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等静压模芯的充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9769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等静压模芯的充压结构,除了具有导孔外,还具有导管和阀门,其中,导孔位于模芯的内壁上;导管的一端固定在模芯的外壁上,与导孔连通,导管的另一端有螺纹;阀门安置在导管的中间位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时通过阀门即可完成充液和加压操作,十分方便,适用于所有陶瓷等静压模芯。(*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压结构,尤其是陶瓷等静压模芯的充压结构。技术背景陶瓷模具是生产、制造陶瓷的重要设备。陶瓷模具包含边框、模芯等结 构,其中,模芯直接确定陶瓷的正、反面形状,因此,是生产、制造陶瓷的关键设备。模芯分为 上模芯和下模芯,均由金属板体和塑胶面通过粘接构成。生产过程中,上模芯和下模芯的塑 胶面上下相对,确定陶瓷的正、反面形状。 陶瓷等静压模芯是一种充液模芯,即在金属板体和塑胶面之间有一个空腔,空腔 内充满液体;模芯的内壁上有一个与空腔连通的导孔和孔帽,用于填充液体。这种模芯在使 用过程中,对粉料的挤压力均匀,因而生产的陶瓷毛坯质量更好。但是,当前的等静压模芯 在充液体并加压时,操作很麻烦。通常是先用空压机将液体充满液体并加压,然后拔下空压 机,盖上孔帽。而在拔下空压机到盖上孔帽之间,空腔内的液体会从导孔冒出而降低空腔内 液体的压力。因此,往往需要反复操作许多次才能让腔内液体达到要求的压力值。 中国专利CN2267915号所公开的"一种等静压模芯"专利(申请号96237301. X), 其上模板中嵌入一块油腔板,油腔板表面和工作层橡胶层之间覆盖一层密封像胶层且密封 胶层的背面,相应油腔处有凸入的传压件,油腔板与上模板相连的侧周边开有缝隙和密封 槽,缝隙及密封槽中填充的橡胶与工作面胶层或密封胶层连为一体。该项专利的不足之处 在于所述的等静压模芯,可完全阻断液压油通往工作面的所有通道,可保证不漏油,并不 能解决充液体时操作很麻烦的问题。除此之外,没有检索到与本问题相近的文献资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陶瓷等静压模芯的充 压结构,解决充液体时操作很麻烦的问题,提高操作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陶瓷等静压模芯的充压结构除了具有导孔外,还具有导管和阀门,其中,导孔位于模芯的内壁上;导管的一端固定在模芯的外壁上,与导孔连通,导管的另一端有螺纹;阀门安置在导管的中间位置上。当本技术使用时,将空压机连接在液体管上,液体管通过螺纹连接在导管上,打开阀门,给空腔充满液体并加压,在达到所要求的压力值后,关闭阀门,取下液体管即可完成充液和加压操作。 本技术提供的陶瓷等静压模芯的充压结构具有积极的效果除了具有导孔外,还具有导管和阀门,其中,导孔位于模芯的内壁上;导管的一端固定在模芯的外壁上,与导孔连通,导管的另一端有螺纹;阀门安置在导管的中间位置上。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时通过阀门即可完成充液和加压操作,十分方便,适用于所有陶瓷等静压模芯。附图说明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看附图 附图1表示本技术的示意图。 附图l所示的结构包括塑胶面1,空腔2,阀门3,导管4,螺纹5,导孔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陶瓷等静压模芯的充压结构除了具有导孔6 外,还具有导管4和阀门3,其中,导孔6位于模芯的内壁上;导管4的一端固定在模芯的外 壁上,与导孔6连通,导管4的另一端有螺纹5 ;阀门3安置在导管4的中间位置上。当本 技术使用时,将空压机连接在液体管上,液体管通过螺纹5连接在导管4上,打开阀门 3,给空腔2充满液体并加压,在达到所要求的压力值后,关闭阀门3,取下液体管即可完成充液和加压操作。 本技术保护范围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变化形式。权利要求一种陶瓷等静压模芯的充压结构,具有导孔(6),导孔(6)位于模芯的内壁上,其特征在于充压结构具有导管(4)和阀门(3),其中,导管(4)的一端固定在模芯的外壁上,与导孔(6)连通,导管(4)的另一端有螺纹(5);阀门(3)安置在导管(4)的中间位置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等静压模芯的充压结构,除了具有导孔外,还具有导管和阀门,其中,导孔位于模芯的内壁上;导管的一端固定在模芯的外壁上,与导孔连通,导管的另一端有螺纹;阀门安置在导管的中间位置上。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时通过阀门即可完成充液和加压操作,十分方便,适用于所有陶瓷等静压模芯。文档编号B28B7/30GK201456207SQ20092008302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曹宇 申请人:西南交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陶瓷等静压模芯的充压结构,具有导孔(6),导孔(6)位于模芯的内壁上,其特征在于:充压结构具有导管(4)和阀门(3),其中,导管(4)的一端固定在模芯的外壁上,与导孔(6)连通,导管(4)的另一端有螺纹(5);阀门(3)安置在导管(4)的中间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