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免疫抗体的CCP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11321 阅读:5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免疫抗体的CCP肽,包括CCP肽组合物、高分子聚合物、微孔滤膜、吸水介质和载体介质,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共价或非共价形式结合于微孔滤膜上。其中,CCP肽组合物包含CCP肽I、肽II和肽III,且与高分子聚合物共价或非共价结合。该组合物不仅能够实现类风湿关节炎免疫抗体的快速体外检测,而且便于患者自助诊断,并为及时了解病情发展提供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抗体的CCP肽,尤其涉及一种斑点金免疫渗 滤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免疫抗体的CCP肽,实现对类风湿关节炎免疫抗体的快速、准确 检测。
技术介绍
临床上自身免疫疾病主要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皮 肌炎、多发性肌炎、系统(多发)性硬化症、硬皮病等,这些疾病曾被命名为“结缔组织 病”,后来国外和国内均将它们归为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较常见的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其病程长,多反复,且会造成组织不可逆的损伤,而给 患者造成很大痛苦。该病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为0.5-1%,中国的发病率约为0.36%。 患者发病年龄多在20 50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 3。最近流行病学统计, 类风湿关节炎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突出的早期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关节红肿热痛、常见 四肢小关节、指间近端关节肿胀、掌指、腕、肘和踝等关节肿痛及活动困难、晨间关节 僵硬、午后逐渐减轻、关节外症状约有20%患者可出现皮下结节;长久不愈的晚期症状 则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畸形和强直,以及关节功能丧失等现象,还会损伤脏器和多组织器 官,造成骨头缺血性坏死,对人体消耗大,致残率高。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且早期临床表现也不典型。在 国内外临床实践中,该疾病的常用诊断工具是美国风湿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CR)在 1987 年制定的类风湿分类标准(Arthritis Rheum 1988,31, 315-324),该标准更依赖于类风湿关节炎所表现出的临床病症。但是,在该疾病早 期,这些临床指标通常是不易操作的。因此,目前普遍认为这一标准不能较好适应于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Arthritis Rheum 2001,44,2485-2491 ; Neth J Med 2002, 60,383-388)。而目前使用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消炎方法,这种方 法虽能使得关节肿胀(swelling)和侵蚀(erosive)的程度得以减慢,却无法使疾病得到治 愈。当前人们共同的观点认为,在该疾病早期采用多种方法治疗能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Autoimmunity Reviews2006, 6,37-41)。由此,具有高专一性(Specificity)和高灵敏度 (Sensitivity)的血清学检测标记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在骨关节遭受损伤之前的早期诊断就显 得尤为必要(ClinApplied Immunol Rev 2004,4,239-362)。研究发现一些自身免疫抗体虽然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相联系,如抗 calpastatin 抗体(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5,92,7267-7271)、抗中性粒细胞胞质 抗 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 (IntArchAllergy Immunol 1996, 109,201-206)、核抗原抗体(anti-nuclear antigens, ANA) (Scand J Rheumatol 1986, 15,185-192)、抗 II 型胶原抗体(anti-collagen type II) (J Immunol Methods 2001,247, 191-203)和抗葡萄糖 6 磷酸异构酶(anti-glucose-6_phosphate isomerase, anti-GPI) (NatImmunol 2001, 2,746-753)等也都能在患有其它自身免疫疾病的病人中,甚至于在健康 个体中检测出来(Clin Applied ImmunolRev 2004,4,239-262)。