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智光专利>正文

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5489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电机、自动离合器机构、输出轴,所述的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的定子与所述的转子轴承间隙配合,所述的转子两端伸出所述的定子外,在所述转子一侧的伸出端套装结合有自动离合器机构,所述的转子通过同步皮带轮驱动所述的输出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节省能量、提高电机的散热性能,并且能够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摩托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动力输 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摩托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一、采用的是电 机直接驱动后轮工作,电机的传动是从零转开始工作的,根据电机工作 原理,在低转速下工作电机必须克服自身的转动惯量和车轮与地面的阻 力做功,所以这种电机在摩托车起步加速过程中的耗电量非常大,电流 也很大,电能浪费非常;二、电机安装在后轮中,没有散热片和风扇, 散热性能差,电机轴承润滑性能差,电机使用寿命短;三、因为电机的 外形尺寸和结构的限制,使得电机的功率不能增加,所以整车速提不高, 不能满足摩托车行驶的要求;四、因为电机安装在后轮中,导致装车后 整车重心偏后,行驶安全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 置,该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能够节省能量、使用寿命长,提高电机 的散热性能,并且能够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电机、自动 离合器机构、输出轴,所述的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的定子与所述 的转子轴承间隙配合,所述的转子两端伸出所述的定子外,在所述转子 一侧的伸出端套装结合有自动离合器机构,所述的转子通过同步皮带组 件驱动所述的输出轴。所述的自动离合器机构包括主动盘和从动盘,在所述的主动盘上设有离合器弹簧,所述的离合器弹簧与离合器摩擦蹄块相连接。 在所述的转子另 一侧的伸出端设有轴流风扇。在所述电机的外部设有右箱体,在所述自动离合器机构与所述同步 皮带组件的外部设有左箱体。所述的同步皮带组件为两级减速同步皮带组件,包括同步皮带轮、 同步皮带和涨紧机构。由于本技术的上述结构改进,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采用了自动离合器装置,这种离合器是在2000转时才开始工作的, 这样可将电机转动惯量储存在自动离合器的蹄块上,蹄块有蓄能弹簧, 然后转化为可利用的动能输出,节约能量。电机另一端增加轴流风扇, 散热性能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技术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的侧视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风扇罩 2、轴流风扇 3、飞轮4、右箱体 5、电机定子 6、电机转子 7、同步皮带轮8、左箱体9、输出轴 10、左盖 11、同步皮带轮 12、同步皮带 13、轴承座 14、滑板15、同步皮带 16、自动离心式离合器弹簧 17、自动离心式离合器主动盘 18、自动离心式离合器蹄块 19、自动离心式离合器从动盘 20、同步皮带轮21、电机罩壳 22、涨紧臂23、涨紧螺钉24、锁紧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电 机、自动离合器机构、输出轴9,电机包括定子5和转子6,定子5与转子6轴承间隙配合,转子6两端伸出定子5外,在转子6—侧的伸出端 套装结合有自动离合器机构,转子6通过同步皮带组件驱动输出轴9。自动离合器机构包括主动盘17和从动盘19,在主动盘17上设有离 合器弹簧16,离合器弹簧16与离合器摩擦蹄块18相连接。在转子6另一侧的伸出端设有轴流风扇1,提高电机的散热性能。 在电机的外部设有右箱体4,在自动离合器机构与同步皮带组件的外部 设有左箱体8。同步皮带组件为两级减速同步皮带组件,包括同步皮带 轮7、 11、 12,同步皮带15和涨紧机构。中间的同步皮带轮7既是减速 过渡轮,又是皮带涨紧装置,涨紧装置包括轴承座13、滑板14、涨紧臂 22、涨紧螺4丁23。本技术经过以下的改进 一、电机是安装在一个刚性的箱体4,8 上的,初级传动(主动轮)采用了离心式自动离合器装置16,17、 18、 19, 本技术的离合器是在2000转时才开始工作的,这样可将电机转动惯 量储存在自动离合器的蹄块18上,蹄块设有蓄能弹簧16,然后转化为 可利用的动能输出,因此节约能量;采用同步带12,15传动,从而使功 率损失大大降低,能达到98°/ 的传动效率,本技术采用二级变速传 动,能得到更大的减速比,从而可以将电机的速度设计的更高,有更多 的动能(转动惯量)转化为推动力,节约大量的电能。离心式自动离合 器从动盘19具有双向转动功能,使得车辆启动后自动滑行能力提高,不 受电机自身转动惯量反作用力的影响,电机仍然可以利用转动惯量保持 空载转动;从而为后续加速节约大量的电能;二、本技术的电机是 独立出来的,不在后轮内部,电机另一端增加轴流风扇2,同步皮带轮 ll带有风扇叶片,整机具有强制风冷系统,散热性能大大提高,从而大 大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三、电机为独立结构设计,不受外形限制,可 将电机功率最大设计到3000W,大大提高电动车车速,使得电动摩托车 和汽油动力摩托车相媲美;而且采用了自动离合器,车辆提速平稳,操 控自如;四、电机设计在前端,保证车辆的装车重心在车辆的中心位置, 同时在箱体和输出轴设计过程中预留了后轮安装液压盘式制动器的位置,充分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 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 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 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 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电机、自动离合器机构、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的定子与所述的转子轴承间隙配合,所述的转子两端伸出所述的定子外,在所述转子一侧的伸出端套装结合有自动离合器机构,所述的转子通过同步皮带组件驱动所述的输出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电机、自动离合器机构、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的定子与所述的转子轴承间隙配合,所述的转子两端伸出所述的定子外,在所述转子一侧的伸出端套装结合有自动离合器机构,所述的转子通过同步皮带组件驱动所述的输出轴。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自动离合器机构包括主动盘和从动盘,在所述的主动盘上设有离 合器弹簧,所述的离合器弹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光
申请(专利权)人:李智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