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缸控制的叶片式液压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83909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压缸控制的叶片式液压变压器包括双作用变量部件、单作用变量部件、壳体、右端盖、旋转轴、左端盖等;其特征在于,双作用变量部件与单作用变量部件共用同一根旋转轴,旋转轴的左端通过滑动轴承安装在双作用变量部件的左侧配流盘上,旋转轴的右端通过滑动轴承安装在右端盖上,双作用变量部件的转子通过花键与旋转轴的左半轴配合联接,单作用变量部件的转子通过平键与旋转轴的右半轴配合联接,双作用变量部件与单作用变量部件安装在同一个壳体内,右端盖、左端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以无节流损失的方式将恒压网络系统压力调整为负载压力变化范围内的任一值,以扩大液压变压器的应用范围,丰富液压变压器的品种。(*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变压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液压缸控制的叶片式液压变压器,属机械领域。(二)
技术介绍
液压变压器是指在液压传动中实现压力转换的一种液压元件。液压变压器可以把 给定压力下的输入液压能高效率地转换为另一种压力下的输出液压能,使用它可以实现多 负载在恒压网络中互不相关的控制,还会使能量逆向流动,不仅可以无节流损失地驱动直 线负载,而且还可以驱动旋转负载。 现有的液压变压器基本上都是柱塞式结构,其工作压力高,在20Mpa以上,流量范 围大,一般用于高压、大流量液压系统中,在中、低压液压系统中使用,效率很低,而且柱塞 式液压变压器结构复杂、加工精度高,对油污染敏感,滤油精度要求高,价格较昂贵,因此使 得液压变压器的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流量均匀、 噪声小、运转精度高且平稳,一端可用于中、高压液压系统,另一端可用于低压液压系统的 液压缸控制的叶片式液压变压器,以解决负载端压力比供油恒压网络系统压力小得多的问 题,提高了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从而扩大了液压变压器的应用范围,丰富了液压变压器的 种类。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种液压缸控制的叶片式液压变压器包括双作用变量部件、单作用变量部件、壳 体、右端盖、旋转轴、左端盖等;双作用变量部件与单作用变量部件共用同一根旋转轴,旋转 轴左半轴一段制成花键,旋转轴右半轴一段制成平键,旋转轴的左端通过滑动轴承安装在 双作用变量部件的左侧配流盘上,旋转轴的右端通过滑动轴承安装在右端盖上,双作用变 量部件的转子通过花键与旋转轴的左半轴配合联接,单作用变量部件的转子通过平键与旋 转轴的右半轴配合联接,双作用变量部件与单作用变量部件安装在同一个壳体内,右端盖、 左端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 所述的液压缸控制的叶片式液压变压器,双作用变量部件包括旋转轴、转子、定 子、叶片、旋转轴、变量油缸和配流盘等;转子和定子的中心是固定且重合的,转子的宽度比 定子的宽度稍小,转子安装在定子内,叶片的一端放入转子的叶片槽内,另一端与定子的内 表面接触,叶片沿转子径向安置;变量油缸包括变量杆、变量活塞、变量缸体等,变量缸体通 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变量杆的球形头端与变量活塞的凹型槽联接,变量杆的另一端固定 在定子的长半径圆弧中心线处的外表面上,变量活塞的凹型槽制作成圆弧形状或渐开线形 状;左、右配流盘安装在旋转轴上,并紧压在定子的两个侧面上。 所述的液压缸控制的叶片式液压变压器,单作用变量部件包括旋转轴、转子、定子、叶片、旋转轴、变量活塞、变量油缸端盖、上端盖、上压板、下压板、滚柱和配流盘等;转子的中心是固定的,定子的中心可左右移动;转子的宽度比定子的宽度稍小,转子安装在定子内,叶片的一端放入转子的叶片槽内,另一端与定子的内表面接触,叶片沿转子径向安置;变量活塞的活塞杆右端头与定子的外表面固定在一起,变量活塞的壳体是在液压变压器的壳体上加工制成的,变量活塞、变量油缸端盖和壳体构成变量油缸,变量油缸端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上端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上压板通过螺栓联接在上端盖上,下压板与定子的外表面配合接触,滚柱安装在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滚柱与上压板的下表面和下压板的上表面配合接触;左、右配流盘安装在旋转轴上,并紧压在定子的两个侧面上。 