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防再狭窄的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024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CH↓[3](CH↓[2])↓[13]SCH↓[2]CONH-*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冠状干预治疗后预防再狭窄的制剂,其包括一种具下式的作为活性成分的化合物: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预防再狭窄的制剂对于患有局部缺血心脏病的患者来说,可以提供一种新的冠状干预治疗后预防再狭窄的用途,上述患者患有严重的狭窄或不能进行药物治疗,其中部分患者伴有由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绞痛发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冠状干预治疗后预防再狭窄的制剂。冠状干预治疗是一种通过对冠状动脉血液循环进行再造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可用PTCA治疗作为代表(经皮经腔冠状血管再造术),其中冠状动脉所显示出来的高强度的器官狭窄借助在血管中插入气球状的导管被物理性的扩大了,还有斯坦特印模(stent)治疗,其中用气球扩大后从内部植入金属支持物斯坦特印模,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切除术治疗,其中的动脉粥样硬化被切除等。最近,除了药物治疗外,人们还积极地对患有局部缺血心脏病的患者(例如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实施了上述治疗。从致病病原学的角度而言,再狭窄后新生的内膜(intimal)增厚部位(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最初的内膜增厚的构造而变化)主要包含转移到合成型的平滑肌细胞,另外还有大噬菌体和新生血管。更具体讲,通常认为内膜增厚是由于活体血管修复功能所导致的平滑肌细胞异常增高的转移和分化所引起的,或者是由于对细胞程序性死亡(其为平滑肌生长控制机制)的抑制引起的。然而它们的细节至今没有被阐述清楚。迄今为止,为了开发药物,借助对平滑肌生长的抑制活性的体外筛选,人们进行了许多尝试,但是没有产品被证明对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冠状干预治疗后预防再狭窄的制剂,其包括一种具下式的作为活性成分的化合物:CH↓[3](CH↓[2])↓[13]SCH↓[2]CONH-*。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见由美子秋吉数彦山岸泉友池英树
申请(专利权)人:大正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