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关喜才专利>正文

大直径抗拔桩载荷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51696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直径抗拔桩载荷试验装置,包括千斤顶,反力装置和试验用横梁,千斤顶放置在试验用横梁上,千斤顶的上表面与反力装置的下表面接触,千斤顶的下面设拉力滑轮,所述的反力装置由万用传力盘和一根钢丝绳构成,钢丝绳穿绕在万用传力盘和拉力滑轮之间,钢丝绳在万用传力盘上对称穿过,将钢丝绳的两端固定在一起,在拉力滑轮的轴上设置锚固筋,所述的万用传力盘是环形盘,环形盘中间设置支架,千斤顶的上表面与支架接触,钢丝绳穿绕在环形盘和拉力滑轮之间,环形盘上端边缘呈弧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满足不同直径抗拔桩竖向静荷载试验的要求,特别能满足大直径抗拔桩竖向静荷载的试验要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桩基静载荷试验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应用在大直径 抗拔桩的竖向静载荷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建(构)筑物承受上拔荷载的情况愈来愈多。工程中承 受上拔荷载或者承受竖向抗拔力的桩称为抗拔桩。抗拔桩属于工程桩基范畴, 广泛应用于大副地下室抗浮、高耸建(构)筑物抗拔、海上码头平台抗拔、悬索桥 和斜拉桥的锚桩基础、大型船坞底板的桩基础和静荷载试桩中的锚桩基础等。 在工程建设中,抗拔桩的承载力已成为控制工程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手 段。单桩承载力的准确测试对于各类建筑物基础设计乃至上部结构的设计都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单桩竖向抗拔桩静载荷试验是检测单桩竖向抗拔桩承载 力最直观、最可靠的方法。本申请人于2008年12月24日申请的抗拔桩载荷 试验装置,申请号为200820238810.0的技术专利,包括千斤顶,反力装 置和试验用横梁,千斤顶放置在试验用横梁上,千斤顶的上表面与反力装置的 下表面接触,千斤顶的下面设拉力滑轮,所述的反力装置由传力装置和钢丝绳 构成,钢丝绳对称穿过反力装置和拉力滑轮,钢丝绳的两端固定在一起,在拉 力滑轮的轴上设置锚固筋。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施加荷载设备装置很难或 不能满足设计、使用要求的缺陷。但是该技术适合普通的或者小型的抗拔 桩作载荷实验用,对大直径抗拔桩作载荷试验时,制造成与大直径抗拔桩相对 应的万用传力盘时,制造成本大,该技术用在大直径抗拔桩试验时,实验 数据易失真或者装置易遭到破坏,使用不灵活,而且携带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大直径抗拔桩载荷试验装 置,解决了大直径抗拔桩试验数据失真或者试桩易遭到破坏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直径抗拔桩载荷试验装置,包括千斤顶,反力装置和试验用横梁, 千斤顶放置在试验用横梁上,千斤顶的上表面与反力装置的下表面接触,千斤 顶的下面设拉力滑轮,所述的反力装置由万用传力盘和一根钢丝绳构成,钢丝 绳穿绕在万用传力盘和拉力滑轮之间,钢丝绳在万用传力盘上对称穿过,将钢 丝绳的两端固定在一起,在拉力滑轮的轴上设置锚固筋,所述的万用传力盘是 环形盘,环形盘中间设置支架,千斤顶的上表面与支架接触,钢丝绳穿绕在环 形盘和拉力滑轮之间,环形盘上端边缘呈弧形。上述大直径抗拔桩载荷试验装置,支架的上端边缘呈弧形。 上述大直径抗拔桩载荷试验装置,环形盘由内环和外环组成。 上述大直径抗拔桩载荷试验装置,钢丝绳穿绕在环形盘的外环和拉力滑轮 之间。上述大直径抗拔桩载荷试验装置,钢丝绳穿绕在环形盘的内环和拉力滑轮 之间。上述大直径抗拔桩载荷试验装置,钢丝绳穿绕在环形盘的支架和拉力滑轮 之间。上述大直径抗拔桩载荷试验装置,在锚固筋上设置锚具。本专利技术大直径抗拔桩载荷试验方法简单,可以使抗拔桩的钢筋均匀受到上 拔荷载,以得到准确测得抗拔桩的各力学参数,该试验方法是将锚固筋与抗拔 桩的钢筋固定在一起,千斤顶牢固的放在试验用横梁上,千斤顶的上表面顶住 万用传力盘的环形盘的支架的下端,这样千斤顶上的力通过万用传力盘传到钢 丝绳上,再通过钢丝绳传递到单桩钢筋上,起初阶段,钢丝绳随着各个着力点 的逐渐受力而逐渐被拉紧,由于是一根钢丝绳在万用传力盘的环形盘与拉力滑 轮间穿绕,因此在拉紧的过程中钢丝绳在环形盘与拉力轮间不断的调整长度直 至每个抗拔桩的钢筋开始均匀受到上拔力,进而在千斤顶的向上力的作用下, 使抗拔桩达到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万用传力盘的环形盘和支架的上端边缘呈 弧形,这样千斤顶向上顶时,就会使穿过环形盘或者穿过支架的钢丝绳的应力 不至于集中在某一点,从而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根据不同的抗拔桩,本发 明钢丝绳的穿过方法不同,特大直径抗拔桩可以在环形盘的外环与拉力滑轮间 穿绕, 一般大直径抗拔桩可以在环形盘的内环与拉力滑轮间穿绕,小直径抗拔 桩还可以在支架与拉力滑轮间穿绕,总之可以根据不同直径的抗拔桩,选用不 同的穿绕方式。