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至少两个环锭纺纱机和至少一个主/从设备的纺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6612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纱系统,该纺纱系统具有至少两个环锭纺纱机和至少一个自动筒子卷绕机,所述环锭纺纱机具有自动的筒子更换装置,所述筒子更换装置能够将取出的筒子安放到可被驱动的输送装置上和从所述输送装置拾取空套筒,所述输送装置被沿着每个环锭纺纱机的两个纵向侧引导,其中,至少所述环锭纺纱机(1、2)共用输送装置(6),并且所述环锭纺纱机通过控制装置(10)连接成这样,即:仅当所述控制装置确定两个环锭纺纱机上的纺纱过程已经结束,并且所述输送装置(6)的装有空套筒和用于满筒子的空接纳轴颈的区域(9)与待取放筒子的锭子对置时,才开始取放筒子过程,并且其中所述环锭纺纱机呈主/从关系,使得作为主环锭纺纱机的其中一个环锭纺纱机(1)还控制另一个环锭纺纱机(2)的工作运行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两个环锭纺纱机和至少一个自动巻绕机的 纺纱系统,所述环锭纺纱机具有自动的筒子更换装置,所述筒子更换装 置能够将取出的筒子放到输送装置上并且能够从该输送装置拾取空套 筒,所述输送装置被沿着每个环锭纺纱机的两个纵向侧引导。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主/从关系可以理解为是指主设备和至少一个从设备 之间的关系,主设备和从设备以这种方式相互连接,即只有主设备能 够访问公共资源,而从设备仅在得到主设备的许可或者指令时才能够访 问该公共资源。在此可以非常宽泛地理解所述公共资源,并且该公共资 源可以包括项目、值(如转速)、权限(如从设备介入工作运行过 程的权限)等。例如DE 101 37 140 Cl公开了一种主/从关系,其中,环锭纺纱机具有牵伸设备,该牵伸设备具有多个由单独马达驱动的牵伸罗拉。其中 一个牵伸设备马达是主牵伸设备马达,该主牵伸设备马达为其他多个牵 伸设备马达规定了它们的转速。因而,这里的主/从关系涉及到对马达转 速的控制。这种关系局限于相关的环锭纺纱机。通常,相应的环锭纺纱机通过用于满筒子和空套筒的可驱动输送带 与自动巻绕机连接,通过该输送带在环锭纺纱机和巻绕机之间传输满筒 子和空套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实现的目的是,增加单元数量,尤其是增加巻绕机单元数 量,由此使机器的购置费用分摊在多个工作站上,从而使巻绕机变得更为经济。然而,具有多个工作站的巻绕机就会装满大量环锭(这些环锭 协助巻绕机工作)。这会导致出现给环锭纺纱机带来技术问题的较大的 锭子数量。在非常长的机器中,牵伸罗拉承受破坏性扭曲。难以完全利 用抽吸空气对纺纱站进行均匀稳定加载以吸走废物并且难以进行诸如压 縮等特殊制造方法。围绕非常长的机器从一侧走向另一侧也是费事和麻 烦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将多工作站巻绕机与环锭连接成能够避 免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环锭分布在两个单独的环锭纺纱机上来实现 该目的,这两个环锭纺纱机的罗拉扭曲能够得以控制,保证了向环锭纺 纱机供应抽吸空气,并且该环锭纺纱机允许从一侧通到另一侧。然而,满筒子从环锭纺纱机到巻绕机以及空套筒从巻绕机至环锭纺 纱机的输送,要求两个环锭纺纱机共用传送装置(例如本身已知的输送 带)。仅当配有输送带的两个环锭纺纱机同时取放筒子(也就是说,从 锭子取走满筒子并将其放到输送带上,从输送带拾取空套筒并将其插装 在锭子上)时,才可以方便地操作这种输送带。因此,本专利技术设置成,仅当两个环锭纺纱机已经完成筒子(管纱) 时,才在两个环锭纺纱机上发生取放筒子过程。另一条件是环锭纺纱 机的将要发生取放筒子过程的所有区域与输送带的如下区域对置,该区 域提供用于接纳满筒子的空轴颈并且提供用于插装在锭子上的空套筒。然而,这会导致环锭纺纱机和巻绕机出现等待时间。因而,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构造中设置成,两个环锭纺纱机呈主/从关系, 使得仅一个环锭纺纱机,即主环锭纺纱机具有用于其工作机构的控制装 置,从环锭纺纱机的工作机构也通过该控制装置控制。于是,这两个环 锭纺纱机同步运行并且同时完成它们的筒子。附图说明在附图中,以纺纱系统的示意性俯视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 式,该纺纱系统具有两个环锭纺纱机l、 2和一个巻绕机3。 