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桥下部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96880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舟桥下部连接机构。它含有两个单元舟。其特点是单元舟的四角下部均有矩形缺角,矩形缺角内固定有上耳板和下耳板,上下耳板间有间距。两单元舟邻端相应的矩形缺角间均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伸入相应缺角内的上下耳板间的间距内。连接板的两端均有销孔,与该销孔相应的下耳板、上耳板、单元舟四角的下甲板和上甲板上均有同心孔。相邻两个单元舟中,一个单元舟邻端两角的下耳板、上耳板、下甲板和上甲板上的同心孔内插有转动杆,另一个单元舟邻端两角的下耳板、上耳板、下甲板和上甲板上的同心孔内插有插拔杆。这种连接机构,占据空间少,便于作业。适用于舟桥的单元舟与单元间连接。(*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舟桥。具体说,是用来实现舟桥的单元舟与单元间连接用的舟桥下部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在造船行业都知道,舟桥是由多个单元舟连接而成。迄今为止,舟桥的单元舟之间 的连接方式一直是采用在相邻两个单元舟的邻端下部焊接销座,并借助销轴铰接在一起。 虽然在相邻两个单元舟的邻端下部焊接销座,可借助销轴使两个单元舟连接在一起。但由 于销座突出在舟体之外,无论是储存还是装车,占据空间都多。又由于销座处于在单元舟的 舟体下部,作业时,需用手直接进行插拔销作业,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舟桥下部连接机构。这种连接机构,占据空 间少,便于作业。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的舟桥下部连接机构含有两个单元舟,该两单元舟均为长方体。其特 点是单元舟的四角下部均有矩形缺角,矩形缺角内固定有上耳板和下耳板,上耳板与下耳 板的板面间、上耳板和下耳板与单元舟的上下甲板间相平行,且上下耳板间有间距。两单元 舟邻端相应的矩形缺角间均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伸入相应缺角内的上下耳板间的间距 内。连接板的两端均有销孔,与该销孔相应的下耳板、上耳板、单元舟四角的下甲板和上甲 板上均有同心孔。相邻两个单元舟中,一个单元舟邻端两角的下耳板、上耳板、下甲板和上 甲板上的同心孔内插有转动杆,另一个单元舟邻端两角的下耳板、上耳板、下甲板和上甲板 上的同心孔内插有插拔杆。 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转动杆下部一段的截面为方形,与该方形相应的上耳板和下耳板上的销孔亦为方形。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单元舟的四角下部均有矩形缺角,矩形缺角内固定有 上耳板和下耳板,上下耳板间有间距。两单元舟邻端相应的矩形缺角间均有连接板,连接板 的两端伸入相应缺角内的上下耳板间的间距内。连接板的两端均有销孔,与该销孔相应的 下耳板、上耳板、单元舟四角的下甲板和上甲板上均有同心孔。相邻两个单元舟中,一个单元舟邻端两角的下耳板、上耳板、下甲板和上甲板上的同心孔内插有转动杆,另一个单元舟 邻端两角的下耳板、上耳板、下甲板和上甲板上的同心孔内插有插拔杆。连接状态下,转动 杆的下端与连接板一端间呈固定配合。连接时,操作人员站在被连的一个单元舟上,先使转 动杆下端插入处于上下耳板间距的连接板一端内并使二者间固定,再旋转转动杆并带动连 接板使连接板的另一端旋入另一单元舟底部相应的上下耳板间,然后使插拔杆下端下伸并 插入连接板另一端的同心孔内,即可实现两个单元舟下部间的连接。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由上下耳板组成的销座处于矩形缺角内,不凸出在单元舟之外,无论是储存还是装车,占据空 间都少。又由于采用这种连接方式,作业人员站在单元舟上,通过操纵转动杆和插拔杆就可 实现两单元舟间的连接。与
技术介绍
