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其制造方法以及在诊断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50053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超声诊断的由含气微粒构成有造影剂,微粒壁是由聚氰基丙烯酸酯或α-,β-或γ-羟基羧酸的聚酯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微粒的制造。(*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超声诊断的含气微粒的特殊造影剂及其制造方法,该微粒的外壳由聚氰基丙烯酸酯或α-,β-或γ-羟基羧酸的聚酯构成。经外周注射含微细气囊的溶液,已知可以获得心脏的回声造影(RoelandtJ,UltrasoundMed.Biol.8∶471-492,1982)。这种气囊在生理可容性的溶液中得到,例如通过振摇,另外的搅拌或加入二氧化碳。然而其数量及大小不能标准化,不易重现。一般也不稳定,以致寿命很短。其平均直径大都超过红血球大小,以致不能经过肺毛细管和以合的器官造影术如左心室,肝、肾和脾造影。除此之外,还不适于定量化,因为由它产生的超声回声是由多种相互间不能区分的过程所构成,例如水泡形成,融合和崩解。因而用这种超声造影剂不可能对心肌作瞬间的造影测定。对此需要的造影剂是其播散体具有优良的稳定性。EP0131540叙述了加入糖使气泡稳定化,因而改善了造影效果的再现性和均匀性,然而这种气泡仍不能穿过肺通道。在EP0122624和0123235中叙述了加入表面活性物质改善了糖、糖醇和盐的气泡稳定作用。这种超声造影剂可进入肺毛细血管和对股动脉及各种器官如肝和脾进行造影。但造影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含有直径小于10μm的含气微粒的超声造影剂,该微粒壁是由聚氰基丙烯酸烷酯或α-,β-或γ-羟基羧酸的聚酯构成,其特征是,微粒的相对密度小于0.7g/cm↑[3]。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思坦W瓦西斯T福里齐D海德曼J思格特V乌兰道夫E哈马贺尔F略德斯
申请(专利权)人:舍林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