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I卡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4481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I卡加固装置,包括基座、夹持件及移动组件,所述的移动组件为至少两个移动条活动连接,所述的移动组件设于基座上,所述的移动条上设有导槽,所述移动条通过一卡柱在水平方向移动或固定,所述卡柱穿过所述的导槽与基座或移动条固设,所述夹持件设于移动组件上。使用时,根据不同系列的PCI卡的不同要求,调整移动条的水平位移,以适合不同系列的PCI卡的加固要求。通过各移动条的收叠,达到最高的PCI卡的加固,全部展开,配合夹持件的调整,达到最低的PCI卡的加固。对于其它不同高度PCI卡的组合,可适当调节移动组件,轻易达到加固目的。所有移动组件的固定选用内六角螺钉,便于狭窄空间调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固装置,具体地讲,是指一种对PCI卡进行加固的装置。
技术介绍
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 夕卜设组件互连标准),是一种由英 特尔(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用于定义局部总线的标准。便携式加固计算机,由于其便 携性,决定其重量和体积相对其它加固计算机有重量轻,体积小的特点。便携式加固计算机 的PCI卡安装方式主要以卡面水平方式安装,对于其中的PCI卡的固定上存在着空间过于 狭窄,PCI全系列卡加固难以高低兼顾,给扩展带来极大的不便等问题。标准PCI卡高度范 围在60. 2mm 120. 2mm(含金手指),高度差达60mm。客户使用时,不同客户需要的PCI卡 大小不一,致使机箱内狭窄的空间对于全部系列的卡难以满足加固需求。目前已有的加固机构,大多限于一定范围内的PCI卡的加固,无法满足全部系列 的PCI卡,导致用户扩展时受到极大的限制。另一种方式是加固机构本身的固定方式可以 移动,但是可移动的范围很小,仍然不能满足在极端情况下的应用。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的加固装置示意图,该加固结构包括底座1'和软质弹压垫 2',这种底座1'直接加软质弹压垫2'的PCI卡加固方式,只能实现所有PCI卡5'高度 一致的情况,且当PCI卡5 ‘高度变化较大时,如全部是最高卡时或全部是最低卡时,整个 加固装置的移动不太容易实现。再如图2、3所示,该加固装置包括加固座1"加固器6"及单滑动条3",加固座 1"上设有一组孔,加固器6"上对应设有孔,可通过螺钉将两个固定,单滑动条3"设在加 固器6"上,软质弹压垫2"设在单滑动条3"上,由于其采用的是单滑动条,滑条最大移动 距离为10mm,当PCI卡5"高度差在一定范围内(小于IOmm)时,起到加固作用。当PCI卡 的高度变化时(比如全部最高卡系列或全部最低卡系列),可通过移动底座使整个加固装 置移动以达到加固作用。即当需加固全部短PCI卡时,可将加固器6"或加固座1"整体前 移,这个加固装置在有高中低卡组合情况下无法满足加固要求,而且移动加固座1"易导致 加固座1"与箱体联接的可靠性问题。由上可知,现有PCI卡加固装置在狭窄空间内存在针对全系列PCI卡的加固问题, 无法满足全系列PCI卡任意组合在狭窄空间里的加固要求,致使客户在PCI卡扩展时受到 约束,产品推广受到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PCI卡加固装置,其能克服上述缺 点,能在狭窄空间内对全系列的PCI卡进行加固,即能满足全系列任意组合的PCI卡在狭窄 空间里的加固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CI卡加固装置,包括基座、夹持件及移动组件,所述的移动组件为至少两个移动条活动连接,所述的移动组件设于基座上,所述移动条上设有导槽,所述移动条通过一 卡柱在水平方向移动或固定,所述卡柱穿过所述的导槽与基座或移动条固设,所述的夹持 件设于移动组件上。上述的移动组件由两个L形的移动条组成,第一移动条上设有导槽,使其活动设 在基座上,且能在基座上平移,第二移动条上也设有导槽,使其活动连接在第一移动条上, 且使其能在第一移动条上平移。优选地,上述的移动组件由三个L形的移动条组成,第一移动条上设有导槽,使其 活动设在基座上且能在基座上平移;第二移动条上也设有导槽,使其能在第一移动条上平 移;第三移动条上设有导槽,使其能在第二移动条上平移。