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流道硅橡胶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84913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成型模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冷流道硅橡胶成型模具。一种冷流道硅橡胶成型模具,包括有下模板、上模板和固定在定模板的注口衬套,注口衬套内设有主流道,主流道底部分设有分流道,在下模板和上模板周围安装有冷却板和隔热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上模板和下模板周围位置合理安装冷却板和隔热板,通过冷却板内导热管的导热作用和隔热板的保温作用,使流道和成型模腔内温度分配均匀,保证主流道和分流道内的胶料在模具内的温度保持在硫化温度以下,从而在下一次注射时直接注入模腔内成为制品,这种模具不但提高了产品质量性能,也大大节约了硅橡胶原材料,同时还降低了工人工作强度,使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成型模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冷流道硅橡胶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硅橡胶制品因其优异的耐高低温、耐化学性能和优良的机械电气性能等良好的理化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医疗卫生和日常生活等领域。 硅橡胶制品的生产方式在传统上是采用压铸成型,但这种生产方式制造硅橡胶制品生产效率较低,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生产需求,已经逐渐向注塑成型方向发展。目前,人们制造硅橡胶制品采用的注塑成型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普通塑胶成型常用的热流道注塑方式,因为硅橡胶是热固性材料,在一定压力条件下,硅橡胶在热流道系统中注射之后加热到一定温度变成固化的高弹性状态,即使继续加热也无法改变其状态,流道系统内的胶料与模腔里的胶料同时硫化,硫化胶与制品分离后作为废弃材料处理,废弃硫化胶通常需要人工来清除,上述生产方式不但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资源也浪费严重;另一种是采用冷流道注塑方式,如中国20082001893. 2号专利《冷流道橡胶注射成型模具》所公开的冷流道注塑方式,虽然在注塑工艺上有所改进,但存在模腔内温度分配不均匀的情况,模具内部隔热和冷却达不到预定的效果,严重影响了成品的质量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注塑成品质量可靠稳定、生产效率高且节约成本的冷流道硅橡胶成型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方案是 —种冷流道硅橡胶成型模具,包括有下模板、上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形成成型模腔,上模板上设置有定模板,定模板中设有注口衬套(4),注口衬套内设有主流道,主流道底端分支形成分流道,分流道末端连接有针阀,针阀的下端出料口连接成型模腔浇口 ,针阀上端连接有针阀控制机构。所述下模板和上模板外周安装有隔热板,主流道底端以及与主流道底端连接的分流道均置于具有降温冷却作用的冷却板内,与分流道连通的针阀主体位于冷却板和隔热板之中。 为了更好的地对成型模腔隔热,所述下模板下方安装有下隔热板,上模板上方安装有上隔热板,且上隔热板位于冷却板外周,所述的冷却板内设有可流通传热介质的导热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针阀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定模板上的活塞推动结构、活塞推杆,活塞推杆一端连接活塞推动结构,另一端连接活塞固定板,活塞固定板上还设有调节针阀开度的针阀调节杆。 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本技术在上模板和下模板周围位置合理安装冷却板和隔热板,通过冷却板内导热管的导热作用和隔热板的保温作用,使流道和模腔内温度分配均匀,保证主流道、分流道以及针阀内的胶料保持在硫化温度以下,从而在下一次注射时直接注入模腔内成为制 品,这种模具不但提高了产品质量性能,也大大节约了硅橡胶原材料,同时还降低了工人工 作强度,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技术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结 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叙 如附图1-2所示, 一种冷流道硅橡胶成型模具,包括有下模板1、上模板2,上模板 和下模板之间形成成型模腔,上模板2上设置有定模板3,定模板中设有注口衬套4,注口衬 套4内设有运送胶料的主流道51,主流道51底端分支形成分流道52,根据需要分流道可以 是多条。分流道52末端连接有控制胶料流量大小的针阀81,针阀下端出料口连接成型模腔 浇口 53,针阀上端连接有针阀控制机构。