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背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12779 阅读:6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器背板,包括一概呈矩形状的支撑板,该支撑板于各角落分别延伸出一挡臂,各挡臂于末端分别垂直向上延伸一接合部,该接合部的另端横向延伸出一抵接板,该抵接板与支撑板的各挡臂具有一高度差,且该抵接板于邻近挡臂的两侧分别形成一贯孔和一第一螺孔,且该抵接板于邻近末端处形成一第二螺孔;使用时,该散热器背板和散热器与主机板间可产生不同的结合方式,使该散热器背板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中央处理器的主机板,以增加组装上的便利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散热器背板,尤指一种可同时适用于三种不同 规格中央处理器的主机板且可避免主机板弯曲的散热器背板。
技术介绍
现今计算机中央处理器为能处理众多且繁杂数据,所以该计算机中 央处理器所需处理的资料与数据的工作效率也就相对的日渐繁重,因此 该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工作温度也随着工作效率的增加而上升,所以为 使该中央处理器维持良好的工作效率,该主机板的中央处理器上绝大部 分会设一散热器与中央处理器相贴合,以供作为中央处理器进行散热。于已知技术中,为使该散热器能固设于主机板上,因此该散热器常 使用锁固的方式固定于主机板上,但该散热器本身的重量却容易使主机 板的弯曲变形甚至于断裂,所以常需设一散热器背板于主机板的另一侧, 以避免散热器的重量使该主机板弯曲或断裂。然而,现今计算机中央处理器于各家厂牌中其规格并不一致,所以为配合该中央处理器的规格,该散热器也有所差异;在此情况下该散热 器背板也会有所差别,因此该业者需购买不同规格的散热器背板来组装 其所属规格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散热器,而存在库存的压力,且于组 装时也有相当的困扰。因此,如何使散热器背板兼容于不同规格的计算 机中央处理器,实有待进一步谋求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背板,其可适用于 三种不同规格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主机板上,以增加业者采购上的方便 性与组装上的便利。为达上述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令前述散热器背板,包括一支撑 板,该支撑板是由一矩形片体的各角落分别延伸出一挡臂,各挡臂于末 端分别垂直向上延伸一接合部,该接合部的另端横向延伸出 一抵接板, 该抵接板与支撑板的各挡臂具有一高度差,且该抵接板于邻近挡臂的两 侧分别形成一贯孔和一第一螺孔,且该抵接板于邻近末端处形成一第二 螺孔。当散热器背板组装于一具有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主机板上时,该支 撑板可分别藉由顶面、底面与不同的主机板做不同方式的结合,且位于 不同位置上的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可提供散热器背板与计算机中央处理器产生另外不同的组装方式;藉此,使该散热器背板可适用于不同规格 的中央处理器上,以增加业者采购和组装的便利性并可减轻库存的压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局部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又一使用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又一使用局部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使用分解图。图8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使用局部剖面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o支撑板11挡臂12接合部13抵接板14贯孔15第一螺孔16第二螺孔17定位孔20A计算机中央处理器20B计算机中央处理器20C计算机中央处理器30A主机板30B主机板30C主机板31A第一结合孔31B第二结合孔31C第三结合孔40A散热器40B散热器40C散热器41A螺丝41B螺丝41C螺丝50套筒51螺合孔60A垫片60B垫片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散热器背板,其包括一支撑板10, 该支撑板10于中央处形成一呈矩形状的定位孔17,且该支撑板10是由 一矩形片体的各角落分别延伸出一挡臂11,各挡臂11于末端分别垂直向 上延伸一接合部12,该接合部12的另端横向延伸出一抵接板13,该抵 接板13与支撑板10的各挡臂11具有一高度差,且该抵接板13于邻近挡臂11处分别形成一贯孔14和一第一螺孔15,且该抵接板于邻近末端 处形成一第二螺孔16。