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方管螺齿混合整体成型连接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3237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方管螺齿混合整体成型连接接头,包括中间芯层及金属方管;所述金属方管表面沿轴向等间距设置若干齿槽,形成齿槽与金属齿间隔交替的结构;所述齿槽内缠绕内部缠绕层,所述金属齿上沿周向均匀设置若干第一螺栓孔;所述金属方管分别拼装粘结在中间芯层的两侧形成整体接头内芯;所述整体接头内芯外壁整体缠绕外部缠绕层并高温固化成型形成复合材料方管;所述复合材料方管外壁还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复合材料方管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所述金属方管的自由端还焊接连接盖板,所述盖板上焊接连接耳板,本接头可设计性强、接头承载力强、抗疲劳性能强、轻量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结构中杆件或者量的连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方管螺齿混合整体成型连接接头


技术介绍

1、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在土木工程桁架结构主承力构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复合材料结构连接承载力不足限制了复合材料在高承载力、大跨度结构中广泛应用。

2、传统的复合材料杆件间连接方式主要有螺栓连接、胶结、胶螺混合连接。螺栓连接方式的优点是连接工艺简单,连接可靠,应用广泛,但是需要在复合材料上开孔,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构件的整体承载力;胶结的优点是对构件没有削弱,但由于胶的强度不高,影响了连接接头的承载力,应用荷载等级较低的情况;胶螺混合连接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接头的承载力,但是胶层与螺栓不能协同受力,承载时胶层先破坏,螺栓再受力,没有共同受力。中国专利cn114561864a公开了一种高承载力整体成型复合材料接头及制造方法;该专利利用纵向纤维、层间粘结力和剪力承受拉力,剪力销和层间粘结力承受压力,其连接效率高、疲劳性能好,可以用于高承载力复合材料结构的连接。但该专利的金属内芯是实心结构,且外部缠绕的碳纤维预浸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方管螺齿混合整体成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芯层(1)及金属方管(2);所述金属方管(2)表面沿轴向等间距设置若干齿槽(2.1),形成齿槽(2.1)与金属齿(2.2)间隔交替的结构;所述齿槽(2.1)内缠绕内部缠绕层,所述金属齿(2.2)上沿周向均匀设置若干第一螺栓孔(3);所述内部缠绕层的填充厚度与金属方管(2)表面齐平;所述金属方管(2)分别拼装粘结在中间芯层(1)的两侧形成整体接头内芯;所述整体接头内芯外壁整体缠绕外部缠绕层(4)并高温固化成型形成复合材料方管;所述复合材料方管外壁对应金属齿(2.2)上第一螺栓孔(3)的位置设置第二螺栓孔(5);所述第一螺栓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方管螺齿混合整体成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芯层(1)及金属方管(2);所述金属方管(2)表面沿轴向等间距设置若干齿槽(2.1),形成齿槽(2.1)与金属齿(2.2)间隔交替的结构;所述齿槽(2.1)内缠绕内部缠绕层,所述金属齿(2.2)上沿周向均匀设置若干第一螺栓孔(3);所述内部缠绕层的填充厚度与金属方管(2)表面齐平;所述金属方管(2)分别拼装粘结在中间芯层(1)的两侧形成整体接头内芯;所述整体接头内芯外壁整体缠绕外部缠绕层(4)并高温固化成型形成复合材料方管;所述复合材料方管外壁对应金属齿(2.2)上第一螺栓孔(3)的位置设置第二螺栓孔(5);所述第一螺栓孔(3)与第二螺栓孔(5)连通;所述复合材料方管外壁还设置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与复合材料方管通过高强螺栓(7)连接;所述金属方管(2)的自由端还焊接连接盖板(8),所述盖板(8)上焊接连接耳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方管螺齿混合整体成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缠绕层(4)包括三种不同缠绕角度的碳纤维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欢徐龙星梅之永李林梁川丁勇张颖程营吴超邹少军庞丽军陆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三九八三部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