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装盘式制动装置制动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9133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装盘式制动装置制动单元。它能带多套夹钳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空气制动缸和停车制动缸,其特征是:空气制动缸包括丝杆复位机构、丝杆、间隙调整机构、定位卡环、引导机构和勾贝,丝杆复位机构通过螺纹与丝杆相连,间隙调整机构的前部外沿通过螺纹与勾贝相连,后部通过定位卡环定位,丝杆与间隙调整机构、引导机构呈非自锁连接;停车制动缸包括活塞、顶杆、导向螺母、花键套筒、螺母、扭转弹簧、缓解套筒和缓解叉头,花键套筒的一端通过顶杆键槽与顶杆相连,另一端通过螺纹与螺母连接,扭转弹簧的一端通过缓解套筒上的插槽与其插接,缓解叉头与缓解套筒上的圆孔插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作轴装盘式制动装置的部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动单元,尤其涉及一种轴装盘式制动装置的制动单元。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02224306. 2公开了一种铁路机车车辆的弹簧蓄能停车制动器,它 是由制动缸、闸片间隙调整机构、丝杆回程机构组成,并且带有垂向的蓄能制 动。此种蓄能停车制动器具有一个较大范围的制动行程,具有间隙调整功能, 并且具有垂向的蓄能制动,此制动器为了方便蓄能制动手缓解部分主要应用于 轮盘制动,并且此制动器安装时只能带一套夹钳机构,而机车车辆轴装盘式制 动装置制动单元主要应用于轴盘制动,并且此制动单元安装时可带多套夹钳机 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轴装盘式制动装置制动单元,它应 用于轴盘制动并能带多套夹钳机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将空气制动缸和停车制动缸两部分集成为一体,前后呈线性排列,制动时,由风缸传到制动缸的压力空气推动活塞前进, 并把力传到丝杆上,通过杠杆机构,进而提供闸片的制动压力。本技术包括空气制动缸和停车制动缸,二者集成为一体,前后呈线性排列,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空气制动缸包括丝杆复位机构1、丝杆2、间隙调整机构3、定位卡环4、引导机构5和勾贝6,丝杆复位机构1通过螺纹与丝杆2相连,间隙 调整机构3的前部外沿通过螺纹与勾贝6相连,后部通过定位卡环4定位,丝 杆2与间隙调整机构3、引导机构5呈非自锁连接;B、所述的停车制动缸包括活塞7、顶杆8、导向螺母9、花键套筒IO、螺 母11、扭转弹簧12、缓解套筒13和缓解叉头14,花键套筒10的一端通过顶杆 键槽与顶杆8相连,另一端通过螺纹与螺母11连接,扭转弹簧12的一端通过 缓解套筒13上的插槽与其插接,缓解叉头14与缓解套筒13上的圆孔插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非自锁螺纹间隙调整机构,使调整更为 灵活准确。2、空气制动缸和停车制动缸集成为一体,成线性排列,使结构紧凑。 3、停车制动与缓解依靠扭转弹簧的抱紧和扭松来实现,结构简单、可靠。4、 停车制动顶杆采用渐开线花键定心,定心更为准确。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丝杆复位机构,2—丝杆,3—间隙调整机构,4一定位卡环,5— 引导机构,6—勾贝,7—活塞,8—顶杆,9—导向螺母,IO—花键套筒,11— 螺母,12—扭转弹簧,13—缓解套筒,14一缓解叉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本技术包括空气制动缸和停车制动缸,二者集成为一体,前后呈线性排列,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空气制动缸包括丝杆复位机构1、丝杆2、间隙调整机构3、定位卡环4、引导机构5和勾贝6,丝杆复位机构1通过螺纹与丝杆2相连,间隙调整机构3的前部外沿通过螺纹与勾贝6相连,后部通过定位卡环4定位,丝 杆2与间隙调整机构3、引导机构5呈非自锁连接;B、所述的停车制动缸包括活塞7、顶杆8、导向螺母9、花键套筒IO、螺 母11、扭转弹簧12、缓解套筒13和缓解叉头14,花键套筒10的一端通过顶杆 键槽与顶杆8相连,另-端通过螺纹与螺母11连接,扭转弹簧12的一端通过 缓解套筒13上的插槽与其插接,缓解叉头14与缓解套筒13上的圆孔插接。