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声阀杆阀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0988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低噪声阀杆阀套结构,包括阀套和阀杆,阀杆的自由端上至少开有一个径向方向的盲孔,并在盲孔内设置有弹簧和接触头;或在阀杆的自由端上开有径向方向的一个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弹簧和两个接触头;或在阀杆的自由端上同轴设置有阀杆延长段,阀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阀杆定位盘,阀杆定位盘上开有中心定位孔和安装孔,阀杆延长段伸入在中心定位孔内,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堵头、弹簧以及接触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能有效减少阀门工作时因振动产生的噪声和损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线行程运动调节阀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作时噪声 小的阀杆阀套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多数公知的线行程运动调节(控制)阀,阀杆的支撑结构相当于 一个悬臂梁,其处在流场中很容易产生振动和噪声,尤其是在小开度时, 阀杆的悬臂长度最大,此时阀门处压降也最大,因此,振动和噪声也表现最为突出;有时,还伴随出现空化腐蚀现象,造成阀门在短时间内遭到损 坏。巿场中有的闽门使用双支撑结构的阀杆和阀套,其由于釆用刚性支撑, 对加工、组装精度要求高,阀门体积大,并且可能影响到阀门重要的指标 特性一关闭严密性,因而实际使用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 供低噪声阀杆阀套结构,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能有效减少阀 门工作时因振动产生的噪声和损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釆用的技术方案是低噪声阀杆阀套 结构,包括阀套以及设置在所述阀套内且能上下运动的阀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杆的自由端上至少开有一个径向方向的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弹 簧和接触头,所述接触头由弹性材料制成,且一端为平面另一端为半球形, 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所述盲孔内壁和接触头平面端上,所述接触头的 半球形端抵在所述阀套的内壁上。所述盲孔的外端口上固定有圆环形状的堵头。所述阀杆上均勻分布有三个盲孔。低噪声阀杆阀套结构,包括阀套以及设置在所述阀套内且能上下运动 的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的自由端上开有径向方向的一个通孔,所 述通孔内设置有弹簧和两个接触头,所述接触头均由弹性材料制成,且一 端为平面另一端为半球形,所述弹簧两端分别抵在两个接触头平面端上, 所述两个接触头的半球形端均抵在所述阀套的内壁上。所述通孔的一端开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直径,所 述通孔的另 一端设置有圆环形状的堵头。低噪声阀杆阀套结构,包括阀套以及设置在所述阀套内且能上下运动的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的自由端上同轴设置有阀杆延长段,且所 述阀杆延长段直径小于阀杆自由端直径,所述阀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阀杆 定位盘,所述阀杆定位盘上开有轴向方向的中心定位孔以及与所述中心定 位孔相通的径向方向的安装孔,所述阀杆延长段伸入在所述中心定位孔内 并随所述阀杆上下运动,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堵头、弹簧以及接触头,所 述堵头为环形且固定在所述安装孔的外端口 ,所述接触头由弹性材料制 成,且一端为平面另一端为半球形,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接触头平面 端和堵头上,所述接触头的半球形端抵在所述阀杆延长段上。 所述阀杆定位盘上均匀分布有三个安装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安 装使用方便,在阀杆和阀套之间设置由弹簧和接触头构成的弹性支撑,其 定位作用使闽杆在运动中保持良好的同轴度,且能有效吸收阀杆的振动, 减少阀门工作时的噪声和因振动造成的阀门损坏;另外,本技术成本 低,能广泛应用于线行程运动调节闽领域。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l一阀杆; 2—堵头; 3—接触头;4一弹簧; 5 —阀杆定位盘; 6 —阀杆延长段;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l所示,本技术包括阀套以及设置在所述阀套内且能上下运 动的阀杆l,阀杆1的自由端上至少开有一个径向方向的盲孔,在盲孔内 均设置有弹簧4和接触头3,其中,接触头3由弹性材料制成,且接触头 3的一端为平面另一端为半球形,弹簧4的两端分别抵在所述盲孔内壁和 接触头3平面端上,接触头3的半球形端抵在所述阀套的内壁上。