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7741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减振器,该减振器对称地安装在转向架与机车车体之间,该减振器包括一单出杆活塞式液压缸,该活塞上设有一节流阀和一单向阀;所述活塞杆由缸体一端伸出;该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从无杆腔向有杆腔单向导通;在位于有杆腔一侧的缸体内壁上设有螺旋卸载槽。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减振器在缸体内壁上设有螺旋卸载槽,因此,当所述减振器对称地安装在转向架与车体之间后,总能避开初始激扰振动且在激扰振动的反相位消减振动,达到理想的减振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减振器,尤其是一种用于机车或车辆中以克服 机车产生横晃的减振器。
技术介绍
机车、车辆横晃普遍存在于速度大于140km/h的机车、车辆的两转向 架中。横晃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轮轨的相互作用;横晃的传递路径是经轮一 一系横向刚度一转向架一二系横向刚度一车体;横晃程度取决于轮轨之间 的作用力;由于车体重量占整车重量的大部分,因此轮轨之间的作用力主 要取决于二系横向刚度。所述二系横向刚度是二系悬挂刚度加横向阻尼。先进的高圆弹簧、空 气弹簧等技术已经圆满的解决了二系悬挂横向刚度,而横向阻尼在现阶段 尚未解决。横向阻尼是一把双刃剑,它是衰减横晃必不可少的,周时也是引起横 晃、增大轮轨之间的作用力并引起其他副作用的原因,例如加大轮缘磨 耗、增大脱轨系数等。综上所述,横向阻尼是引起机车、车辆横晃和其他负作用的矛盾焦点。 其解决方法是在转向架8与车体7之间安装减振器9 (如图3所示),机车 在行驶过程中,激扰引起的横向振动,可以通过减振器9衰减由转向架8 横动引起的车体7晃动而避免将激振力传给车体7。现有减振器分为两种 一种是主动式减振器,所述主动式减振器是由 微机控制,国内尚无使用,国外有应用。其主要缺点是造价昂贵、使用条件苛刻,并且是在晃动发生后才有反馈,因此滞后激振源一个相位,所以 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另一种是被动式减振器,但是现有的被动式减振器全 部为全程阻尼,该现有的被动式减振器无论安装一个或者成对安装,阻尼 力都将初始激扰振动传至车体,克服机车横晃的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器,该减振器对称地安装在转向 架与机车车体之间,以克服机车产生横晃现象。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减振器,该减振器对称地安装 在转向架与机车车体之间,该减振器包括一单出杆活塞式液压缸,该活塞上设有一节流阀和一单向阀;所述活塞杆由缸体一端伸出;该单向阀的导 通方向为从无杆腔向有杆腔单向导通;在位于有杆腔一侧的缸体内壁上设 有螺旋卸载槽。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伸出的活塞杆端部设有第--连接 关节,所述缸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关节。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缸体的另一端设有一安全阀, 一套体由该缸体的另一端套设在该缸体外侧,所述套体与缸体外壁间构成 一封闭的油箱,所述油箱通过该安全阀与缸体内部导通。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关节设于该套体的 端部。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缸外侧设有一防尘罩。 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尘罩与活塞杆固定连接, 该防尘罩能移动地密封设置在液压缸的外侧。由上所述,当本技术的减振器对称地安装在转向架与车体之间后, 初始激扰力引起的转向架偏离车体中心线无论左右任何方向,其中一个减 振器处于螺旋卸载槽位置,另一个减振器必然处于单向阀开启的位置,此时振动不会传到车体上。在转向架向中心线回复时,总有一个减振器的节 流阀关闭,使该减振器处于阻尼工作状态,以消减振动。由此,本实用新 型的减振器总能避开初始激扰振动且在激扰振动的反相位消减振动,达到 理想的减振效果。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 用新型的范围。其中,图1:本技术的减振器安装在机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技术的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现有减振器安装在机车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 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减振器l,如图l、图2所示,该减振器l对称地 安装在转向架2与机车车体3之间,该减振器1包括一单出杆活塞式液压缸,该活塞12上设有一节流阀121和一单向阀122;所述活塞杆13由缸体 11 一端伸出;该单向阀122的导通方向为从无杆腔111向有杆腔112单向 导通;在位于有杆腔112—侧的缸体内壁上设有螺旋卸载槽113,在本实施 方式中,所述螺旋卸载槽113是从缸体11内壁的中部向有杆腔112—侧螺 旋设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伸出的活塞杆13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关 节131,所述缸体1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关节14。进一步,所述缸体11的另一端设有一安全阀15,以防止油压过高并调节由于活塞杆的运动引起的油体积变化的油量; 一套体16由该缸体11的 另一端套设在该缸体11外侧,所述套体16与缸体11外壁间构成一封闭的油箱,所述油箱通过该安全阀15与缸体11内部导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关节14设于该套体16的端部。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缸体11外侧设有一防尘罩17;该 防尘罩17与活塞杆13固定连接,防尘罩17能移动地密封设置在液压缸的 套体16的外侧,目卩防尘罩17跟随活塞杆13的移动在套体16外侧滑动。 本技术的减振器在安装时,是在转向架2两侧对称地安装,并同 时将第一连接关节131连接于转向架2,第二连接关节14连接于车体3。 也可以同时将第二连接关节14连接于转向架2,第一连接关节131连接于 车体3。初始安装时,所述活塞12处于所述缸体11的中部位置。如图2所 示,当减振器受力压縮时(即呈图示压縮方向时),单向阀122开启, 减振器1无阻尼。当减振器受力拉伸时(即呈图示拉伸方向时),单向 阀122关闭,节流阀121工作,减振器l有阻尼。但是,当活塞12移动至 螺旋卸载槽113的范围内时,螺旋卸载槽113泄流,减振器1无阻尼力。 由此,本技术的减振器形成半程阻尼。由上所述,当本技术的减振器对称地安装在转向架2与车体3之 间后,初始激扰力引起的转向架2偏离车体3中心线4无论左右任何方向, 其中一个减振器1处于螺旋卸载槽位置(即卸载状态),另一个减振器1 必然处于单向阀122开启的位置,此时振动不会传到车体3上。在转向架2 向中心线4回复时,总有一个减振器1的节流阀122关闭,使该减振器1 处于阻尼工作状态,以消减振动。由此,本技术的减振器总能避开初 始激扰振动且在激扰振动的反相位消减振动,达到理想的减振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 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 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减振器,该减振器对称地安装在转向架与机车车体之间,其特征在于该减振器包括一单出杆活塞式液压缸,该活塞上设有一节流阀和一单向阀;所述活塞杆由缸体一端伸出;该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从无杆腔向有杆腔单向导通;在位于有杆腔一侧的缸体内壁上设有螺旋卸载槽。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伸出的活塞杆端部设有 第一连接关节,所述缸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关节。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另一端设有 一安全阀, 一套体由该缸体的另一端套设在该缸体外侧,所述套体与缸体 外壁间构成一封闭的油箱,所述油箱通过该安全阀与缸体内部导通。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关节设于该套体的端部。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外侧设有一防尘罩。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振器,该减振器对称地安装在转向架与机车车体之间,其特征在于:该减振器包括一单出杆活塞式液压缸,该活塞上设有一节流阀和一单向阀;所述活塞杆由缸体一端伸出;该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从无杆腔向有杆腔单向导通;在位于有杆腔一侧的缸体内壁上设有螺旋卸载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猛宋亚昕李维忠王德利吕柏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