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车厢横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34357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车厢横梁结构,其截面形状为Z型,包括腹板、与腹板垂直的上翼板和下翼板,在上翼板外侧有向下翻边,在横梁下翼板与腹板相交的内角有冲压出的与下翼板和腹板垂直的三角形加强筋。其横梁为变截面,横梁腹板临近两端部分的宽度小于中间部分,中间部分与两端部分之间呈逐步变窄。在上翼板外侧的向下翻边的宽度为10mm~20mm。其三角形加强筋位于横梁与纵梁搭接的位置;加强筋高度在15mm~25mm,加强筋三角形的底角呈45°~60°。(*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车厢横梁结构。属于汽车车厢承载

技术介绍
现有载货车车箱的承载结构主要为纵横梁搭接的网状结构。横梁的截面形状分 为封闭截面形状横梁,多为矩形;开口型横梁多为C型、U型、Z型。而开口型横梁由于制 造、装配方便,节省材料、自重小等优点,得到广泛采用。但是,开口截面形状稳定性较差,易 发生弯曲变形,且由于车厢承载结构的特点,应力主要集中作用在纵横梁交叉搭接处,故车 厢横梁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在此处也易发生局部变形,严重的甚至发生横梁断裂失效, 影响使用安全,目前,多在此处增加支撑板以改善其截面稳定性,但横梁结构也较复杂,且 重量相应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有效解决车厢开口横梁型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的情况, 提高车厢安全性而设计的新型车厢横梁结构。。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新型车厢横梁结构其截面形状为Z型,包 括腹板、与腹板垂直的上翼板和下翼板,在上翼板外侧有向下翻边,在横梁下翼板与腹板相 交的内角有冲压出的与下翼板和腹板垂直的三角形加强筋。 所述的新型车厢横梁结构,其横梁为变截面,横梁腹板临近两端部分的宽度小于 中间部分,中间部分与两端部分之间呈逐步变窄。 所述的新型车厢横梁结构,在上翼板外侧的向下翻边的宽度为10mm 20mm。 所述的新型车厢横梁结构,其三角形加强筋位于横梁与纵梁搭接的位置;加强筋 高度在15mm 25mm,加强筋三角形的底角呈45。 60° 。 本新型横梁有以下优点横梁上翼面有下翻边,增加了上翼面的截面刚度。横梁与 纵梁搭接的位置冲压出的三角形加强筋,在上述两垂直面之间起到支撑作用,以增加两垂 直面之间的刚度,三角形加强筋使该处截面稳定性增强,有效地消除了横梁在此处的变形 情况。横梁两端头处冲压成阶梯状,小端便于插入车厢底板边框,使材料得到合理的利用。 实现 1.节省材料,降低了横梁的自重;2.承载能力强;3.优化了车厢横梁的截面形状, 增强了横梁的截面稳定性;4.横梁外观简洁,新颖。附图说明图1为车厢纵横梁搭接网状底板骨架。 图2为本技术的车厢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车厢横梁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A-A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l,车厢底板骨架由多件平行布置的车厢横梁1,搭接在车厢纵梁3上,由车厢纵横梁连接板2将其连接固定。 如图2、图3、图4 :本技术的新型车厢横梁结构其截面形状为Z型,包括腹板la、与腹板垂直的上翼板lb和下翼板lc,在上翼板lb外侧有向下翻边ld,向下翻边ld的宽度为10mm 20mm。 在横梁下翼板lc与腹板la相交的内角有冲压出的三角形加强筋le。三角形加强筋le高度在15mm 25mm,三角形加强筋le与下翼板成45。 60° ,即加强筋三角形的底角呈45° 60° 。三角形加强筋位于横梁与纵梁搭接的位置。 横梁为变截面,横梁腹板la临近两端部分lf的宽度小于中间部分,中间部分与两端部分之间呈逐步变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车厢横梁结构,其截面形状为Z型,包括腹板、与腹板垂直的上翼板和下翼板,其特征在于:在上翼板外侧有向下翻边,在横梁下翼板与腹板相交的内角有冲压出的与下翼板和腹板垂直的三角形加强筋。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新型车厢横梁结构,其截面形状为Z型,包括腹板、与腹板垂直的上翼板和下翼板,其特征在于在上翼板外侧有向下翻边,在横梁下翼板与腹板相交的内角有冲压出的与下翼板和腹板垂直的三角形加强筋。2. 根据权利l所述的新型车厢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横梁为变截面,横梁腹板临近两 端部分的宽度小于中间部分,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天灵张新宇王旭严孔德俊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