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17055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散热装置,其揭示于一发光二极管模块设置于一散热体的一承接孔中,且于该发光二极管模块包含一中空金属座体或复数个散热导片,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外侧,使其紧密接触,以将该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热可藉由大表面与紧密的接触快速导出,且该散热体设置复数个散热孔,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表面及产生较佳对流效益,以达较佳的散热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装置,其尤指一种具有散 热效果的发光二极管的散热装置。背景纟支术由于现今科技不断的进步,各种材料与技术也随的提升,照 明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科技,随着能源成本高涨, 节能技术的发展已经受到相当的注目,用于照明的发光二极管即 '是一例。为了达到照明所需的光强度需求,必须施予发光二极管 极大的功率,导致发光二极管于发出高亮度的光输出时,亦产生相当多的热,由传统的鴒丝灯泡到现在的发光二极管(LED),足 以显示科技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然而,发光二极管具有高亮 度、投射距离远、聚旋光性强、使用寿命长等特性,惟,对该 LED而言,其所接受的电能多转换成为热能,因此LED的温度始 终无法有效降低,使得LED的使用寿命相对减少,如此,LED的 散热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家业者。为了解决散热的问题,目前多数的高功率发光二极管于使用 时均与一散热片或一散热座相互连结,以避免该高功率发光二极 管于工作时产生的高热累积,导致该高功率发光二极管光衰严 重。但是即便是与散热片或散热座紧密连接,高功率二极管于使 用过程仍可能因为控制电源的电器故障或大自然的环境因素使 温度持续上升,虽然散热片以及散热座能够逸散部分的热,但当 高功率发光二极管操作温度随使用时间而上升且散热座散热不及而不能有效控制温度时,该高功率发光二极管仍会因为操作于 高热状态下而毁损。例如,当该散热座因为所处环境温度过高, 例如,该高功率发光二极管于白天日照强烈下,并未实时切断电源而持续供电而继续发光;或者因为表面集尘而导致散热不良, 也可能使该高功率发光二极管容易毁损。为了改善习用的高功率发光二极管的散热装置因为散热不 及,使该高功率发光二极管可能持续操作于高温的下导致毁损的风险,如台湾专利证书号的M347529,具过热保护功 能的高功率发光二极管灯具,其包含一散热座本体、 一高功率发 光二极管模块、 一保护盖以及一温度感测开关,该温度感测开关 是可感测温度且依据所感测的温度进行开关动作,其固定设于该 散热座本体表面,并串接于该高功率发光二极管以及一外部电源 之间,使用时,其感测该散热座本体的温度,于温度过高时形成 开路,于温度较低时则重新形成导通,让该高功率发光二极管模 块得以避免持续工作于高温之下而造成毁损。又,台湾专利证书号的M345944,发光二极管灯 泡,包含一基座、 一导电底壳、 一散热模块、 一灯杯、 一电路板 与一光学封装片。基座是分别自体螺合于导电底壳与散热模块; 导电底壳是供螺合于灯泡座;散热模块包含一散热本体与复数个 自散热本体向外辐射延伸的散热鳍片;电路板设置复数个发光二 极管,灯杯藉由电路板而结合于散热模块,并且开设复数个开孔。为改良发光二极管的散热问题,本技术是将发光二极管 模块所产生的热以散热体快速将热导出,以发光二极管模块与散 热体接触的大表面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散热装 置,其使用一散热体大表面包覆发光二极管模块,且于该发光二 极管模块包含一中空金属座体,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外 侧,以将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热迅速导出,并利用该散热体进行散 热。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散热装置,其是于该散热体的下方"i殳置一吸热体,以加强来不及散热时 的热传导去处,藉此以维持该发光二极管模块的效率,不会因散 热不及所产生的光效率衰减。本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散热装 置,是于该吸热体的外侧是设置复数个散热片,以将该吸热体所 吸收的热予以散热。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散热装置,其主要是包含一发光二极管装置,是包含一发光二极管模块、承接座及一 散热导件组,该发光二极管模块是设于该承接座上,该散热导件 组是为导热材,该散热导件组包括有至少一相对该承接座上方侧 向延伸的第一散热导片及至少一位于该第一散热导片下方相对 设于该承接座周边面上的第二散热导片;及一散热接座,该散热接座设有一承接孔以置放该承接座。 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散热装置,藉第二散 热导片与散热接座使的紧密接触,以将该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热可 藉由较大表面与紧密的接触快速导出,且该散热接座是设置复数 个散热孔,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表面及产生较佳对流效益,以达较佳的散热效果,具有极佳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散热装置的组装示意图2A是本技术的 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散热装置的侧 视图2B是图2A沿A-A剖线的剖视示意图3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散热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散热装置的 结构分解示意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散热装置的 局部组合示意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散热装置的 分解示意图7是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散热装置的 组装结构示意图。图号简单说明10散热装置110发光二极管模块130电^L150第一散热导片17 0承接座210承接孔230散热孔100发光二极管装置 120散热导件组 140电极 160第二散热导片 200散热接座220散热膏层240环状体7300导热柱 400散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 步 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本技术是为解决现有技术技术的发光二极管装置的散 热问题,由于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制造与散热的设计,是属不同的 领域,本技术是将发光二极管模块进行散热的设计以使该发 光二极管模块的光效率不会因为热的问题,而造成光衰减。请参阅图l至图3,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 极管散热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剖面图以及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散热装置10,其主要是包含 一发光二极管装置100及一散热接座200,该散热接座200的中 央是相对于该发光二极管装置100设置一承接孔210以置放该发 光二极管装置100。其中,该发光二极管装置IOO是包含一发光二极管模块IIO、 承接座170及一散热导件组120,该发光二极管模块110设于该 承接座170(参第2、 4图)上,该承接座170下方^:置二电极130、 140以做为与其它电子组件的电性相接;该散热导件组120是为 金属材,并设于该发光二极管模块IIO周边,该散热导件组120 包括相对该承接座17 0上方二侧侧向延伸的第 一散热导片15 0及 该第 一散热导片15 0下方而设于该承接座17 0周边面上的复数个 第二散热导片160;在适当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散热导片150 与相对的该第二散热导片160可一体成形连结,且相邻的第二散 热导片160也可形成连结,如一中空壳体状,当然,该复数个第 二散热导片160并未限制需四面包覆该承接座170(如三面或二面等),且可藉该第二散热导片160以固定组件(如铆件/未图示) 将散热导件组120固结于该承接座170,再藉固定组件(如铆件/ 未图示)通过该第一散热导片150而将散热导件组120(发光二极 管装置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是包含:一发光二极管装置,是包含一发光二极管模块、承接座及一散热导件组,该发光二极管模块是设于该承接座上,该散热导件组是为导热材,该散热导件组包括有至少一相对该承接座上方侧向延伸的第一散热导片及至少一位于该第一散热导片下方相对设于该承接座周边面上的第二散热导片;及    一散热接座,该散热接座设有一承接孔以置放该承接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祺连邹东兴连育贤
申请(专利权)人:贸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