优选地,上述的第一 L形移动条由竖板和横板组成,竖板上设有导槽,所述的第一 移动条通过卡柱在水平方向平移或固定,所述的卡柱穿过导槽与基座固设。优选地,上述的第二 L形移动条由竖板及横板组成,横板上设有导槽,所述的第二 移动条能在卡柱上平移或固定,所述的卡柱穿过该导槽与第一移动条固设。优选地,上述的第三移动条由两竖板组成L形,其第一竖板上设有导槽,第三移动 条通过卡柱在水平方向平移或固定,所述的卡柱穿过导槽与第二移动条固设,夹持件固设 在第二竖板上。上述的移动组件至少设有两组或两组以上。优选地,上述的移动组件设有五个,分 别设在基座两侧。优选地,上述的基座由竖板和底板组成,所述的底板固设在机箱内。所述的基座由三竖板及两底板组成,三竖板的横截面成形为π形,底板是由其中 两块竖板的底端分别向外沿伸而成,底板固定在机箱内。夹持件为可将PCI卡夹持住的物件,优选地,其为软质弹性垫。采用上述方法后,使用时,因各移动组件的移动条间活动设置,可根据不同系列的 PCI卡的不同要求,调整移动条的水平位移,适合不同系列的PCI卡的要求。当需要调整 高度时,通过各移动条的收叠,达到最高的加固,全部展开,配合夹持件的调整,达到最低的 PCI卡加固。其它高度可适当调节移动条,轻易达到加固目的。另外,本技术夹持件两 端的高度可设计不一样,两端交换使用,实现不同的调整距离,比较灵活。所有移动条的固 定选用内六角螺钉,便于狭窄空间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加固结构示意图;图2是另一现有加固结构的示意图一;图3是另一现有加固结构的示意图二;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主视图;图6是一侧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另一侧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使用时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4、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PCI卡加固装置,包括基座1、夹持件2及移 动组件3,其中基座1由三竖板11、12、13及两底板14、15组成,三竖板11、12、13的横截面成形 为π形,底板14是由竖板11底端向外沿伸而成,底板15是由竖板13底端向外沿伸而成, 底板14、15上设有通孔,其通过螺钉4固定在机箱内。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夹持件2为软质弹性垫,软质弹性垫设有五个,分别为 21、22、23、24、25。参见图7、图9,所述移动组件3分为五组,分别为31、32、33、34、35。配合图6所示,移动组件31包括三个L形的移动条311、312、313,其中移动条311由竖板3111及横板3112组成L形,组合时,横板3112在上,竖板3111 在下,开口朝外。竖板3111上设有导槽3113 (配合图5所示),卡柱3114穿过导槽3113 与基座1的竖板13固设,基座1的竖板13上还设有导柱(图中未示出),该导柱位于导槽 3113中,通过卡柱3114及该导柱,使移动条311可在水平方向平移;卡柱3114的外端设有 挡垣,挡垣可将导槽3113卡设在卡柱3114上,防止其与卡柱3114脱离。该卡柱3114可以 用螺钉代替。移动条312也是由竖板3121及横板3122组成L形,组合时,横板3122在下,竖板 3121在上,开口朝内。横板3122上设有导槽3124(配合图7所示),卡柱3123穿过该导 槽3124与移动条311的横板3112固设,移动条311的横板3112上还设有导柱3125,导柱 3125位于导槽3124内,通过卡柱3123及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PCI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夹持件及移动组件,所述的移动组件为至少两个移动条活动连接,所述的移动组件设于基座上,所述移动条上设有导槽,所述移动条通过一卡柱在水平方向移动或固定,所述卡柱穿过所述的导槽与基座或移动条固设,所述的夹持件设于移动组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志
申请(专利权)人: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