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爱民专利>正文

多层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81688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气囊,是工程和压力机械上使用的一种起重工具,是多舱结构,由气囊壁、隔壁、气囊上下底和气囊嘴组成,气囊的上下底承受载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气囊顶升高度受制于气囊直径的不足,来满足高顶升工程的需求和为行程大的压力机械的提供可靠的压力源。由于受到隔壁的牵拉作用,再加上各舱的高度相对较低,多层气囊的工作压力可高达20MPa。用多层气囊的顶升物体的稳定性好,这是多个气囊叠加顶升物体所不及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层气囊的顶升高度不受限制,利用气囊两端的底承受载荷,气囊可以折叠,伸缩比可达15∶1,适合于桥梁的升高、飞机顶升、船舶起墩等工程。(*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层气囊,是工程和压力机械上使用的一种起重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的工程中使用的顶升气囊都是圆柱形的,是圆柱体的母线承受载荷,这类气囊的承载能力很大,但由于受气囊直径的限制,其顶升高度较低,而且随着顶升高度的增 力口,气囊与被顶升物体的接触面减小,其顶升力急剧减小,因而无法满足顶升高度大的工程 需求,例如象桥梁的升高、飞机顶升等。为了实现较高的顶升高度,若采用两个气囊叠加,其 稳定性差,没有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层气囊,克服现有气囊顶升高度受制于 气囊直径的不足,来满足高顶升工程的需求和为行程大的压力机械的提供可靠的压力源。本技术的总体技术方案多层气囊,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层气囊,是多舱结构,由气囊壁、隔壁、气囊的上、下 底和气囊嘴组成,气囊的上、下底承受载荷。本技术采用以下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多层气囊的气囊体内设有数个隔壁,将气囊分成数个舱。所述的多层气囊的气囊体内的隔壁上设有通气孔,各舱是联通的。所述的多层气囊的每节气囊壁上设有气囊嘴,分别与供气管道连接,各舱是相对 独立的。所述的多层气囊的上底、下底可以是矩形或圆形或多边形的,上底与下底还可以 是不同的形状或不同的面积。所述的多层气囊的剖面呈矩形或梯形。所述的多层气囊,前后左右的气囊壁的形状可以是对称的或非对称的。所述的多层气囊的层数为2 50层。所述的多层气囊在充气后气囊壁呈竹节形。所述的多层气囊的材料为橡胶或挂胶布或挂胶帘子布或塑料或涂布材料。所述的多层气囊为有骨架的结构形式,其骨架材料可采用锦纶、聚酯、粘胶等三种 合成纤维的帘子布,或钢丝帘线或玻璃纤维、碳纤维,可使用上述材料其中的一种,也可两 种以上材料联合使用。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多层气囊的顶升高度不受限制,利用气囊两端的底承受载荷, 气囊可以折叠,伸缩比可达15 1,例如折叠高度为0.5m的气囊,其顶升高度可达7. 5m。适 合于桥梁的升高、飞机顶升、船舶起墩、抢险救助等工程。由于受到隔壁的牵拉作用,再加上各舱的高度相对较低,气囊的工作压力可高达20MPa。用多层气囊的顶升物体的稳定性好,这是多个气囊叠加顶升物体所不及的。多层气囊的气囊体内的隔壁上设有通气孔,各舱是联通的,各舱也可以是相对独立的,有利于调节各舱高度和受力状况。多层气囊的剖面呈梯形,其外形象金字塔,折叠高度厚的高度较小;前后左右的气囊壁的形状可以是对称的或非对称的,能适用于各种复杂条件下顶升物体的需要,也只有 多层气囊能形成非对称形状。多层气囊与顶升高度相同、顶升力相等的圆柱形气囊相比,还具有结构紧凑、总体积小、便于贮藏、运输的优点。2 5层的多层气囊可用于压力机械,如压力机、压力成型机、平板硫化机、注塑机等,可取代传统的液压缸或曲柄连杆机构或螺旋机构,这种气囊的受力面积大而且均勻,行 程大,结构简单。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多层气囊各舱联通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多层气囊各舱相对独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剖面为梯形的多层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气囊的上底,2是气囊的下底,3是气囊壁,4是隔壁,5是通气孔,6是气 囊嘴,7是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用于飞机顶升的多层气囊,由气囊的上底1、下底2、气囊壁 3,隔壁4和气囊嘴6构成。隔壁4将气囊分隔成五个舱,隔壁4上有通气孔5,将各舱联通, 给气囊嘴6供气,使各个舱充盈,压力均等。这种气囊有五十层,顶升高度可达到10m,由于 每层的高度较低,囊壁2和隔壁4较薄,所以顶升的稳定性很好又轻巧,气囊的上底1和下 底2均为正方形。实施例2,如图2所示,用于升高桥梁的多层气囊,由气囊的上底1、下底2、气囊壁 3,隔壁4和气囊嘴6构成。隔壁4将气囊分隔成十六个舱,每个舱是相对独立的,其气囊壁 3上分别设有十六个气囊嘴6,与供气管7相连。气囊的下底2支撑在桥墩上,气囊的上底 2顶在桥梁底面,顶升高度可达到6m,气囊的顶升力为800吨。气囊的上底1和下底2矩形 的。实施例3,如图3所示,用于松软地面上顶升车辆用的多层气囊,由气囊的上底1、 下底2、气囊壁3,隔壁4和气囊嘴6构成。隔壁4将气囊分隔成五个舱,隔壁4上有通气孔 5,将各舱联通,给气囊嘴6供气,使各个舱充盈,压力均等。气囊的剖面呈梯形,其外形是金 字塔形,由于地面松软,需要大的受力面积,所以气囊的下底2较大,而车辆的受力点小,所 以气囊上底1的就要小。金字塔形的多层气囊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收起时的厚度小。实施例4,多层气囊的骨架帘线采用子午线或斜交排列结构,骨架材料可采用钢丝 帘线,亦可采用锦纶、聚酯、粘胶等三种化学纤维的帘子布,或玻璃纤维、碳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层气囊,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层气囊,是多舱结构,由气囊壁、隔壁、气囊的上、下底和气囊嘴组成,气囊的上、下底承受载荷。

【技术特征摘要】
多层气囊,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层气囊,是多舱结构,由气囊壁、隔壁、气囊的上、下底和气囊嘴组成,气囊的上、下底承受载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气囊,其特征是多层气囊的气囊体内设有数个隔壁,将 气囊分成数个舱。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气囊,其特征是多层气囊的气囊体内的隔壁上设 有通气孔,各舱是联通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气囊,其特征是多层气囊的每节气囊壁上设有气 囊嘴,分别与供气管道连接,各舱是相对独立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气囊,其特征是多层气囊的上底、下底可以是矩形或圆 形或多边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钟爱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