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焊焊接装置,由工作台基板及固定在其上的下焊针机构和焊头机构组成,所述下焊针机构由下焊针座和下焊针组成,所述焊头机构主要由支撑架、滑台气缸、辅助板、气缸、转轴、焊针夹具、上焊针和精密调压阀组成;所述对焊焊接装置,焊接压力一致性高,焊针采用滑台气缸驱动,实现了焊接压力从利用压缩弹簧提供到利用滑台气缸提供的改变,气缸输出力由气压决定,而精密调压阀能够很好的控制滑台气缸的驱动气压,从而使各台焊机的焊接压力一致,压力控制直观,通用性强,适用于多种产品的对焊焊接。(*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阻焊接装置,尤其是一种对焊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对焊的原理是两根焊针相对挤压焊接物体,通过瞬间释放大电流在两个焊接物体 接触面上产生高温使其融化并粘结在一起,对焊具有高效、环保、使用方便、占地小等特点,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池行业。 然而目前国内对焊设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焊头结构基本采用气缸挤压弹 簧来产生焊接压力,而弹簧及气缸端部都放在密封的保护盒内,这样就不能直观的观察到 弹簧的挤压行程,从而判断焊接压力;其次,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因为无法确认焊接压力,焊 接时容易产生焊爆等缺陷,同时各台焊接设备的焊接压力差异大,焊接效果也无一致性;此 外,焊接后焊针和被焊接物体会粘在一起,不易分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焊焊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种对焊焊接装置,由工作台基板及固定在其上的下焊针机构和焊头机构组成, 所述下焊针机构由下焊针座和下焊针组成,所述焊头机构主要由支撑架、滑台气缸、辅助 板、气缸、转轴、焊针夹具、上焊针和精密调压阀组成;其中下焊针座固定在工作台基板上, 下焊针嵌在下焊针座上;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基板上,其上分别固定有滑台气缸和精密调 压阀,滑台气缸与精密调压阀通过气管连接;滑台气缸上设置有辅助板,辅助板后部与气缸 的尾部连接,辅助板前部通过转轴与气缸前端旋转连接,转轴下部固定有焊针夹具,焊针夹 具下部嵌有上焊针,上焊针中心轴与下焊针中心轴重合。 优选的,上述对焊焊接装置,还包括压力表,置于滑台气缸和精密调压阀之间的任 意可视连接处。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上述对焊焊接装置,焊接压力一致性高,焊针采用滑台气缸驱动,实现了焊接压力从利用压縮弹簧提供到利用滑台气缸提供的改变,气缸输出力由气压决定,而精密调压阀能够很好的控制滑台气缸的驱动气压,从而使各台焊机的焊接压力一致; (2)调整方便,由于气压固定,气缸在行程内输出力相等,即使气缸行程、焊针长度有所差异,焊接压力也是一致的,因此在焊针调整时也可方便调节焊接压力; (3)焊后不粘结,由于焊接后焊针绕轴心旋转一小角度,从而破坏了焊针和被焊接物体的粘结,而且不会影响焊接物体的焊接质量; (4)压力控制直观,通用性强,适用于多种产品的对焊焊接。 5-滑台气缸6-辅助板7-气缸8-转轴 g-焊针夹具10-上焊针11-精密调压阀 12-压力表 13-电池夹具 14-电池 15-电子线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现配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所述对焊焊接装置,由工作台基板1及固定在基板上的下焊针机构和 焊头机构组成,所述下焊针机构由下焊针座2和下焊针3组成,焊头机构主要由支撑架4、 滑台气缸5、辅助板6、气缸7、转轴8、焊针夹具9、上焊针10、精密调压阀11和压力表12组 成;其中所述下焊针座2固定在工作台基板1上,并通过线缆与焊接电源连接,下焊针3嵌 在下焊针座2上,其中心轴与上焊针10中心轴重合;支撑架4固定在工作台基板1上,其 上固定有滑台气缸5、精密调压阀11和压力表12,所述滑台气缸5上安装有辅助板6,辅助 板6后部与气缸7的尾部连接、前部有转轴8穿过;气缸7可绕尾部固定轴旋转一定角度, 其前端与转轴8上部连接,通过气缸7的动作,可以实现转轴8旋转一定角度;转轴8下部 固定有焊针夹具9,焊针夹具9通过线缆与焊机电源连接,在焊针夹具9的下部嵌有上焊针 IO,所述上焊针10中心轴与下焊针3中心轴重合;精密调压阀11的进气口与气源、出气口 与滑台气缸5通过气管连接,且其上安装有压力表12,这样可以通过调整精密调压阀11控 制滑台气缸5的驱动压力,实现对焊针压力的控制。 