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胀胎式自动胀紧拉削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1566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胀胎式自动胀紧拉削夹具,包括底座、立柱、活塞杆、活塞、表座、胀胎体、胀套、盖板和压板,底座的中心部位安装有立柱,在底座上安装有胀胎体,沿着胀胎体的外圆环面上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在胀胎体外圆环面上沿着两个环形凹槽设置有胀套,在胀胎体内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连通的流道和与第二环形凹槽相连通的流道,流道内填充有液压介质,在胀胎体内侧安装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内安装有活塞,第一活塞杆的下端与第一环形凹槽连通的流道相连,第二活塞杆的下端与第二环形凹槽连通的流道相连,在胀胎体的上端安装有盖板,在盖板的上端安装有压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中应用的工装夹具,具体涉及一种胀胎式自动胀紧 拉削夹具。技术背景 大型环形零件的榫槽拉削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榫槽是盘和叶片连接的重要手 段,榫槽的加工精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台发动机的性能。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盘类零件进 行榫槽的加工,盘和鼓一体的零件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生产过,尤其盘和鼓相连处的壁厚 很薄,因此整体刚性较差,零件内壁孔径的公差比较大,且上下尺寸不同,而且需要加工的 榫槽较多,加工难度较大。另外零件材料为钛合金,加工性能较差。由于钛合金化学亲和力 大,导热性差,而且强度高,这使得切削温度大幅提高、刀具磨损加剧。以往胀紧结构的夹具通常采用液性塑料为内部介质,但它的流动性不好,很难填 充到整个胀紧机构里,这使得胀紧机构在加工中会产生不同轴的现象,定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盘和鼓相连处壁厚较薄,刚性差,不易加工,以及液性塑料为内部 介质流动性不好,容易在加工中产生不同轴的现象等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 胀胎式自动胀紧拉削夹具。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胀胎式自动胀紧拉削夹具,包括底座、立柱、活塞杆、活塞、表座、胀胎体、胀 套、盖板和压板,底座的中心部位安装有立柱,在底座上安装有胀胎体,沿着胀胎体的外圆 环面上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在胀胎体外圆环面上沿着两个环形凹槽设置 有胀套,在胀胎体内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连通的流道和与第二环形凹槽相连通的流 道,流道内填充有液压介质,在胀胎体内侧安装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和 第二活塞杆内安装有活塞,第一活塞杆的下端与第一环形凹槽连通的流道相连,第二活塞 杆的下端与第二环形凹槽连通的流道相连,在胀胎体的上端安装有盖板,在盖板的上端安 装有压板。所述的胀胎体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表座和第二表座,第一表座和第二表座上端安装 有压力表,第一表座的下端与第一环形凹槽连通的流道相连,第二表座的下端与第二环形 凹槽连通的流道相连。所述的第一表座和第二表座上端内部设置有顶针,顶针与表座上的压力表相连, 第一表座和第二表座的下端与流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流道在胀胎体上部和盖板之间开有通气口,通气口处安装有钢球和螺钉。所述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内设置有压杆,压杆与活塞连接,活塞杆的下端 安装有接嘴,接嘴与流道相连通,并在接嘴和流道连接位置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的胀套和胀胎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胀套的材料为30CrMnSiA。所述的液压介质为低温2号润滑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夹具的应用,使得大型薄壁零件的榫槽拉削成为现实 ,并且定位基准 精度高,找正快,零件在保证了加工质量的同时,有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内部介质采用油脂 介质,这种介质填充效果较好,保证了在零件胀紧过程中的同轴要求,同时采用该夹具大大 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部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内部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2通气口局部放大图;图中1-底座,2-胀胎体,3-第一环形凹槽,4-胀套,5-密封圈,6_第二环形凹槽, 