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流化床进风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8773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振动流化床进风系统装置,包括初效过滤器、风机、换热设备、双级高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与风机一端相连,风机另一端与换热设备相连,换热设备与双级高效过滤器相接。该种装置可使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过滤精度,确保了所有进风的洁净度要求,彻底解决了原来进风含有杂质异物的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进风系统装置,特别涉及振动流化床进风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振动流化床进风系统多采用"较大孔径初滤器一风机一一级高效过滤器一换热设备",出风进振动流化床系列装置,该装置对经振动流化床生产的物料杂质、灰分指标要求不严的情况下,还是适用的。但对于杂质、灰分指标要求很严的情况下,该工艺不能达到要求。因换热设备本身产生的异物未经过滤,很容易污染物料。因此需要对经换热设备的风进行过滤,最大限度减少产品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装置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振动流化床进风系统装置,该种装置可使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本技术解决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振动流化床进风系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初效过滤器、风机、换热设备、双级高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与风机一端相连,风机另一端与换热设备相连,换热设备与双级高效过滤器相接。所述的初效过滤器面积为10-20m2,孔径为2-5um。所述的双级高效过滤器为两级高效过滤器串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一是将原来较大孔径初滤器更改为较大过滤面积小孔径初效过滤器,既提高了过滤精度,过滤精度由原来的0.1mm-0.01mm减小到0.002mm-0.005mm,有效控制新风异物,又能确保进风量,同时还大大减轻了后部高效的负荷;二是将原高效过滤器置于换热设备前,改造为高效过滤器置于换热设备后,并将一级高效过滤改为双级高效过滤,可以有效将换热设备自身杂质进行过滤,提高了过滤精度,确保了所有进风的洁净度要求,彻底解决了原来进风含有杂质异物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其中1。初效过滤器2.风机3.换热设备4.双级高效过滤器5.—级高效过滤器 6.二级高效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3如图l,振动流化床进风系统装置,包括初效过滤器l、风机2、换热设备3、双级高效过滤器4,初效过滤器1与风机2 —端相连,风机2另一端与换热设备3相连,换热设备3与双级高效过滤器4相接。初效过滤器面积为10-20m2,孔径为2-5um。双级高效过滤器4为两级高效过滤器串联。新风在引风机形成的负压作用下,经大面积小孔径的初效过滤器1进行过滤,再经风机2进入换热设备3,进风经换热后进入一级高效过滤器5,再进入二级高效过滤器6。经进风系统装置过滤的洁净风进入振动流化床。权利要求1、振动流化床进风系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初效过滤器、风机、换热设备、双级高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与风机一端相连,风机另一端与换热设备相连,换热设备与双级高效过滤器相接。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流化床进风系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初效过滤器面积为10-20m2,孔径为2-5um。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流化床进风系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双级高效过滤器为两级高效过滤器串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振动流化床进风系统装置,包括初效过滤器、风机、换热设备、双级高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与风机一端相连,风机另一端与换热设备相连,换热设备与双级高效过滤器相接。该种装置可使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过滤精度,确保了所有进风的洁净度要求,彻底解决了原来进风含有杂质异物的问题。文档编号B01J8/40GK201427046SQ20092002882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日专利技术者景文利 申请人:禹城绿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振动流化床进风系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初效过滤器、风机、换热设备、双级高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与风机一端相连,风机另一端与换热设备相连,换热设备与双级高效过滤器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文利
申请(专利权)人:禹城绿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