本技术所述对焊焊接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 (1)调整精密调压阀11,使滑台气缸5的驱动气压符合焊接压力需求,滑台气缸5 的驱动气压可以通过压力表12查看; (2)在电池夹具13上装上待焊电池14和电子线路板15 ; (3)将电池夹具13移动到焊接位置; (4)触发焊接信号,滑台气缸5动作,上焊针10、下焊针3与待焊电池14及电子线 路板15挤压接触; (5)焊机电源释放电流,实现焊接过程,焊接完毕后,气缸7动作,转轴8旋转一定 角度,同时带动上焊针10绕轴心旋转一小角度,破坏上焊针10与电子线路板15的粘连; (6)气缸7复位,滑台气缸4上升,上焊针10脱离电池夹具13 ; (7)手动将电池夹具13移出焊接工位,将电池夹具13上的电池14取出。 重复上述步骤(2)_(7),即可实现所述对焊焊接装置的重复性工业化生产。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对焊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工作台基板及固定在其上的下焊针机构和焊头机构组成,所述下焊针机构由下焊针座和下焊针组成,所述焊头机构主要由支撑架、滑台气缸、辅助板、气缸、转轴、焊针夹具、上焊针和精密调压阀组成;其中下焊针座固定在工作台基板上,下焊针嵌在下焊针座上;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基板上,其上分别固定有滑台气缸和精密调压阀,滑台气缸与精密调压阀通过气管连接;滑台气缸上设置有辅助板,辅助板后部与气缸的尾部连接,辅助板前部通过转轴与气缸前端旋转连接,转轴下部固定有焊针夹具,焊针夹具下部嵌有上焊针,上焊针中心轴与下焊针中心轴重合。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对焊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表,置于滑台气 缸和精密调压阀之间的任意可视连接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焊焊接装置,由工作台基板及固定在其上的下焊针机构和焊头机构组成,所述下焊针机构由下焊针座和下焊针组成,所述焊头机构主要由支撑架、滑台气缸、辅助板、气缸、转轴、焊针夹具、上焊针和精密调压阀组成;所述对焊焊接装置,焊接压力一致性高,焊针采用滑台气缸驱动,实现了焊接压力从利用压缩弹簧提供到利用滑台气缸提供的改变,气缸输出力由气压决定,而精密调压阀能够很好的控制滑台气缸的驱动气压,从而使各台焊机的焊接压力一致,压力控制直观,通用性强,适用于多种产品的对焊焊接。文档编号B23K11/02GK201455533SQ20092009760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严若伟, 刘志盛, 孙全德, 孙超 申请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焊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工作台基板及固定在其上的下焊针机构和焊头机构组成,所述下焊针机构由下焊针座和下焊针组成,所述焊头机构主要由支撑架、滑台气缸、辅助板、气缸、转轴、焊针夹具、上焊针和精密调压阀组成;其中下焊针座固定在工作台基板上,下焊针嵌在下焊针座上;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基板上,其上分别固定有滑台气缸和精密调压阀,滑台气缸与精密调压阀通过气管连接;滑台气缸上设置有辅助板,辅助板后部与气缸的尾部连接,辅助板前部通过转轴与气缸前端旋转连接,转轴下部固定有焊针夹具,焊针夹具下部嵌有上焊针,上焊针中心轴与下焊针中心轴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全德,严若伟,孙超,刘志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