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异形电缆导体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41209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异形电缆导体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块、下模块,上下模块之间构成一空腔,在所述的空腔中镶嵌上下两块压模并形成压模孔;所述上下压模的外端面与所述压模孔之间的导入角度a为42~48°,压模孔长度L为5~1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压制的电缆导体外形光滑美观,生产效率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N 201455158 U
技术介绍
目前制备此类电缆的模具主要由上下压轮构成,导体从两轮中间 穿过成型,此种结构的模具所压制的电缆导体往往存在毛剌、飞边等缺陷,而且操作不便, 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压制的电 缆导体外形光滑美观的一种新型异形电缆导体成模具。 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异形电缆导体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块、下模块,上下模块之 间构成一空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空腔中镶嵌上下两块压模并形成压模孔;所述上下 压模的外端面与所述压模孔之间的导入角度a为42 48° ,压模孔长度L为5 10mm。 所述压模孔的断面形状为扇形。 所述压模孔的断面形状为瓦形。 所述压模孔的断面形状为梯形。 本技术使用时先将欲压制的导体与牵引绳连接从松开的压模孔中穿过,当导 体逐渐成型时慢慢压紧模具即可。 本技术压制的导体在压制过程中质量稳定,并且可以生产批量的电缆,拆装 方便,不会产生任何因模具问题而导致的质量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央,2-下模±央,3-定位销,4-上压模,5-下压模,6-压模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包括上模块1、下模块2,上下模块之间以定位 销3固定并构成一空腔,在所述的空腔中以焊接的方式镶嵌有上下两块压模4、5并形成压 模孔6,该压模孔的断面形状为扇形,所述上下压模的外端面与所述压模孔成径区之间的导 入角度a为42 48。,压模孔长度L为5 10mm。 一般压模采用耐高温且硬度高的材料 制成。 实施例2,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压模孔的断面形状为瓦形,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压模孔的断面形状为梯形,其余同实施例1。权利要求一种新型异形电缆导体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块、下模块,上下模块之间构成一空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空腔中镶嵌上下两块压模并形成压模孔;所述上下压模的外端面与所述压模孔之间的导入角度a为42~48°,压模孔长度L为5~10mm。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异形电缆导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孔的断面形状为扇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异形电缆导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孔的断面形状为瓦形。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异形电缆导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孔的断面形状为梯形。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异形电缆导体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块、下模块,上下模块之间构成一空腔,在所述的空腔中镶嵌上下两块压模并形成压模孔;所述上下压模的外端面与所述压模孔之间的导入角度a为42~48°,压模孔长度L为5~10mm;本技术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压制的电缆导体外形光滑美观,生产效率高。文档编号H01B13/00GK201455158SQ200920087280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1日专利技术者吕永平, 吴楚桥, 谢传斌 申请人:湖北航天电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异形电缆导体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块、下模块,上下模块之间构成一空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空腔中镶嵌上下两块压模并形成压模孔;所述上下压模的外端面与所述压模孔之间的导入角度a为42~48°,压模孔长度L为5~1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传斌吕永平吴楚桥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