方向周缘部6c、锥部6d、表面7、模具7a、成形面8、预热板8a、倾斜面9、隔热板10、高低差11、型坯11a、覆盖部12、空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图1是适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的机动二轮车用燃料箱的立体图,图2是注油口主体的侧视图,图3是实施本发 明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具结构的概要剖视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 式的作用说明图,图5是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具结构 的概要剖视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说明图。如图1所示,适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的机动二轮车用燃料箱1在 箱主体2的顶部熔敷嵌入部件即注油口主体3。在注油口主体3装拆自如地螺合盖4。5是 用于在车架上安装箱主体2的托架,其和注油口主体3同样地在箱主体2的吹塑成形时熔 敷在成为箱主体2的型坯上。如图2所示,注油口主体3为大致圆筒形状的树脂制品,在基端部形成突缘部6并 在外周面形成与盖4螺合的螺纹部3a。另外,在突缘部6的背面6a,以随着接近其厚度方 向周缘部6b而变薄的方式形成有锥部6c。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的第一实施方式在配设作为模具7 的成形面7a —部分的预热板8上安置注油口主体3。预热板8以和突缘部6的表面6d密 接的方式配设。在预热板8形成由角度θ的倾斜面8a形成的高度H的高低差10,倾斜面 8a从突缘部6的厚度方向周缘部6b上升(例如,角度θ =45°,高低差的高度H = lmm)。 另外,在模具7和预热板8之间设有用于抑制温度降低的隔热板9。下面,如图4所示,向模具7内的模腔压入热塑性树脂的预备成形体即型坯11,向 型坯11内吹入规定压力的空气12 (吹塑成形)。这样,型坯11膨胀,被按压在模具7的成 形面7a、预热板8的倾斜面8a及突缘部6的背面6a等。而且,型坯11从突缘部6的厚度 方向周缘部6b到锥部6c、进而到背面的6a,形成箱主体2的型坯11和突缘部6成为完全 熔敷的状态。如此,由于型坯11不会和突缘部6的厚度方向周缘部6b形成未熔敷部而是成为 完全熔敷状态,因此能够实现熔敷强度(拉伸强度)的提高、冲击强度(低温下落冲击)的提尚等。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的第二实施方式在配设作为模具7 的成形面7a —部分的预热板8上安置注油口主体3。预热板8以和突缘部6的表面6d密 接的方式配设。在预热板8形成有由角度θ的倾斜面8a形成的高度H的高低差10,倾斜 面8a从注油口主体3的中心轴侧上升到距突缘部6的厚度方向周缘部6b距离D (例如,角 度θ = 45°,高低差的高度H= 1mm,距离D = 0.5mm)。另外,在模具7和预热板8之间设 有用于抑制温度降低的隔热板9。接下来,如图6所示,向模具7内的模腔压入热塑性树脂的预备成形体即型坯11, 向型坯11内吹入规定压力的空气12(吹塑成形)。这样,型坯11膨胀,被按压在模具7的 成形面7a、预热板8的倾斜面8a及突缘部6的背面6a等。而且,型坯11相对于突缘部6 的厚度方向周缘部6b成为悬伸状态而形成覆盖部11a,从突缘部6的厚度方向周缘部6b附 近的表面6d、厚度方向周缘部6b到锥部6c、进而到背面6a,形成箱主体2的型坯11和突缘 部6成为完全的熔敷状态。如此,型坯11相对于突缘部6的厚度方向周缘部6b成为悬伸状态而形成覆盖部 Ila,并且,突缘部6的厚度方向周缘部6b不会与型坯11形成未熔敷部而是成为完全熔敷 状态,因此,能够实现熔敷强度(拉伸强度)的提高、冲击强度(低温下落冲击)的提高等。工业实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不会在嵌入部件的厚度方向 周缘部产生与吹塑成形体的未熔敷部分而能够在吹塑成形体上可靠地熔敷嵌入部件。权利要求1.一种,在安放于模具内的嵌入部件上熔敷吹塑成形体,其特 征在于,使所述模具的成形面高于所述嵌入部件的被熔敷部的表面,将所述嵌入部件的厚度方 向周缘部的整面和所述吹塑成形体的型坯形成为无缝隙的熔敷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 所述型坯相对所述嵌入部件的厚度方向周缘部以悬伸状态进行熔敷。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型坯和所述嵌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嵌入部件熔敷成形方法,在安放于模具内的嵌入部件上熔敷吹塑成形体,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模具的成形面高于所述嵌入部件的被熔敷部的表面,将所述嵌入部件的厚度方向周缘部的整面和所述吹塑成形体的型坯形成为无缝隙的熔敷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通英三郎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