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冷却式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9292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冷却式反应釜,反应釜盖、壳体及冷却管。所述反应釜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冷却管设置在反应釜内部,冷却管的输入口及输出口伸出反应釜壳体的外部。所述冷却管为盘绕式结构,与反应釜壳体内壁紧密连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温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冷却式反应釜
技术介绍
目前,有降温要求的反应釜,都采用夹套冷却的方式,此类方式降温速度慢,效率 低,不能充分利用冷却水或冷冻盐水,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降温速度快,效率高 的新型冷却式反应釜。其技术方案是反应釜盖、壳体及冷却管。所述反应釜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冷却管设置在反应釜内部,冷却管的输入口及输出口伸出反应釜壳体的外部。 其中,所述冷却管为盘绕式结构,与反应釜壳体内壁紧密连接配合。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温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新型冷却式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盖1、壳体2及冷却管3。反应釜的 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4,冷却管3设置在反应釜内部,冷却管3的输入口 5及输出口 6伸出反 应釜壳体2的外部。冷却管3为盘绕式结构,与反应釜壳体2内壁紧密连接配合。 使用时,冷却管3的输入口 5连接冷却水或冷冻盐水源,由于冷却管3安装于反应 釜壳体2内壁上,与反应物接触紧密,所以在反应结束后需要冷却时,打开冷却管输入口 5 和输出口上的开关,冷却水或冷冻盐水从冷却管输入口 5进入,由输出口 6排出,从而达到 迅速冷却的目的。权利要求一种新型冷却式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盖、壳体及冷却管,其特征是所述反应釜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冷却管设置在反应釜内部,冷却管的输入口及输出口伸出反应釜壳体的外部。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冷却式反应釜,其特征是所述冷却管为盘绕式结构,与 反应釜壳体内壁紧密连接配合。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冷却式反应釜,反应釜盖、壳体及冷却管。所述反应釜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冷却管设置在反应釜内部,冷却管的输入口及输出口伸出反应釜壳体的外部。所述冷却管为盘绕式结构,与反应釜壳体内壁紧密连接配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温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文档编号B01J19/24GK201519579SQ20092002982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4日专利技术者刘玉亮, 尚建芳, 李明 申请人:东营万通橡胶助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冷却式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盖、壳体及冷却管,其特征是:所述反应釜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冷却管设置在反应釜内部,冷却管的输入口及输出口伸出反应釜壳体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刘玉亮尚建芳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万通橡胶助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