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微米或纳米级的具有减摩和修复作用的机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为提高边界润滑状态下的润滑油的润滑性能,降低摩擦,减少磨损,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入各种极压抗磨添加剂。目前极压抗磨剂主要分为①含硫、磷、氯等活性无素的有机化合物,如硫化异丁烯等。②有机金属化合物,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等。第①②类抗磨减摩剂大都是油溶性化合物,在边界润滑和混合润滑条件下,通过热分介等方式,在金属磨斑的表面形成吸附膜、反应膜或渗透膜、从而改善摩擦面的润滑状态。但在摩擦温升较高时,这些化合物其分解产物某些会对金属(如含银、锡)轴承材料有腐蚀作用;同时在温高时的分解消耗,使其性能降低,且因其合成工艺复杂及污染等不足之处。③具有层状等特殊结构的固体润滑剂,如石墨、二硫化钼等。二十多年前,国外就有人试图以固体润滑剂(如MoS2、PTFE、)颗粒来替代这些油溶性添加剂,以获得更好的润滑效果和抗磨修复作用,也有利于环境保护,但所获得结果却不尽相同,尤其是较低温度下,其润滑性较油溶性添加剂差,因颗粒大,导致在摩擦界面导入差,见效较慢。近年来国内外已出现了用有机钼配制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减摩和修复作用的润滑添加剂,其特征是该机油添加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主要由基础油50-90%、石墨1-15%、含硫金属化合物1-10%、分散剂1-15%、增效剂1-20%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群基,金芝珊,楚书凤,刘维民,陈建敏,杨生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