本技术的制动单元是机车车辆轴装盘式制动装置的关键部件,轴装盘 式制动装置工作时,机车车辆风缸向空气制动缸通入压力空气,由压力空气推动 勾贝6,勾贝6通过伞齿螺母和间隙调整机构3带动丝杆2,丝杆2通过盘式制 动装置上的杠杆机构放大,由制动闸片把制动力作用于制动盘上,从而实现对 机车车辆的制动;缓解时空气制动缸排气,勾贝6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带动丝 杆2移动,使制动闸片与制动盘脱开。间隙调整机构3设定正常值,它保证制动闸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始终为一 定值,勾贝6行程为正常值时就能对机车产生制动;由于制动闸片和制动盘之 间的磨耗或更换制动闸片,使制动闸片与制动盘之间间隙增大,这时勾贝6行 程就会大于正常值,勾贝6向前移动正常值时,引导机构5中的弹簧座与定位 卡环4接触,勾贝6继续向前移动时,引导机构5中的螺母与弹簧座分开,由 于定位卡环4的作用,引导螺母不能继续向前移动,它只能转动,与丝杆2相 对移动,这时间隙调整机构3上的推力轴承在卡圈带动下相对定位卡环4移动, 勾贝6往后移动时,间隙调整机构上的调整螺母与锥形螺母脱开,在弹簧力作 用下旋转,调整螺母与丝杆2发生相对移动,推力轴承接触定位卡环4时,调 整螺母不再旋转,它与丝杆2相对移动,勾贝6继续往后移动到原来的位置,这时丝杆2相对勾贝6向前移动,也就是说补偿了增大的行程,从而保证制动 闸片与制动盘之间间隙值不变。停车制动时,停车制动缸排气,活塞7在弹簧力作用下带动顶杆8,停车制 动力通过顶杆8作用于勾贝6,实现对机车的制动;缓解时向停车制动缸通入压 縮空气,由于扭转弹簧12对螺母11的包紧,使花键套筒10和顶杆8不能旋转, 活塞7带动顶杆8向后移动,实现缓解;或逆时针转动手缓解装置,使扭转弹 簧12松开,由于顶杆8与导向螺母9之间为非自锁螺纹联接,顶杆8在勾贝6 的力作用下向后移动,也能实现缓解。权利要求1.一种轴装盘式制动装置制动单元,包括空气制动缸和停车制动缸,二者集成为一体,前后呈线性排列,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空气制动缸包括丝杆复位机构(1)、丝杆(2)、间隙调整机构(3)、定位卡环(4)、引导机构(5)和勾贝(6),丝杆复位机构(1)通过螺纹与丝杆(2)相连,间隙调整机构(3)的前部外沿通过螺纹与勾贝(6)相连,后部通过定位卡环(4)定位,丝杆(2)与间隙调整机构(3)、引导机构(5)呈非自锁连接;B、所述的停车制动缸包括活塞(7)、顶杆(8)、导向螺母(9)、花键套筒(10)、螺母(11)、扭转弹簧(12)、缓解套筒(13)和缓解叉头(14),花键套筒(10)的一端通过顶杆键槽与顶杆(8)相连,另一端通过螺纹与螺母(11)连接,扭转弹簧(12)的一端通过缓解套筒(13)上的插槽与其插接,缓解叉头(14)与缓解套筒(13)上的圆孔插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装盘式制动装置制动单元。它能带多套夹钳机构。本技术包括空气制动缸和停车制动缸,其特征是空气制动缸包括丝杆复位机构、丝杆、间隙调整机构、定位卡环、引导机构和勾贝,丝杆复位机构通过螺纹与丝杆相连,间隙调整机构的前部外沿通过螺纹与勾贝相连,后部通过定位卡环定位,丝杆与间隙调整机构、引导机构呈非自锁连接;停车制动缸包括活塞、顶杆、导向螺母、花键套筒、螺母、扭转弹簧、缓解套筒和缓解叉头,花键套筒的一端通过顶杆键槽与顶杆相连,另一端通过螺纹与螺母连接,扭转弹簧的一端通过缓解套筒上的插槽与其插接,缓解叉头与缓解套筒上的圆孔插接。本技术主要用作轴装盘式制动装置的部件。文档编号B61H15/00GK201357840SQ20092006341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7日专利技术者万建兵, 刘德学, 刘志浩, 艾正武 申请人: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装盘式制动装置制动单元,包括空气制动缸和停车制动缸,二者集成为一体,前后呈线性排列,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空气制动缸包括丝杆复位机构(1)、丝杆(2)、间隙调整机构(3)、定位卡环(4)、引导机构(5)和勾贝(6),丝杆复位机 构(1)通过螺纹与丝杆(2)相连,间隙调整机构(3)的前部外沿通过螺纹与勾贝(6)相连,后部通过定位卡环(4)定位,丝杆(2)与间隙调整机构(3)、引导机构(5)呈非自锁连接; B、所述的停车制动缸包括活塞(7)、顶杆(8)、导向螺母 (9)、花键套筒(10)、螺母(11)、扭转弹簧(12)、缓解套筒(13)和缓解叉头(14),花键套筒(10)的一端通过顶杆键槽与顶杆(8)相连,另一端通过螺纹与螺母(11)连接,扭转弹簧(12)的一端通过缓解套筒(13)上的插槽与其插接,缓解叉头(14)与缓解套筒(13)上的圆孔插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建兵艾正武刘德学刘志浩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