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包围式模芯类铝型材热挤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50489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包围式模芯类铝型材热挤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的进料面均布有若干个分流孔(1.1),上模(1)的出料面设置有若干个模芯(1.3),所述下模(2)的进料面设置有焊合室(2.1)和型腔(2.2),所述上模(1)分成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所述上模(1)的中心设置有一个插芯孔(1.2),该插芯孔(1.2)内插入有插芯(3),该插芯(3)与所述插芯孔(1.2)过盈配合,组合成为普通的模芯,再与上模(1)出料面上其它的模芯(1.3)一起插入所述下模(2)的型腔(2.2)内,所述模芯(1.3)均布于所述插芯孔(1.2)的外围,所述模芯(1.3)的外周围均设置有斜保护(1.5),所述模芯(1.3)间设置有引料槽(1.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稳定生产出尺寸与壁厚良好、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较长的全包围式模芯类铝型材。(*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型材热挤压模具。主要用于模芯小、且其中一 个模芯被其它模芯全部包围(以下称"全包围式模芯")的全包围式模芯类铝 型材的热挤压。属模具加工
(二)
技术介绍
由于铝制品加工技术的高速发展,客户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产 品也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特殊化。铝制品涉及的行业也数不胜数。其中多孔铝型材(见图9)也越来越多,而孔中有孔的铝型材也开始相应多起 来。此类型材的模具设计相对困难(特别是小模具),既要保证模芯间的供 铝,又要保证模芯不弹变、不断裂,还要保证能加工到位。如果按照常规 设计方案(上模整体式)成功率相当低,加工不但困难,而且很难按设计 意图加工到位。(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稳定生产出尺寸 与壁厚良好、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较长的全包围式模芯类铝型材热挤压 模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包围式模芯类铝型材热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进料面均布有若干个分流孔,上模的出料 面设置有若干个模芯,所述下模进料面设置有焊合室和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分成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所述上模的中心设置有一个插芯 孔,该插芯孔内插入有插芯,该插芯与所述插芯孔过盈配合,组合成为普 通的模芯,再与上模出料面上其它的模芯一起插入所述下模的型腔内,所述模芯均布于所述插芯孔的外围,所述模芯的外周围均设置有斜保 护,所述模芯间设置有引料槽。本技术在铝棒接触上模时经过上模的分流孔将铝流导向上模的模 芯和下膜的型腔,铝流通过上模模芯间的引料槽和下模出料孔的空刀进行 铝流填充后与下模型腔的铝流被同步挤出。从而得到合格的制品。本技术比普通的模具多了一个插芯。它的目的在于将原来的一个 上模分成两部份来加工再装配。化繁为简。装配后同于普通上模。再与下 模装配。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普通上模加工不到的地方,解决全包围式模 芯类型材生产困难的问题。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众模芯,而上模模芯 的外周围均设计斜保护来保证其它模芯的稳定。再从模芯间设计一定角度 和深度的引料槽来保证模芯间加强筋的供料。因此可以稳定生产出尺寸与 壁厚良好、生产成本低下、使用寿命较长的全包围式模芯类铝型材。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模具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示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模正视图。图4为图3的B-B剖示图。图5为本技术的下模的正视图。图6为图5的C-C剖示图。图7为本技术的插芯的正视图。图8为图7的D-D剖示图。图9为本技术涉及的铝型材端面图。图中上模l、下模2、插芯3、销钉4、螺丝5;分流孔l.l、插芯孔 1.2、模芯1.3、分流桥1.4、斜保护1.5、引料槽1.6;焊合室2.1、型腔2.2、 空刀2.3。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2,本技术涉及的全包围式模芯类铝型材热挤压模具, 由上模1、下模2和插芯3组成。上模1与下模2之间用两个螺丝5与两 个销钉4联接,外周用止口紧配。参见图3 4,所述上模1分成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上模1的进料面 均布有若干个分流孔l.l(图中有四个),上模1中心设置有一个插芯孔1.2, 上模1的出料面设置有若干个模芯1.3,所述模芯1.3均布于所述插芯孔1.2 的外围,所述模芯1.3的外周围均设置有斜保护1.5,所述模芯1.3间设置 有引料槽1.6。参见图5~6,所述下模2进料面设置有焊合室2.1和型腔2.2,出料面 的出料孔孔壁上设置有空刀2.3。参见图7~8,所述插芯3插入上模1中心的插芯孔1.2内,与所述插芯孔1.2过盈配合,组合成为普通的模芯,再与上模1出料面上的其它模芯 1.3—起插入所述下模2的型腔2.2内。如图1~2。本技术在铝棒接触上模时经过上模的分流孔将铝流导向上模的模 芯和下膜的型腔,铝流通过上模模芯间的引料槽和下模出料孔的空刀进行 铝流填充后与下模型腔的铝流被同步挤出。从而得到合格的制品。权利要求1、一种全包围式模芯类铝型材热挤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的进料面均布有若干个分流孔(1.1),上模(1)的出料面设置有若干个模芯(1.3),所述下模(2)的进料面设置有焊合室(2.1)和型腔(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分成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所述上模(1)的中心设置有一个插芯孔(1.2),该插芯孔(1.2)内插入有插芯(3),该插芯(3)与所述插芯孔(1.2)过盈配合,组合成为普通的模芯,再与上模(1)出料面上其它的模芯(1.3)一起插入所述下模(2)的型腔(2.2)内,所述模芯(1. 3)均布于所述插芯孔(1.2)的外围,所述模芯(1.3)的外周围均设置有斜保护(1.5),所述模芯(1.3)间设置有引料槽(1.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包围式模芯类铝型材热挤压模具,其 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出料面的出料孔设置有空刀(2.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全包围式模芯类铝型材热挤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的进料面均布有若干个分流孔(1.1),上模(1)的出料面设置有若干个模芯(1.3),所述下模(2)的进料面设置有焊合室(2.1)和型腔(2.2),所述上模(1)分成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所述上模(1)的中心设置有一个插芯孔(1.2),该插芯孔(1.2)内插入有插芯(3),该插芯(3)与所述插芯孔(1.2)过盈配合,组合成为普通的模芯,再与上模(1)出料面上其它的模芯(1.3)一起插入所述下模(2)的型腔(2.2)内,所述模芯(1.3)均布于所述插芯孔(1.2)的外围,所述模芯(1.3)的外周围均设置有斜保护(1.5),所述模芯(1.3)间设置有引料槽(1.6)。本技术可以稳定生产出尺寸与壁厚良好、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较长的全包围式模芯类铝型材。文档编号B21C25/00GK201271669SQ20082003958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日专利技术者唐先明, 更 李 申请人:江阴市江顺模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包围式模芯类铝型材热挤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的进料面均布有若干个分流孔(1.1),上模(1)的出料面设置有若干个模芯(1.3),所述下模(2)的进料面设置有焊合室(2.1)和型腔(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分成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所述上模(1)的中心设置有一个插芯孔(1.2),该插芯孔(1.2)内插入有插芯(3),该插芯(3)与所述插芯孔(1.2)过盈配合,组合成为普通的模芯,再与上模(1)出料面上其它的模芯(1.3)一起插入所述下模(2)的型腔(2.2)内, 所述模芯(1.3)均布于所述插芯孔(1.2)的外围,所述模芯(1.3)的外周围均设置有斜保护(1.5),所述模芯(1.3)间设置有引料槽(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先明李更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江顺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