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0601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含氟薄膜,属于表面保护膜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和位于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之间的并且与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结合为一体的耐候芯层,所述的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各为偏氟乙烯聚合物,而所述的耐候芯层为偏氟乙烯聚合物与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的混合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理想的机械性能:纵向拉伸强度>170MPa,断裂伸长率>100%,拉伸模量>2000MPa,横向拉伸强度>190MPa,断裂伸长率>90%,拉伸模量>2000MPa;且耐候性理想和光学性能优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表面保护膜
,具体涉及一种含氟薄膜。近年来,可熔性含氟塑料薄膜品种不断增多,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除传统的化工 设备制造、电子学与电工技术、航空与航天技术等领域外,其应用领域又扩大到工业建设、 民用建筑、汽车制造和太阳能电池能源等方面。含氟聚合物薄膜可用来作为许多基体材料 的保护性及装饰性面层,这是由于其优良的耐化学性和耐老化性,薄膜中的含氟聚合物能 保护耐久性较差的基体材料在严苛的户外或室内环境下免受损伤。因此,开发多功能性及 装饰性的含氟薄膜取代传统氟碳涂料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已有技术中的含氟薄膜几乎都是以单层的结构形式出现的,薄膜的耐穿刺能力脆 弱,自身的机械强度低,断裂伸长率低,很难满足前述领域的应用要求,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性能、耐候性和光学性能优异而藉以体现理 想的表面保护性和装饰性的含氟薄膜。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含氟薄膜,包括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和 位于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之间的并且与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结合为一体的耐候芯层,所 述的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各为偏氟乙烯聚合物。本技术所述的第一表面保护层的厚度为10-50 ym,所述的第二表面保护层的 厚度为30-150 iim,所述的耐候芯层的厚度为10-150 iim。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理想的机械性能纵向拉伸强度> 170MPa,断裂 伸长率> 100%,拉伸模量> 2000MPa,横向拉伸强度> 190MPa,断裂伸长率> 90 %,拉伸模 量> 2000MPa ;且耐候性理想和光学性能优异。附图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 以偏氟乙烯均聚物充任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1、2的材料,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 1、2的厚度分别为10 y m和30 y m,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偏氟乙烯均聚物的混合物充任耐 候芯层3,耐候芯层3的厚度为30 u m,经造粒、成膜和后处理如热处理、切边和电晕,得到厚 度为70 ym的并且由附图所示的含氟薄膜。实施例2:以偏氟乙烯与四氟乙烯(TFE)的共聚物充任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1、2的材料,第 一表面保护层的厚度为30 ym,第二表面保护层的厚度为50 ym,以聚甲基丙烯酸乙酯与偏 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充任耐候芯层3,耐候芯层3的厚度为80 ym,得到厚度 为leOym的并且由附图所示的含氟薄膜,其余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实施例3:以偏氟乙烯与六氟丙烯(HFP)的共聚物充任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1、2,第一、第 二表面保护层1、2的厚度各为40 u m,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前述的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的共聚物的混合物充任耐候芯层3,耐候芯层3的厚度为150 u m,得到厚度为230 u m的并且 由附图所示的含氟薄膜,其余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实施例4:以偏氟乙烯均聚物充任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1、2的材料,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 1、2的厚度分别为25 y m和35 y m,以聚甲基丙烯酯丁酯与偏氟乙烯均聚物的混合物充任耐 候芯层3的材料,耐候芯层3的厚度为30 ym,得到厚度为90 ym的并且由附图所示的含氟 薄膜,其余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由上述实施例1至4所得到的含氟薄膜经测试,纵、横向拉伸强度分别达170MPa 和190MPa以上;断裂伸长率(% )纵向> 100%,横向> 90% ;拉伸模量(MPa) > 2000 ;可 见光透过率(% ) > 92. 0% ;雾度为< 2. 0 ;60°光泽度> 60% ;表面润湿张力(达因)> 52,且UV阻隔性强,耐弱酸碱和耐有机溶剂良好。权利要求一种含氟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1、2)和位于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1、2)之间的并且与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1、2)结合为一体的耐候芯层(3),所述的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1、2)各为偏氟乙烯聚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表面保护层(1)的厚度 为10-50i!m,所述的第二表面保护层的厚度为30-150i!m,所述的耐候芯层3的厚度为 10-150umo专利摘要一种含氟薄膜,属于表面保护膜
包括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和位于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之间的并且与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结合为一体的耐候芯层,所述的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各为偏氟乙烯聚合物,而所述的耐候芯层为偏氟乙烯聚合物与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的混合物。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理想的机械性能纵向拉伸强度>170MPa,断裂伸长率>100%,拉伸模量>2000MPa,横向拉伸强度>190MPa,断裂伸长率>90%,拉伸模量>2000MPa;且耐候性理想和光学性能优异。文档编号B32B27/08GK201604334SQ20092004933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3日专利技术者杨小旭, 邵名巍 申请人:常熟市冠日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氟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1、2)和位于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1、2)之间的并且与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1、2)结合为一体的耐候芯层(3),所述的第一、第二表面保护层(1、2)各为偏氟乙烯聚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名巍杨小旭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冠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