本技术借助简单的方法就可以使大直径抗拔桩的钢筋均匀 受到上拔荷载,以得到准确测得抗拔桩的各力学参数。且本技术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能够满足不同直径抗拔桩竖向静荷载试验的要求,特别能满足大直 径抗拔桩竖向静荷载的试验要求,由于万用传力盘是环形盘中间加设支架,节 约了原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万用传力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万用传力盘的环形a-a处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4是万用传力盘支架的截面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图3和图4所示的大直径抗拔桩载荷试验装置,包括千斤顶3,反力装置和试验用横梁4,千斤顶3放置在试验用横梁4上,千斤顶3的上 表面与反力装置4的下表面接触,千斤顶3的下面设拉力滑轮7,所述的反力装 置由万用传力盘1和一根钢丝绳2构成,万用传力盘l是环形盘,环形盘由内 环11和外环10组成,在拉力滑轮的轴上设置锚固筋8,在锚固筋8上设置锚具 5,环形盘中间设置支架9,所述环形盘和支架的上端边缘呈弧形,千斤顶3的 上表面与支架9接触,钢丝绳2在环形盘的外环10和拉力滑轮7之间穿绕,钢 丝绳在万用传力盘1上对称穿过,穿绕完后将钢丝绳的两端固定在一起,锚具5 与大直径抗拔桩6上的钢筋固定。本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抗拔桩,钢丝绳的穿绕方式不同,可以在万用 传力盘的外环和拉力滑轮间穿绕,也可以在万用传力盘的内环与拉力滑轮间穿 绕,还可以在万用传力盘的支架上穿绕,只要在万用传力盘上对称穿绕都能实 现测试的目的。本技术的试验用梁的中心点、千斤顶的上表面中心点、传力装置的中 心点和大直径抗拔桩的中心点在同一轴线上,能够使测出的数据更加精确。对特别大直径的抗拔桩作载荷实验时,还可以用同样的两个千斤顶、三个 千斤顶、四个千斤顶或者更多个千斤顶,同步千斤顶应以通过万用传力盘的中 心点和大直径抗拔桩的中心点的直线为轴线对称分布在实验用横梁上,对千斤 顶同步施加压力,同步千斤顶能够均匀上升施加载荷从而实现大直径抗拔桩载 荷的实验目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根据抗拔桩的情况,在万用传力盘上与拉力 滑轮间用一根钢丝绳对称穿绕,将抗拔桩的钢筋焊接在锚固筋上,千斤顶牢固 的放在试验用横梁上,千斤顶的上表面顶住万用传力盘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 这样千斤顶上的力通过万用传力盘传到钢丝绳上,再通过钢丝绳传递到单桩钢 筋上,起初阶段,钢丝绳随着各个着力点的逐渐受力而逐渐被拉紧,直至每个 抗拔桩的钢筋开始均匀受到上拔力,这样反力作用力的方向与桩头上钢筋的拉 拔力方向一致,进而在千斤顶的向上力的作用下,使抗拔桩达到所能承受的最 大载荷,本技术借助简单的方法就可以使大直径抗拔桩的钢筋均匀受到上 拔荷载,以得到准确测得抗拔桩的各力学参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直径抗拔桩载荷试验装置,包括千斤顶,反力装置和试验用横梁,千斤顶放置在试验用横梁上,千斤顶的上表面与反力装置的下表面接触,千斤顶的下面设拉力滑轮,所述的反力装置由万用传力盘和一根钢丝绳构成,钢丝绳穿绕在万用传力盘和拉力滑轮之间,钢丝绳在万用传力盘上对称穿过,将钢丝绳的两端固定在一起,在拉力滑轮的轴上设置锚固筋,其特征是:所述的万用传力盘是环形盘,环形盘中间设置支架,千斤顶的上表面与支架接触,钢丝绳穿绕在环形盘和拉力滑轮之间,环形盘上端边缘呈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抗拔桩载荷试验装置,包括千斤顶,反力装置和试验用横梁,千斤顶放置在试验用横梁上,千斤顶的上表面与反力装置的下表面接触,千斤顶的下面设拉力滑轮,所述的反力装置由万用传力盘和一根钢丝绳构成,钢丝绳穿绕在万用传力盘和拉力滑轮之间,钢丝绳在万用传力盘上对称穿过,将钢丝绳的两端固定在一起,在拉力滑轮的轴上设置锚固筋,其特征是所述的万用传力盘是环形盘,环形盘中间设置支架,千斤顶的上表面与支架接触,钢丝绳穿绕在环形盘和拉力滑轮之间,环形盘上端边缘呈弧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抗拔桩载荷试验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喜才魏宪田关金瑾魏乃锦徐庆河王耀力赵刚曹庆玉江永安李胜利畅军丁洪祥
申请(专利权)人:关喜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