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衣原体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906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含有茶多酚的抗衣原体剂,和预防或治疗衣原体传染病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将衣原体传染病治疗有效量的含茶多酚的组合物给药到病人的感染部位。茶多酚是茶的成分、天然物质。茶从很早以前就已经被广泛地用作饮料,因此在其安全性方面没有任何问题。此外,茶多酚对身体没有任何有害副作用,并且没有出现耐药菌株的危险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茶多酚的抗衣原体剂
技术介绍
衣原体属细菌是大小为0.2-1.5μm的球形或椭圆形细菌,并且是专有性地寄生在真核细胞中的独特细菌。宿主细胞外部的生态型—传染体通过吞噬作用进入宿主细胞的空泡中,并在其中转化成称为网状结构体的颗粒。网状结构体的数目通过分裂而增加,在感染后期发育成传染体。已知衣原体是引起沙眼和包涵体结膜炎的病原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引起鹦鹉热的病原体(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还是引起肺炎(肺炎)、咽喉痛(咽炎)、支气管炎、鼻窦炎、中耳炎的病原体(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或其它儿童疾病的病原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是引起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的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通常使用口服抗生素来治疗衣原体传染病、尤其是沙眼衣原体传染病。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的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的多西环素和mynocycline,大环内酯类的克拉霉素,新喹诺酮类的氧氟沙星、托氟沙星和司氟沙星。为了进行治疗,口服给药通常持续约2周。然而,当用抗生素治疗时,会伴随副作用问题。因此,孕妇不能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和新喹诺酮类抗生素。此外,使用抗生素总伴有出现耐药菌株的危险。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从天然物质中发现并提供既没有任何副作用、也不用担心出现耐药菌株的抗衣原体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者们已经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最终发现,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显著的抗衣原体属细菌的增殖抑制活性,因此,基于此发现,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所用茶叶从很早以前就已经被用作饮料,并且在其安全性方面没有任何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公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含茶多酚的抗衣原体剂。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治疗衣原体传染病的方法,包括将衣原体传染病治疗有效量的含茶多酚的组合物给药到病人的感染部位。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茶表示从茶树(茶(Camellia sinensis))上获得的叶子、茎、木质部、根、种子或它们的混合物。一般使用饮用茶叶作为原料。饮用茶叶包括各种取决于其生产方法的茶叶,例如发酵茶如红茶和普洱茶,半发酵茶如乌龙茶和包种(paochong)茶,和非发酵茶如绿茶等。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使用上述任一种茶叶。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茶多酚包括含有所述茶多酚的茶本身,用水、热水、有机溶剂、含水有机溶剂等从上述茶中提取的提取物或上述提取物的混合物。此外,可使用通过有机溶剂分离或吸收树脂色谱法将茶提取物纯化到所需纯度而获得的高茶多酚含量的制备物。这些方法描述在特公平1-44234、特公平2-12474、特开平2-22755,特开平4-20589、特开平5-260907、和特开平8-109178等中。由此获得的茶提取物和高茶多酚含量的制备物中含有的茶多酚具体包括儿茶素,其中有(+)-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和茶黄素,其中有茶黄素单没食子酸酯A、茶黄素单没食子酸酯B、茶黄素二没食子酸酯、游离茶黄素等。