所述的液压缸控制的叶片式液压变压器,双作用变量部件的左上油口为液压缸控制的叶片式液压变压器的进油口,进油口与恒压网络系统的高压油路连接,单作用变量部件的右上油口为液压缸控制的叶片式液压变压器的出油口 ,出油口与负载端连接,进油口大于出油口 ,双作用变量部件的下油口与单作用变量部件的下油口连接在一起,成为液压缸控制的叶片式液压变压器一个油口 ,该油口与油箱连接,该油口大于进油口 。 本技术的液压缸控制的叶片式液压变压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技术能以无节流损失的方式将恒压网络系统压力调整为负载压力变化 范围内的任一值。(2)本技术一端可用于中、高压液压系统,另一端可用于低压液压系统的叶片 式液压变压器,解决了负载端压力比供油恒压网络系统压力小得多的问题,提高了液压系 统的工作效率,扩大了液压变压器的应用范围,丰富了液压变压器的品种。(3)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转动惯量小,动态响应快,控制性能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技术的的A-A视图 图3是本技术的的B-B视图 图4是本技术的油口连接形式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的变压原理示意图 图中1.双作用变量部件,2.单作用变量部件,3.壳体,4.右端盖,5.旋转轴, 6.左端盖,7、16.转子,8、15.定子,9、17.叶片,IO.变量油缸,10_1、 13.变量活塞,10-2.变 量杆,10-3.变量缸体,11、12、22、23.配流盘,14.变量油缸端盖,18.上端盖,19.上压板, 20.滚柱,21.下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液压缸控制的叶片式液压变压器主要由双作 用变量部件1、单作用变量部件2、壳体3、右端盖4、旋转轴5、左端盖6等组成;双作用变量 部件1与单作用变量部件2共用同一根旋转轴5,旋转轴5左半轴一段制成花键,旋转轴5右半轴一段制成平键,旋转轴5的左端通过滑动轴承安装在双作用变量部件1的左侧配流 盘11上,旋转轴5的右端通过滑动轴承安装在右端盖4上,双作用变量部件1的转子7通 过花键与旋转轴5的左半轴配合联接,单作用变量部件2的转子16通过平键与旋转轴5的 右半轴配合联接,双作用变量部件1与单作用变量部件2安装在同一个壳体3内,右端盖4、 左端盖6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3上。 双作用变量部件1主要由旋转轴5、转子7、定子8、叶片9、变量油缸10和配流盘 11、12等组成;转子7和定子8的中心是固定且重合的,转子7的宽度比定子8的宽度稍小, 转子7安装在定子8内,叶片9的一端放入转子7的叶片槽内,另一端与定子8的内表面接 触,叶片9沿转子7径向安置(即安放角为零),定子8在变量活塞10-1的带动下可绕中心 旋转;在恒压网络系统中高压油的作用下,转子7可带动旋转轴5旋转;变量油缸10由变量 活塞10-1 、变量杆10-2、变量缸体10-3等构成,变量缸体10-3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3上, 变量杆10-2的球形头端与变量活塞10-1的凹型槽联接,变量杆10-2的另一端固定在定子 8的长半径圆弧中心线处或短半径圆弧中心线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变量杆10-2的另 一端固定在定子8长半径圆弧中心线处的外表面上,在变量油缸10的作用下双作用变量部 件1进行变量,变量活塞10-1的凹型槽制作成圆弧形状或渐开线形状;配流盘11、12安装 在旋转轴5上,并紧压在定子8的左右两个侧面上。 单作用变量部件2主要由旋转轴5、转子16、定子15、叶片17、变量活塞13、变量油 缸端盖14、上端盖18、上压板19、下压板21、滚柱20和配流盘22、23等组成,转子16的中 心是固定的,定子15的中心可左右移动;转子16的宽度比定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缸控制的叶片式液压变压器包括双作用变量部件(1)、单作用变量部件(2)、壳体(3)、右端盖(4)、旋转轴(5)、左端盖(6),其特征在于,双作用变量部件(1)与单作用变量部件(2)共用同一根旋转轴(5),旋转轴(5)的左端通过滑动轴承安装在双作用变量部件(1)的左侧配流盘(11)上,旋转轴(5)的右端通过滑动轴承安装在右端盖(4)上,双作用变量部件(1)的转子(7)通过花键与旋转轴(5)的左半轴配合联接,单作用变量部件(2)的转子(16)通过平键与旋转轴(5)的右半轴配合联接,双作用变量部件(1)与单作用变量部件(2)安装在同一个壳体(3)内,右端盖(4)、左端盖(6)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发业张玉波戴汝泉郑澈孔祥臻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