中的传统连接方式相比,操作起来比较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舟桥下部连接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舟桥下部连接机构含有两个单元舟2和21,该两单元舟 均为长方体。两单元舟2和21的四角下部均加工有矩形缺角9,矩形缺角9内固定有上耳 板6和下耳板7,上耳板6与下耳板7的板面间、上耳板6和下耳板7与单元舟2或21的上 甲板4、下甲板1间均相平行,且上耳板6与下耳板7间留有间距。两单元舟2和21邻端相 应的矩形缺角9间均配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两端伸入相应矩形缺角9内的上耳板6与 下耳板7间的间距内。连接板8的两端均有销孔,与该销孔相应的下耳板7、上耳板6、单元 舟2或21四角的下甲板1和上甲板4上均加工有同心孔。相邻两个单元舟2和21中,一 个单元舟2邻端两角的下耳板7、上耳板6、下甲板1和上甲板4上的同心孔内插有转动杆 3,另一个单元舟21邻端两角的下耳板7、上耳板6、下甲板1和上甲板4上的同心孔内插有 插拔杆5。 为便于使转动杆3能带动连接板8旋转,转动杆3下部一段的截面加工成方形,与 该方形相应的上耳板6和下耳板7上的销孔亦为方形。 连接时,操作人员站在被连的一个单元舟2或21上,先使转动杆3下端插入处于 上耳板与6下耳板7间距的连接板一端内并使二者间固定,再旋转转动杆3并带动连接板 8使连接板8的另一端旋入另一单元舟21或2底部相应的上耳板6与下耳板7间,然后使 插拔杆5下端下伸并插入连接板8另一端的同心孔内,即可实现两个单元舟2和21下部间 的连接。权利要求舟桥下部连接机构,包括两个单元舟(2和21),该两单元舟均为长方体;其特征在于两单元舟(2和21)的四角下部均有矩形缺角(9),矩形缺角(9)内固定有上耳板(6)和下耳板(7),上耳板(6)与下耳板(7)的板面间、上耳板(6)和下耳板(7)与单元舟(2或21)的上甲板(4)、下甲板(1)间相平行,且上耳板(6)与下耳板(7)间有间距;两单元舟(2和21)邻端相应的矩形缺角(9)间均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两端伸入相应矩形缺角(9)内的上耳板(6)与下耳板(7)间的间距内;连接板(8)的两端均有销孔,与该销孔相应的下耳板(7)、上耳板(6)、单元舟(2或21)四角的下甲板(1)和上甲板(4)上均有同心孔;相邻两个单元舟(2和21)中,一个单元舟(2)邻端两角的下耳板(7)、上耳板(6)、下甲板(1)和上甲板(4)上的同心孔内插有转动杆(3),另一个单元舟(21)邻端两角的下耳板(7)、上耳板(6)、下甲板(1)和上甲板(4)上的同心孔内插有插拔杆(5)。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舟桥下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转动杆(3)下部一段的截面 为方形,与该方形相应的上耳板(6)和下耳板(7)上的销孔亦为方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舟桥下部连接机构。它含有两个单元舟。其特点是单元舟的四角下部均有矩形缺角,矩形缺角内固定有上耳板和下耳板,上下耳板间有间距。两单元舟邻端相应的矩形缺角间均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伸入相应缺角内的上下耳板间的间距内。连接板的两端均有销孔,与该销孔相应的下耳板、上耳板、单元舟四角的下甲板和上甲板上均有同心孔。相邻两个单元舟中,一个单元舟邻端两角的下耳板、上耳板、下甲板和上甲板上的同心孔内插有转动杆,另一个单元舟邻端两角的下耳板、上耳板、下甲板和上甲板上的同心孔内插有插拔杆。这种连接机构,占据空间少,便于作业。适用于舟桥的单元舟与单元间连接。文档编号E01D15/14GK201439589SQ20092004787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催俊琦, 况祺, 刘建成, 孙建群, 孙永岗, 张祥, 徐进, 林铸明, 熊建武, 金沛之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舟桥下部连接机构,包括两个单元舟(2和21),该两单元舟均为长方体;其特征在于两单元舟(2和21)的四角下部均有矩形缺角(9),矩形缺角(9)内固定有上耳板(6)和下耳板(7),上耳板(6)与下耳板(7)的板面间、上耳板(6)和下耳板(7)与单元舟(2或21)的上甲板(4)、下甲板(1)间相平行,且上耳板(6)与下耳板(7)间有间距;两单元舟(2和21)邻端相应的矩形缺角(9)间均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两端伸入相应矩形缺角(9)内的上耳板(6)与下耳板(7)间的间距内;连接板(8)的两端均有销孔,与该销孔相应的下耳板(7)、上耳板(6)、单元舟(2或21)四角的下甲板(1)和上甲板(4)上均有同心孔;相邻两个单元舟(2和21)中,一个单元舟(2)邻端两角的下耳板(7)、上耳板(6)、下甲板(1)和上甲板(4)上的同心孔内插有转动杆(3),另一个单元舟(21)邻端两角的下耳板(7)、上耳板(6)、下甲板(1)和上甲板(4)上的同心孔内插有插拔杆(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群孙永岗况祺林铸明刘建成金沛之徐进熊建武催俊琦张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三九八三部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