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8603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空间(G1,G2)由分隔壁(24)分隔成第一外壳部(22)和第二外壳部(23);驱动电动马达(8)设置在第一外壳部(22)中;摩擦接合元件(B1)设置在第二外壳部(23)中;以及形成有与外壳空间(G1,G2)连通的通孔(5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并且尤其涉及一种安*^混合 动力车辆上以提高定子绕组线的冷却性能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在安装于混合动力车辆上的常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中,在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外壳内设置有多个摩擦接合元件,例如通过供应 到液压伺服机构的接合压力致动的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来自内燃发 动机和来自电动马达的驱动力的传输路径根据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差 动运动经行星齿轮单元改变,以将驱动力在改变其旋转速度和扭矩的 同时传输到位于下游的驱动轮。一般而言,混合动力车辆的电动马达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具 有巻绕在固定到外壳的铁心外周的电线,所述转子设置在定子的内周部 以自由旋转。由于大电流流经电线,定子的温度增加并且马达的扭矩减 少,所以需要冷却定子和转子。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8-318741 (JP-A-08-318741)公开了 一 种混合动力车辆,其中转子形成有油缸,并且在油缸中设置有供油和排 油的'M致动器。从油泵排出以冷却转子的油被、^Ji致动器51导到油缸 内,并且油然后被液压致动器供应到转子以冷却转子和定子。在上述的多个摩^^元件中,设置在行星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具有i)至少一个分隔壁,ii)第一外壳部,以及iii)第二外壳部,在所述外壳主体中分别形成有由所述分隔壁分隔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包括i)固定到所述第一外壳部并 具有绕组线的定子,ii)以可转动方式设置在所述定子中的转子轴,以及iii)固定到所述转子轴的转子;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转子轴同轴并且能够与所述转子轴一起旋转; 摩擦接合元件,所述摩擦接合元件包括i)花键联接到所述第二外壳部 的内周部的第一摩擦部件,ii)由所述旋转轴支撑的毂,以及iii)花键联接到所述毂并且与所述第一摩擦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7-5-11 126537/20071.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具有i)至少一个分隔壁,ii)第一外壳部,以及iii)第二外壳部,在所述外壳主体中分别形成有由所述分隔壁分隔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包括i)固定到所述第一外壳部并具有绕组线的定子,ii)以可转动方式设置在所述定子中的转子轴,以及iii)固定到所述转子轴的转子;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转子轴同轴并且能够与所述转子轴一起旋转;摩擦接合元件,所述摩擦接合元件包括i)花键联接到所述第二外壳部的内周部的第一摩擦部件,ii)由所述旋转轴支撑的毂,以及iii)花键联接到所述毂并且与所述第一摩擦部件摩擦接合或非摩擦接合的第二摩擦部件;以及润滑剂供应装置,所述润滑剂供应装置用于将润滑剂供应到所述摩擦接合元件,所述摩擦接合元件设置在所述分隔壁附近,所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分隔壁中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的通孔,并且所述通孔面对所述摩擦接合元件。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通孔形成在 所述外壳主体的内周部处的所述分隔壁中。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定子固 定到所述第 一外壳部的内周部。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中,在 所述润滑剂被供应到所i^^^元件后,所述润滑剂被顺次供应到所 述第二空间、所述通孔和所述笫一空间以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晴久足立昌俊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