这样, 在阀杆1上下运动的过程中,接触头3和弹簧4相结合对阀杆1起到定位 和支撑作用,且能有效吸收因阀杆1运动产生的振动,具有减振和增加阻 尼的功能。作为优选方案,在盲孔的外端口上固定有圆环形状的堵头2,以用来 限制接触头3的径向移动距离。盲孔的数量为三个,且均匀分布在阀杆l, 以保证接触头3和弹簧4对阀杆1的弹性支撑力分布均匀。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阀套以及设置在所述闽套内且能上下运 动的阀杆l,阀杆1的自由端上开有径向方向的一个通孔,通孔内设置有 弹簧4和两个接触头3,接触头3均由弹性材料制成,且一端为平面另一 端为半球形,弹簧4设置在两个接触头之间,且弹簧4的两端分别抵在两 个接触头3平面端上,两个接触头3的半球形端均抵在所述阀套的内壁上。 本实施例中,通孔的设计使触头3和弹簧4安装方便,且两个触头对称设 置在阀杆1上,也保证了触头3和弹簧4对阀杆1的支撑力均句分布。作为优选方案,在通孔的一端开有限位孔,限位孔直径小于通孔直径, 通孔的另一端设置有圆环形状的堵头2,限位孔和堵头2分别用来限制两个接触头3的径向移动距离。 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阀套以及设置在所述阀考,内且能上下运 动的阆杆1,阀杆l的自由端上同轴设置有阀杆延长段6, #阀杆延长段6 直径小于阀杆1自由端直径,阀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闽杆i位盘5,阀杆 定位盘5上开有轴向方向的中心定位孔以及与所述中心定位孔相通的径向 方向的安装孔,阀杆延长段6伸入在所述中心定位孔内并随阀杆1上下运 动,安装孔内设置有堵头2、弹簧4以及接触头3,堵头2为环形且固定 在所述安装孔的外端口,接触头3由弹性材料制成,且一端为平面另一端 为半球形,弹簧4的两端分别抵在接触头3平面端和堵头2上,接触头3 的半球形端抵在阀杆延长段6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之 处在于将弹簧4和接触头3设置在阀杆定位盘5,在阀杆l运动中,通 过各接触头对阀杆延长段6的支撑和减振来达到减少噪声的目的。作为优选方案,在阀杆定位盘5上均匀开有三个安装孔,以保证接触 头3和弹簧4对阀杆1的弹性支撑力分布均句。以上所迷,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 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低噪声阀杆阀套结构,包括阀套以及设置在所述阀套内且能上下运动的阀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的自由端上至少开有一个径向方向的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弹簧(4)和接触头(3),所述接触头(3)由弹性材料制成,且一端为平面另一端为半球形,所述弹簧(4)的两端分别抵在所述盲孔内壁和接触头(3)平面端上,所述接触头(3)的半球形端抵在所述阀套的内壁上。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声阀杆阀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盲 孔的外端口上固定有圆环形状的堵头(2)。3. 按照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低噪声阀杆阀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阀杆(1)上均匀分布有三个盲孔。4. 低噪声阀杆阀套结构,包括阀套以及设置在所述阀套内且能上下运 动的闽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闽杆(1)的自由端上开有径向方向的 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弹簧(4)和两个接触头(3),所述接触头(3)均由弹性材料制成,且一端为平面另一端为半球形,所述弹簧(4)的两端分别抵在两个接触头(3)平面端上,所述两个接触头(3)的半球 形端均抵在所述阀套的内壁上。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噪声阀杆阀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低噪声阀杆阀套结构,包括阀套以及设置在所述阀套内且能上下运动的阀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的自由端上至少开有一个径向方向的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弹簧(4)和接触头(3),所述接触头(3)由弹性材料制成,且一端为平面另一端为半球形,所述弹簧(4)的两端分别抵在所述盲孔内壁和接触头(3)平面端上,所述接触头(3)的半球形端抵在所述阀套的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权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秦申特种调节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