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视觉印刷机及其PCB板运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074005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告了一种全自动视觉印刷机以及其PCB板运送系统。该PCB板运送系统包括运输导轨、PCB板驱动机构和PCB板压紧机构;PCB板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传动皮带和传送轮;传送轮有多个,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运输导轨上;传动皮带张紧在传送轮上;步进电机与传送轮动力连接,驱动传送轮旋转。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PCB板运送系统的全自动视觉印刷机,由于采用了步进电机作为运送PCB板的动力源,不但控制更加方便,关键是调速更加精确,能使PCB板更加稳定、精确的运送到指定的位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全自动视觉印刷机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视觉印刷机的 PCB板运送系统,及包含该PCB板运送系统的全自动视觉印刷机。
技术介绍
全自动视觉印刷机都包括PCB板运送系统,其用于将PCB板运送到印刷工位进行 印刷。但是目前的全自动视觉印刷机的PCB板运送系统,都是采用直流电机作为传送PCB 板的动力源,虽然直流电机也能进行调速及其它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运送PCB板 的需求,但是目前对直流电机的控制复杂,而且控制精度不高,不能将PCB板稳定精确地运 送到印刷工位,因而需要进行改进。虽然目前有些全自动视觉印刷机的PCB板运送系统设 置了停板器,但是PCB板碰到停板器后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弹,还是会造成运送精度的降低, 因此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视觉印刷机的PCB板运送系 统,以及包括该PCB板运送系统的全自动视觉印刷机,来解决现有技术中PCB板运送不稳 定、不精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全自动视觉印刷机,包括全自动视觉印刷机的PCB板运送系统。 所述全自动视觉印刷机的PCB板运送系统包括运输导轨、PCB板驱动机构和PCB板压紧机构,所述PCB板驱动机构和PCB板压紧机构设置在运输导轨上;所述PCB板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传动皮带和传送轮;所述传送轮有多个,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运输导轨上;所述传动皮带张紧在所述多个传送轮上;所述步进电机与传送轮动力连接,驱动传送轮旋转。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了步进电机作为运送PCB板的动力源,相对于现有采用直流电机作为运 送PCB板动力源的全自动视觉印刷机,因为步进电机调速不但更加方便,关键是更加精确。 当PCB板快到达指定位置时,设置好的程序会使得步进电机自动减速,避免PCB板碰到停板 器而返弹,因而能使PCB板更加稳定、精确的运送到指定的位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全自动视觉印刷机的PCB板运送系统的结构示意 图。 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全自动视觉印刷机的PCB板运送系统的另一结构 示意图。3 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全自动视觉印刷机的PCB板运送系统俯视方向的 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局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A局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全自动视觉印刷机的PCB板运送系统,主要包括运输导轨、 PCB板驱动机构、PCB板压紧机构和单双面板进出控制机构。运输导轨用于为PCB板的运送 进行限制,提供一个确定的轨迹。PCB板驱动机构设置在运输导轨上,用于驱动PCB板沿着 运输导轨运动。PCB板压紧机构设置在运输导轨上靠近印刷工位的地方,用于将运送到印刷 工位PCB板从两侧压紧,以利于后续的印刷。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全自动视觉印刷机的PCB 板运送系统,其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由图l和图2可见,运输导轨包括两条水平平行设置的导轨,分别为定运输导轨 10、动运输导轨11。而PCB板驱动机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有两套,对称设置在定运输导轨 10和动运输导轨11 。每一套PCB板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20、传动皮带22以及多个传送 轮21。多个传送轮21可转动的设置在运输导轨内侧,而传送皮带22则张紧在各个传送轮 21上。所述步进电机20的输出轴与某一个传送轮21 (该传动轮21可称为主动轮)动力连 接,驱动该传动轮21转动,而该传动轮21则通过所述传动皮带22带动其它传送轮21 (主 动轮之外的传动轮21可称为从动轮)转动,进而传动皮带22可以带动与其接触的PCB板 4沿着运输导轨移动,从而完成PCB板4的运送。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点之一在于采用了步进电机20作为运送PCB板4的动力 源,相对于现有采用直流电机作为运送PCB板动力源的全自动视觉印刷机,因为步进电机 20调速不但更加方便,关键是更加精确。当PCB板4快到达指定位置时,设置好的程序会使 得步进电机20自动减速,避免PCB板4碰到停板器而返弹,因而能使PCB板4更加稳定、精 确的运送到指定的位置。 如图1所示,PCB板压紧机构包括前中间压板30和后中间压板31。前中间压板30 设置在定运输导轨10的适当位置上,而后中间压板31对应设置在动运输导轨11的适当位 置上。当PCB板4被PCB板驱动机构运送过来后,动运输导轨11会向定运输导轨10平移 靠近,从而带动其上的后中间压板31,从两侧将PCB板4夹紧在前中间压板30和后中间压 板31之间,从而有利于印刷的进行。如图3和图4所示,后中间压板31实际上是通过两条 平行设置的线性滑轨35安装在动运输导轨11上的,线性滑轨35的方向与动运输导轨11 垂直(后中间压板31沿着线性滑轨35滑动的方向与动运输导轨11的运动方向相同);而 且后中间压板31和动运输导轨11之间还设置有压簧34,压簧34的压縮方向与线性滑轨 35的方向相同,从而该压紧机构也称为弹性侧夹机构。该弹性侧夹机构可以避免夹紧时对 PCB板4产生刚性冲击。 本具体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其PCB板压紧机构不仅包括前中 间压板30和后中间压板31,还包括可选用的两块Z向压板32。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两 块Z向压板32分别替换前中间压板30和后中间压板31。 Z向压板32的具体结构如图5所 示,相比普通的前中间压板30或者后中间压板31,其用于压紧的一侧(压紧侧)开设有一4个凹槽321,凹槽321的上方设有一块薄型压板322。薄型压板322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实 际上是一块厚度仅为0. 1毫米的不锈钢片,其通过焊接或者胶粘等方式固定在Z向压板32 上,参与形成凹槽321。夹紧时PCB板4的侧边即位于该凹槽321内。薄型压板322厚度很 小,因而对印刷的影响可以忽略,但是却能够从Z向(竖直方向)对PCB板4施加压力。Z 向压板32主要用于夹变形板或翘板,可防止这类PCB板4被侧压时脱出,从而能够更好的 保证印刷。 单双面板进出控制机构是本技术的又一个主要专利技术点,其用于保证操作者不 致于把双面板放反,而导致PCB板4及钢网等损坏及产生其它不必要的损失。如图l和图 2所示,单双面板进出控制机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实际上就是两块防止板5,其分别设置 在定运输导轨10和动运输导轨11的始端,与传动皮带22之间保持一确定的距离。因为单 双面板的厚度差别较大,所以控制好防止板5与传动皮带22之间的间距就能很好的控制单 双面板的进入。该结构虽然非常简单,但确实非常实用、有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全自动视觉印刷机的PCB板运送系统,包括运输导轨、PCB板驱动机构和PCB板压紧机构,所述PCB板驱动机构和PCB板压紧机构设置在运输导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传动皮带和传送轮;所述传送轮有多个,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运输导轨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视觉印刷机的PCB板运送系统,包括:运输导轨、PCB板驱动机构和PCB板压紧机构,所述PCB板驱动机构和PCB板压紧机构设置在运输导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传动皮带和传送轮;所述传送轮有多个,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运输导轨上;所述传动皮带张紧在所述多个传送轮上;所述步进电机与传送轮动力连接,驱动传送轮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林晏福平罗记能陆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德森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