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线型厢式车厢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4160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线型厢式车厢体,包括底架、通过底梁安装在底架上的两块侧板和前端板,以及通过顶梁安装在两块侧板和前端板上面的顶板。在所述顶梁外侧设有用于分流气流的向外凸出的流线形包角件,所述包角件与所述顶梁平滑过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设有流线形包角件,可以有效地分流气流,大幅度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风阻,利于降低车辆能耗。(*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厢式车的厢体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厢式车的厢体结构包括底架1,安装在底架1上四周的两块侧板2、前端板3、带有后门的后端板以及顶板4。目前,厢体的两块侧板 2与顶板4、底架1的连接外角部分大多是直角,或是由于铆接等需要设置翻 边,形成一个局部兜风的结构。车辆行驶过程的风阻大。如图2所示, 一种传统厢式车的厢体的侧板2与顶板4之间由一个单独 的顶梁5连接在一起。顶梁5呈直角形,其竖直边连接在侧板2的外侧板21 上,水平边连接在顶板4的顶板加强筋42上。在水平边设有L形翻边,用 于与顶板4的外顶板41铆接连接。该L形翻边形成了兜风结构增大了车辆 行驶过程中的风阻。如图3所示,另一种传统厢式车的厢体中的侧板2与顶板4之间的连接 结构包括外顶梁52和内顶梁51。其中内顶梁51呈直角形,铆接连接侧板加 强筋22和顶板加强筋42。外顶梁52呈直角形,连接外侧板21和外顶板41。 为了方便地制造出直角形的外顶梁52,外顶梁52的两个边的连接处具有圆 弧角。厢体的前、后端板与顶板之间也可以采用该连接结构。图3所示的连 接结构相比前述单独的顶梁5来说,由于外顶梁52上没有翻边,故车辆行驶 过程中的风阻相对减小了。但是由于外顶梁52的圆弧角设置太小,起不到分 流气流、降低风阻的作用,所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风阻还是比较大的。如图4所示,传统厢式车的厢体中的侧板2与底架1之间的连接结构包 括连接底架1外侧面和外侧板21的平板状的底梁6,底梁6中部具有辅助连 接板61,用于连接到底架l的上面。厢体中的前、后端板与底架之间也可以 采用该种连接结构。由于底梁6是平板状,其没有分流气流、降低风阻的作 用,所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风阻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辆在行驶过 程中的风阻小的流线型厢式车厢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流线型厢式车厢体,包括底架、通过底梁安装在底架上的 两块侧板和前端板,以及通过顶梁安装在两块侧板和前端板上面的顶板。在 所述顶梁外侧设有用于分流气流的向外凸出的流线形包角件,所述包角件与 所述顶梁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底梁上连接所述侧板与底架的部分为侧底梁,该侧底梁外侧设有用 于分流气流的向外凸出的流线形包角件,所述包角件与所述侧底梁平滑过渡 连接。所述底梁上连接所述前端板与底架的部分为前底梁,该前底梁外侧设有 用于分流气流的向外凸出的流线形包角件,所述包角件与所述前底梁平滑过 渡连接。所述包角件的两端铆接、粘接或者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顶梁或者前底梁、 侧底梁的外侧。所述顶梁上与所述顶板的外侧板连接的部分的外侧设有卡槽,所述顶梁 上与所述侧板的外侧板连接的部分的外侧设有卡槽,所述包角件的两端卡接 在该两个卡槽中。所述底梁上与所述底架连接的部分的外侧设有卡槽,所述底梁上与所述 侧板的外侧板连接的部分的外侧设有卡槽,所述包角件的两端卡接在该两个 卡槽中。所述包角件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凹向内侧的截面呈L形的卡接部,该卡接 部的一部分卡在所述卡槽的口部,与其垂直的另一部分伸入所述卡槽内并贴 合在一个槽壁的内表面上,该槽壁的外表面与所述包角件的外表面平滑过渡 连接。所述包角件为半径大于或等于40mm的圆弧面。所述包角件为多段圆弧面或者至少一个圆弧面与渐开线面平滑过渡连接 而成。所述顶梁具有一个连接所述侧板的外侧板或者前端板的外前板的竖直边 和一个连接所述顶板的外顶板的水平边,所述两个卡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竖直 边的上端部和所述水平边的外端部。所述底梁具有两个竖直边和连接该两个竖直边的水平边,其中下面的竖 直边连接所述底架,上面的竖直边连接所述侧板的外侧板。所述两个卡槽分 别设置在下面的竖直边的下端部和上面的竖直边与水平边的折弯处。