其中的某些抗体虽然 能应用于风湿性疾病的识别,而且筛选这些抗体也有助于疾病监测和预测,但由于其对 类风湿关节炎缺乏专一性,这些抗体中的绝大多数都很少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 (Clinica ChimicaActa 2004,350,17-34)。对于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理想标记(Marker)应当至少满足4个标准(1)高 灵敏度,能检测的病人达到高百分比;(2)高专一性,尽可能地限制错误阳性结果的发 生;(3)能适用于早期诊断;(4)能预见到某些病人会发展成侵蚀性疾病(erosive disease) (AutoimmunityReviews 2006,6,37-41; MEDICINE 2006,34,441-444)。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体作为血清学检测方法应用于ACR标 准中,被公认为是IgG分子上Fc结构域的直接抗体。虽然其检测灵敏度范围可以达到 60-80%,但其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专一性也比较一般,为60%。此外,RF同样可以在 其它患有自身免疫疾病的病人中、患有感染性疾病的病人中以及3-5%健康人群中(其中 10-30% 的老年人)检测到(AnnRheumDis 2003,62,261-263)。抗BiP(p68)抗体,抗Sa抗体和抗环状胍氨酸化蛋白抗体(APF、AKA、抗 filaggrin和抗CCP)则对类风湿关节炎有更高的专一性。64%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能产 生直接针对BiP的抗体,还有报道称其对该疾病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但目前没有数据支 持BiP在预测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具有作用,而且这些报道的BiP抗体还需要等待进一步通 过独立的临床研究加以确认(Clinica Chimica Acta 2004,350,17-34)。抗Sa抗体是源 自于人脾脏和胎盘的提取物当中,分子量为50kDa的蛋白(Internal Medicine 2005,44, 1122-1126)。另有研究揭示Sa抗原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专一性可以高达92-99%,但其 灵敏度则显得一般,仅为 30-40% (J Rheumatol 1994,21,1027-33 ; J Rheumatol 1999, 26, 7-13)。抗核周因子(antiperinuclear factor, APF)首次披露于1964年。经研究这些自身 免疫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专一性,并能通过以人颊粘膜细胞为抗原底物的免疫荧光 法间接测得(AnnRheumDis 1964,23,302-305)。1979年研究者描述了一种类风湿关节炎专一性角质蛋白抗体,它能直接抑 制角质层上皮细胞角质化,并将这类抗体的名称暂定为抗角质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dtibody, AKA) (BMJ 1979,2,97-99)。之后的研究证实,虽然 AKA 和 APF 的发现是互相独立的,但是两者所直接对应的抗原是一致的(J.ClinJnvest 1995, 95,2672-2679)。 许多研究进一步表明AKA和APF具有许多共同的特性,它们 均对于RA患者表现出高度的专一性(Internal Medicine 2005,44,1122-1126)。 Filaggrin(filamentaggregating protein)是一种互相交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免疫抗体的CCP肽,包括CCP肽组合物、高分子聚合物、微孔滤膜、吸水介质和载体介质;其中,CCP肽组合物包含CCP肽Ⅰ、肽Ⅱ和肽Ⅲ,以任意摩尔比共价或非共价结合于高分子聚合物;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结合于微孔滤膜上;CCP肽Ⅰ从N端至C端包含如下氨基酸序列:His-Gln-Cys-Xaal-Xaa2-Phe-Xaa3-Xaa4-Arg-Gly-Arg-Xaa5-Xaa6-Xaa7-Xaa8-Cys-Gly,其中,Xaa1为His或Ala;Xaa2为Gln或Arg;Xaa3为Arg或Gln;Xaa4为Phe或Met;Xaa5为Ser或Arg;Xaa6为Arg或Leu;Xaa7为Ala或Ile;Xaa8为Ala或Arg,其中至少有两个精氨酸侧链被修饰;CCP肽Ⅱ从N端至C端包含如下氨基酸序列:His-Gln-Cys-Xaal-Xaa2-Phe-Xaa3-Xaa4-Arg-His-Arg-Xaa5-Xaa6-Xaa7-Xaa8-Cys-Gly,其中,Xaa1为His或Ala;Xaa2为Gln或Arg;Xaa3为Arg或Gln;Xaa4为Phe或Met;Xaa5为Ser或Arg;Xaa6为Arg或Leu;Xaa7为Ala或Ile;Xaa8为Ala或Arg,其中至少有两个精氨酸侧链被修饰;CCP肽Ⅲ从N端至C端包含如下氨基酸序列:His-Gln-Cys-Xaa1-Xaa2-Phe-Xaa3-Xaa4-Xaa5-Xaa6-Xaa7-Xaa8-Xaa9-Xaa10-Xaa11-Cys-Gly,其中,Xaa1为His或Ala;Xaa2为Gln或Arg;Xaa3为Arg或Gln;Xaa4为Phe或Met;Xaa5为Arg;Xaa6为Gly或His;Xaa7为Arg;Xaa8为Ser或Arg;Xaa9为Arg或Leu;Xaa10为Ala或Ile;Xaa11为Ala或Arg,其中有一个精氨酸侧链被修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绍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