7-流道,8-钢球,9-螺钉,10-盖板,11-第一表座,12-顶针,13-压力表,14-压板,15-立 柱,16-接嘴,17-第一活塞杆,18-活塞,19-压杆,20-第二表座,21-第二活塞杆,22-通气 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一种胀胎式自动胀紧拉削夹具,包括底座1、立柱15、活塞杆、活塞18、表座、胀胎 体2、胀套4、盖板10和压板14,底座1的中心部位通过螺钉安装有立柱15,在底座1上通 过螺钉安装有胀胎体2,沿着胀胎体2的外圆环面上加工有第一环形凹槽3和第二环形凹 槽6,在胀胎体2外圆环面上沿着两个环形凹槽上安装有胀紧零件的胀套4,胀套4的材料 为30CrMnSiA,胀套4和胀胎体2之间用密封圈5密封,使环形凹槽和胀套4之间紧密连接, 在胀胎体2内设置有与胀胎体2外圆环面的第一环形凹槽3相连通的流道7和与第二环形 凹槽6相连通的流道7,在与第二环形凹槽6连通的流道7上与第一环形凹槽3相通的位置 处通过钢球8和螺钉9进行密封。两个流道7内填充有液压介质,液压介质采用低温2号 润滑脂,在胀胎体2内侧通过螺钉安装有第一活塞杆17和第二活塞杆21,在第一活塞杆17 和第二活塞杆21内安装有压杆19,压杆19的下端安装有活塞18,活塞18和活塞杆之间密 封,在压杆19的上部加工有螺纹,与活塞杆内孔上的螺纹相配合,压杆19可通过螺纹在活 塞杆内上下移动,带动活塞18在活塞杆内移动,起到压缩液压介质的作用。第一活塞杆17 的下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接嘴16,接嘴16与第一环形凹槽3相连通的流道7相连,第二活塞 杆21的下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接嘴16,接嘴16与第二环形凹槽6相连通的流道7相连,在胀 胎体2的内侧还用螺钉安装有第一表座11和第二表座20,第一表座11和第二表座20上端 安装有用于测量流道7内液压介质压力的压力表13,第一表座11和第二表座20上端内部 设置有顶针12,顶针12与表座上的压力表13相连,第一表座11的下端与第一环形凹槽3 连通的流道7相连,第二表座20的下端与第二环形凹槽6连通的流道7相连,第一表座11 和第二表座20的下端与流道7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5,避免液压介质泄漏,在胀胎体2的上端安装有盖板10,流道7在胀胎体2上部和盖板10之间开有通气口 22,通气口 22处安装有用于密封的钢球8和螺钉9。在盖板10的上端安装有压板14,压板14通过螺栓固定在 安装在底座1中部并贯穿夹具的立柱15上。 当使用夹具进行装夹工件时,先将待加工的工件安装在夹具上,然后旋动两个活 塞杆上的压杆19,这时压杆19会带动活塞杆内的活塞18运动,压缩活塞杆以及流道7内的 液压介质,由于流道7与第一环形凹槽3和第二环形凹槽6连通,因此两个环形凹槽内的液 压介质得到压力向外膨胀,使设置在两个环形凹槽上的胀套4产生向外的形变,进而达到 将工件胀紧的目的。由于与流道7连通设置有两个表座和压力表13,当活塞18压缩液压介 质时,可通过压力表13对流道7内的液压介质压力进行测量,进而判断压力是否合适,避免 由于压力过大,胀套4产生的形变过大将工件胀坏。设置压力表13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检测 液压介质产生的压力控制胀套4的膨胀程度。权利要求一种胀胎式自动胀紧拉削夹具,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中心部位安装有立柱,在底座上安装有胀胎体,沿着胀胎体的外圆环面上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在胀胎体外圆环面上沿着两个环形凹槽设置有胀套,在胀胎体内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连通的流道和与第二环形凹槽相连通的流道,流道内填充有液压介质,在胀胎体内侧安装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内安装有活塞,第一活塞杆的下端与第一环形凹槽连通的流道相连,第二活塞杆的下端与第二环形凹槽连通的流道相连,在胀胎体的上端安装有盖板,在盖板的上端安装有压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胀胎式自动胀紧拉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胀胎体的 内侧安装有第一表座和第二表座,第一表座和第二表座上端安装有压力表,第一表座的下 端与第一环形凹槽连通的流道相连,第二表座的下端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胀胎式自动胀紧拉削夹具,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中心部位安装有立柱,在底座上安装有胀胎体,沿着胀胎体的外圆环面上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在胀胎体外圆环面上沿着两个环形凹槽设置有胀套,在胀胎体内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连通的流道和与第二环形凹槽相连通的流道,流道内填充有液压介质,在胀胎体内侧安装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内安装有活塞,第一活塞杆的下端与第一环形凹槽连通的流道相连,第二活塞杆的下端与第二环形凹槽连通的流道相连,在胀胎体的上端安装有盖板,在盖板的上端安装有压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波陈桂荣李伟红汪欢申童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