所述包角件与所述顶梁、底梁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泡沫。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流线型厢式车厢体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 新型中,由于在连接顶板与各侧板、前端板、后端板之间的顶梁外侧厢设有 向外凸出的流线形包角件,并且包角件与顶梁平滑过渡连接,可以有效地分 流气流,大幅度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风阻,利于降低车辆能耗。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 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厢式车的厢体结构的立体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表示现有的厢体中侧板与顶板的一种连接 结构;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表示现有的厢体中侧板与顶板的另一种连 接结构;图4是图1中的B-B剖视图,表示现有的厢体中侧板与底架的连接结构; 图5表示本技术的流线型厢式车厢体中用于连接侧板与顶板的顶梁 及包角件的结构;图6表示本技术的流线型厢式车厢体中用于连接侧板与底架的底梁 及包角件的结构;图7表示本技术的流线型厢式车厢体中的包角件分流气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 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的流线型厢式车厢体,包括底架1、 通过底梁安装在底架1四周的两块侧板2、前端板3,通过顶梁安装在两块侧 板2和前端板上面的顶板4,以及后门(图中未示出)。所述顶梁包括分别连接顶板4与两块侧板2的两根侧顶梁7,以及连接 顶板4和前端板3的前顶梁。所述底梁包括分别连接两块侧板2与底架1的 两根侧底梁,以及连接前端板3与底架1的前底梁。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 厢体顶部是受到风阻最大的部分,所以本技术中在前顶梁和侧顶梁的外 侧设有用于分流气流的向外凸出的流线形包角件,且该包角件与各个顶梁平 滑过渡连接。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阻,还可以在侧底梁的外侧设置用于分流气 流的向外凸出的流线形包角件,且该包角件与侧底梁平滑过渡连接。另外, 还可以在前底梁的外侧设置用于分流气流的向外凸出的流线形包角件,该包 角件与前底梁平滑过渡连接。虽然前侧梁距离驾驶室比较近,但设置包角件 也可以起到降低风阻的作用,同时使得本技术的厢体浑然一体,比较美 观。上述的各个包角件的两端可以搭接后铆接、粘接或者插接等可拆卸连接 地安装在顶梁或者前底梁、侧底梁的外侧。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流线型厢式车厢体中的侧顶梁7具有一个连 接侧板2的外侧板21的竖直边8和一个连接顶板4的外顶板41的水平边9。 在竖直边8的上端部设有卡槽81 ,在水平边9的外端部设有卡槽91 。包角件10为半径为50mm的圆弧面,该圆弧面的半径不限于50mm,通 常在大于或等于40mm范围内,能有效分流气流即可。包角件10的两端卡 接在外顶板连接板9的卡槽91和下顶梁8的卡槽81中。包角件10的两端部 分别设有凹向内侧的截面呈L形的卡接部14,该卡接部14的一部分卡在卡 槽91或卡槽81的口部,与其垂直的另一部分伸入卡槽91或卡槽81内并贴合在一个槽壁的内表面上,该槽壁的外表面与所述包角件的外表面平滑过滤 连接,这样可以在微观上进一步减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风阻。本技术中的侧顶梁7也可以制成可拆卸连接到一起的两体结构或更 多部分结构的组合。只要在侧顶梁7的连接外顶板41的部分的外端部和连接外侧板21的部分上设置用于容纳包角件的卡槽,即可实现包角件的插接安 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线型厢式车厢体,包括底架(1)、通过底梁安装在底架(1)上的两块侧板(2)和前端板(3),以及通过顶梁安装在两块侧板(2)和前端板上面的顶板(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梁外侧设有用于分流气流的向外凸出的流线形包角件,所述包角件与所述顶梁平滑过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田化王晓毅黄国浩马端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运输设备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青岛中集特种冷藏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