针阀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定模板3上的活塞推动 结构91、活塞推杆92,活塞推杆92—端连接活塞推动结构,另一端连接活塞固定板93,活塞 固定板上还设有调节针阀开度的针阀调节杆82。 下模板1和上模板2外周安装有隔热板,主流道底端以及与主流道底端 连接的分流道均置于具有降温冷却作用的冷却板6内,与分流道连通的针阀81主 体位于冷却板和隔热板之中。在上模板、下模板周边安装隔热板可以阻止成型模腔内的热 量向外传递,从而避免主流道、分流道内的胶料受热固化。 为了更好地对成型模腔外部隔热降温,在下模板1下方安装有下隔热板72,上模 板上方安装有上隔热板71,且上隔热板71位于冷却板6外周。进而,为了保证胶料在进 入成型模腔前始终保持在硫化温度以下呈流动状态,冷却板温度需要控制在一定温度条件 下。本技术实施例中,冷却板6内设有可流通传热介质的导热管61,导热管61内通入 冷却水或导热油以控制冷却板的温度。 硅橡胶是热固性材料,胶料在一定压力条件下,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胶料由主流道 51经过冷却板6至分流道52,在冷却板6和上隔热板71的作用下,胶料在进入成型模腔前 始终保持在硫化温度以下呈流动状态, 胶料在分流道52末端进入针阀81,针阀81主体位于冷却板和隔热板之中。操作 者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调节活塞推动结构91推动活塞推杆92,进而推动活塞固定板93上 的针阀调节杆82调节针阀81开度,改变分流道52胶料流量。针阀出料口流出的胶料经浇 口 53到成型模腔成型。由于隔板板和冷却板的作用使得主流道51和分流道52内的胶料 依然呈流动状态留在模具内,当下一次注射成型时可以再次利用注入到成型模腔内成为制PR o 本技术采用冷流道模具注塑硅橡胶产品,不但保证了产品质量性能,也大大节省了硅橡胶原材料和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也就是说,在没有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应 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冷流道硅橡胶成型模具,包括有下模板(1)、上模板(2),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形成成型模腔,上模板(2)上设置有定模板(3),定模板中设有注口衬套(4),注口衬套(4)内设有主流道(51),主流道(51)底端分支形成分流道(52),分流道(52)末端连接有针阀(81),针阀的下端出料口连接成型模腔浇口(53),针阀上端连接有针阀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下模板(1)和上模板(2)外周安装有隔热板,主流道底端以及与主流道底端连接的分流道均置于具有降温冷却作用的冷却板(6)内,与分流道连通的针阀(81)主体位于冷却板和隔热板之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流道硅橡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下方 安装有下隔热板(72),上模板上方安装有上隔热板(71),且上隔热板(71)位于冷却板(6) 外周,所述的冷却板(6)内设有可流通传热介质的导热管(61)。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流道硅橡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阀控制 机构包括安装在定模板(3)上的活塞推动结构(91)、活塞推杆(92),活塞推杆(92) —端连 接活塞推动结构,另一端连接活塞固定板(93),活塞固定板上还设有调节针阀开度的针阀 调节杆(8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成型模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冷流道硅橡胶成型模具。一种冷流道硅橡胶成型模具,包括有下模板、上模板和固定在定模板的注口衬套,注口衬套内设有主流道,主流道底部分设有分流道,在下模板和上模板周围安装有冷却板和隔热板。本技术在上模板和下模板周围位置合理安装冷却板和隔热板,通过冷却板内导热管的导热作用和隔热板的保温作用,使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流道硅橡胶成型模具,包括有下模板(1)、上模板(2),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形成成型模腔,上模板(2)上设置有定模板(3),定模板中设有注口衬套(4),注口衬套(4)内设有主流道(51),主流道(51)底端分支形成分流道(52),分流道(52)末端连接有针阀(81),针阀的下端出料口连接成型模腔浇口(53),针阀上端连接有针阀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下模板(1)和上模板(2)外周安装有隔热板,主流道底端以及与主流道底端连接的分流道均置于具有降温冷却作用的冷却板(6)内,与分流道连通的针阀(81)主体位于冷却板和隔热板之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成龙忠义
申请(专利权)人:创乐电子实业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