它们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上述茶多酚可以是市售产品,例如,含有儿茶素作为主成分的产品,例如商品名Polyphenon 60(由三井农林株式会社生产,茶多酚含量60%或60%以上),商品名Polyphenon 30(由三井农林株式会社生产,茶多酚含量30%或30%以上),商品名Polyphenon70S(由三井农林株式会社生产,茶多酚含量70%或70%以上),商品名Polyphenon E(由三井农林株式会社生产,茶多酚含量80%或80%以上)等。含有茶黄素作为主成分的产品包括商品名Polyphenon TF(由三井农林株式会社生产,组分16.8%的茶黄素、19.5%的茶黄素单没食子酸酯A、16.1%的茶黄素单没食子酸酯B、31.4%的茶黄素二没食子酸酯)等。本专利技术抗衣原体剂可用于抗衣原体属细菌,除沙眼衣原体外,例如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猫心衣原体(Chlamydia pecorum)等。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茶多酚与合适的增溶剂、悬浮剂、基质材料等一起使用,并且用作呈霜剂、糊剂、凝胶剂、乳液剂、液体等剂型的组合物。例如,可将茶多酚和/或含茶多酚的材料溶解和/或悬浮在纯化水、生理盐水、含水乙醇等溶剂中,并将其喷到和/或涂在受感染部位例如呼吸道粘膜上。为了治疗沙眼、包涵体结膜炎等,可将茶多酚溶解在纯化水、缓冲溶液等溶剂中,以用作点眼剂,或将其与眼膏基质材料混合来制成用作眼药膏的软膏。还可以将茶多酚与霜剂、糊剂、凝胶剂、软膏等混合,来将其涂在受感染部位如子宫颈管的上皮上。用于本专利技术霜剂、糊剂、凝胶剂和软膏的基质包括,例如,烃类物质如白凡士林、黄凡士林、石蜡、液体石蜡、角鲨烷和纯地蜡;高级脂肪酸如月桂酸、硬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高级脂肪醇如硬脂醇、油醇、月桂醇、鲸蜡醇、和羊毛脂醇;脂肪酸酯如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棕榈酸异丙酯、和甘油单硬脂酸酯;蜡如蜂蜡、白蜂蜡、和羊毛脂;油和脂如鳄梨油、橄榄油、椰子油、芝麻油、大豆油、蓖麻油、澳洲坚果油、貂油、卵黄油、牛油和猪油;高分子量化合物如阿拉伯胶、黄蓍胶、瓜尔胶、刺梧桐胶、糊精、明胶、角叉菜胶、虫胶、松香、酪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藻酸钠、硝酸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钠、聚乙烯甲醚、月桂酸聚乙二醇(lauromacrogol)、聚酰胺树脂、和硅油,可适当选择一种或多种上述基质来使用。如果需要,可将湿润剂,例如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聚乙二醇、消旋-吡咯烷酮甲酸钠、乳酸钠、山梨醇、透明质酸钠;无机物质,例如膨润土、高龄土、氧化锌、和氧化钛;稳定剂,例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抗菌剂,例如苯扎氯铵、氯化苄乙氧铵、柠檬酸、柠檬酸钠、对羟基苯甲酸、和硼酸;表面活性剂,例如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和已知的透皮吸收剂等加到上述制剂中。在这些情况下,茶多酚在药物中的浓度可随患者的症状和年龄、施药部位、给药方法等不同而不同,并且没有特别限制。当以液体、乳液剂等剂型使用时,茶多酚的浓度一般是0.2-50mg/ml、优选1.6-10mg/ml。当以霜剂、糊剂、凝胶剂、软膏等剂型使用时,茶多酚的浓度一般是0.2-200mg/g、优选10-100mg/g。当使用本专利技术抗衣原体剂时,考虑到衣原体独特的生长周期以及防止复发,持续治疗一定时间例如2-4周是可取的。虽然本专利技术抗衣原体剂在治疗期间的给药频率可随患者的症状、施药部位、给药方法、所用茶多酚的浓度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可每天给药1-10次。因为本专利技术抗衣原体剂中的活性组分茶多酚的安全性非常好,因此其可用于预防疾病。下面用实施例来更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实施例1使用沙眼衣原体菌株作为测试衣原体。将能形成104个包涵体的衣原体在含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抗衣原体剂,其特征在于含有茶多酚。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8-4-21 125392/19981.抗衣原体剂,其特征在于含有茶多酚。2.权利要求1的抗衣原体剂,其中所述茶多酚是至少一种选自(+)-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茶黄素单没食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勉原征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农林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