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拦渣装置,特指系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取水工程滤除 随水而来的漂浮物、悬浮物的活动拦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所有水利、水电、取水工程为了滤除随水而来的的漂浮物、 悬浮物,均在其取水口设置拦污栅,而后再设置拦污排,采取人工或机械不 定期方式清除渣物。此类拦污装置存在的问题是1、 结构笨重,投资大,均按工程最大受力设计。由钢筒、条、板焊接而 成,由钢链联接,少则几十吨,多则几百上千吨,因此投资巨大。2、 适应水位变化能力差。目前的拦污排为了适应水位变化,大都采取人 工增减拦污排节数、人工移动固定点位置或利用滑槽上下滑动以求平衡,由 此造成不能自动适应水位变化,或因滑槽发卡而带来安全隐患。3、 不能自动赶渣,带来清渣安全危险,拦污深度不够,以至浮渣和悬浮 物越过拦污排堆积在进水口拦污栅上,特别是洪水季节,拦污栅前后压差大, 发电出力受阻,甚至冲断拦污排,压垮拦污栅,个别单位还因赶渣清渣而造 成人身伤亡事故。4、 有的拦污排在溢洪时被冲断,漂移卡塞在溢洪门处,严重威胁大坝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适应 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动拦渣装置,包括拦污网体(1)、牵引装置(7)、第一、第二滑槽(5)、(15)、地锚滑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8)通过牵引绳(7)与地锚滑轮(6)连接,所述拦污网体(1)的两端分别与浮船(2)连接,一端所述浮船(2)与所述第一滑槽(5)连接,另一端所述浮船(2)通过牵引连接绳(9)与所述牵引绳(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乐林,曹希尧,关江,
申请(专利权)人:符乐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