请参考图2所示,为本技术使用时的立体图;组装时(如图3 和图4所示),是先将一计算机中央处理器20A设于一主机板30A的上 表面,且该主机板30A于相对该计算机中央处理器20A的主机板30A下 表面设一垫片60A,而该散热背板的第二螺孔16分别与主机板30A上的 四个第一结合孔31A相对应;因此,当一散热器40A设于该主机板30A 的上表面而与主机板30A上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20A相贴合时,该散热 器40A于底端角落处的螺丝41A可分别穿设于主机板30A的第一结合孔 31A而与支撑板10上的第二螺孔16相螺合,使该散热器背板的支撑板 10以顶面结合于主机板30A下表面的垫片60A的方式紧密地结合于主机 板30A下方;因此,藉由该支撑板10的抵接板13可分别螺固于主机板 30A上,所以该散热器背板的支撑板10可用来支撑抵接板13间的力量 并分散该散热器40A本身的重量,以避免主机板30A因散热器40A的重 量而弯曲或变形。请参考图5和图6所示,为本技术又一使用时的立体图;组装 时,是先将一计算机中央处理器20B设于一主机板30B的上表面,且该 主机板30B于相对该计算机中央处理器20B的主机板30B下表面设一垫 片60B,而该散热背板的第一螺孔15分别与主机板30B上四个第二结合 孔31B相对应;所以,当一散热器40B设于该主机板30B的上表面且与 主机板30B上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20B相贴合时,该散热器40B于底端 角落处的螺丝41B可分别穿设于主机板30B的第三结合孔31B而与支撑 板10上的第一螺孔15相螺合,使该散热器背板的支撑板10以顶面结合 于主机板30B下表面的垫片60B的方式紧密地结合于主机板30B下方; 因此,藉由该支撑板10的抵接板13可分别螺固于主机板30B上,所以该散热器背板的支撑板10可用来支撑抵接板13间的力量并分散该散热 器40B本身的重量,以限制主机板30B的弯曲程度。运用该散热背板于抵接板13于不同位置所形成的第一螺孔15和第 二螺孔16,且藉由该抵接板13与支撑板10的各挡臂11所形成的高度差, 使该散热背板可设于两种厚度较厚中央处理器20A、 20B的主机板30A、 30B上。请参考图7和图8所示,为本技术另一使用时的立体图;组装 时,是先将另一计算机中央处理器20C设于一主机板30C的上表面,而 该散热背板的贯孔14分别与主机板30C上四个第三结合孔31C相对应, 又该散热背板的贯孔14上分别设有一套筒50,该套筒50 —端形成一螺 合孔51;因此,当另一散热器40C设于该主机板30C上且与计算机中央 处理器20C相贴触时,该散热器40C于底端角落处的螺丝41C可分别穿 设于主机板30C的第三结合孔31C而与该套筒50的螺合孔51相互螺合, 而该散热器背板的支撑板10是藉由该第三结合孔31C而套设于套筒50 上并以底面结合于主机板30C的下表面;因此,组装后的支撑板10可与 主机板30C的相互贴合并分散该散热器40C于主机板30C上的重量,以 限制该主机板30的弯曲角度,以避免该主机板30C因过度弯曲而断裂。藉由该散热器背板上贯孔14、第一螺孔15和第二螺孔16而与不同 散热器40A、 40B、 40C和主机板30A、 30B、 30C可产生不同的组装方 式,而使该散热器背板可分别组装于三种不同规格计算机中央处理器 20A、 20B、 20C的主机板30A、 30B、 30C上;因此,可方便业者购买散 热器背板与组装并可大幅降低业者于库存上的压力。本技术虽己在前述实施例中已揭露出本技术的具体做法, 但并不是只限于前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板,该支撑板是由一矩形片体的各角落分别延伸出一挡臂,各挡臂于末端分别垂直向上延伸一接合部,该接合部的另端横向延伸出一抵接板,该抵接板与支撑板的各挡臂具有一高度差,且该抵接板于邻近挡臂的两侧分别形成一贯孔和一第一螺孔,且该抵接板于邻近末端处形成一第二螺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永霖董家铭
申请(专利权)人:富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