附图标记列表5I、 2环锭纺纱机 3巻绕机4、 5末端机架6输送带7传送装置8输送装置9输送带8的区域10控制装置II、 12控制线路 13分析器14、 15、 16、 17、 18控制线路具体实施例方式环锭纺纱机1和2在其末端机架4、 5中的至少一个中至少具有如马 达之类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如牵伸设备、锭子、钢领板等工 作机构。环锭纺纱机1和2的锭子区域以公共输送带6环绕;这里未示出并 且可具有常见结构的筒子更换装置将从锭子取出的满管纱放到输送带6 上并拾取空套筒,以便将空套筒放置在锭子上。输送带可以具有可独自 运动的输送盘。输送带6将满的管纱输送至传送装置7,在该传送装置7处从输送 带拾取管纱并且将该管纱移动至与巻绕机3相关联的单独的输送装置8 上。这种输送装置也可以设有可独自运动的输送盘。在该传送装置中, 输送带6的输送盘也再次被装载空套筒。环锭纺纱机1和2的输送带6还延伸经过没有锭子的机器区域。因 而仅在更换筒子时与锭子区域对置的区域9中装备有输送盘。附图示出 了该位置。环锭纺纱机1和2的生产能力以及巻绕机3的复绕能力以这样的方 式相互匹配,即,巻绕机能够将来自(四个)区域9的所有满管纱均复绕成交叉巻绕筒子,并且能够给传送装置7供应空套筒以装载输送带8, 直到环锭纺纱机再次准备好管纱以更换筒子。同样,将环锭纺纱机的生 产能力设计成这样,即,当在所有区域9内在输送带6上已为该环锭纺 纱机准备好空盘和空套筒时,该环锭纺纱机结束其筒子制造并且准备开 始更换筒子。所述系统具有中央控制装置10,该控制装置10经由控制线路11与 环锭纺纱机1和2的末端机架4、 5内的机器控制器连接,并且经由控制 线路12与输送带6上的分析器13连接,并且经由控制线路14与传送装 置7连接。该分析器识别围绕环锭纺纱机环行的输送带的位置,并且如 果到达所示位置时,也就是当环锭纺纱机的所有装载有锭子的区域与输 送带的允许进行筒子更换过程的区域对置时,该分析器就产生信号。环锭纺纱机1和2的每个机器控制器通过控制线路11向控制装置 10发出管纱制造结束且环锭纺纱机1和2准备就绪状态以便进行筒子更 换过程的信号。分析器13识别输送带6的位置,并且如果到达如下位置, 那么分析器13就通过控制线路12向控制装置10发送信号,在该位置, 环锭纺纱机的所有锭子区域与输送带的区域9(在这些区域9上能够安置 管纱并且能够拾取空套筒)对置。如果出现这两个信号,则控制装置IO通过启动信号促成共同的更换 过程,该启动信号是经由控制线路11发送至环锭紡纱机的机器控制器的, 并且控制装置10通过向传送装置7发送信号使得传送装置7在更换过程 中不执行任何传送,如果在更换过程期间进行传送则会造成输送带位置 改变。两个环锭纺纱机1和2相互独立地工作。即使将机器的运行参数调 整成一致,管纱制造的结束以及它们准备就绪以便进行筒子更换也是在 不同时刻发生的。这就导致环锭纺纱机以及巻绕机出现停车等待时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根据图2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构造方式中规定, 两个环锭纺纱机1和2以主/从关系方式相互连接。为此本专利技术设置成, 仅其中一个环锭纺纱机一在图示实施例中为主环锭纺纱机l一设有其工 作机构的机器控制器,该机器控制器还经由控制线路15共同控制无控制7器的从环锭纺纱机2的工作机构。因此实现了两个环锭纺纱机的工作机 构同步运行,并且两个机器同时结束管纱制造并且同时达到它们的准备 就绪状态以便进行筒子更换。从而避免了等待时间。在该实施方式中,分析器13经由控制线路16向主环锭纺纱机1的 末端机架4内的机器控制器发送输送带6的位置,并且还经由控制线路 17向传送装置7发送该输送带6的位置。在主环锭纺纱机的机器控制器 中,该信号触发两个环锭纺纱机的筒子更换过程,而在传送装置7中, 该信号将传送装置7锁定,从而在筒子更换过程期间传送装置不执行任 何传送(在传送过程中输送带6会移动)。巻绕机3也可以经由控制线路18连接至传送装置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纱系统,该纺纱系统具有至少两个环锭纺纱机和至少一个自动卷绕机,所述环锭纺纱机具有自动的筒子更换装置,所述筒子更换装置能够将取出的筒子安放到可被驱动的输送装置上和从所述输送装置拾取空套筒,所述输送装置被沿着每个环锭纺纱机的两个纵向侧引导,所述纺纱系统的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环锭纺纱机(1、2)共用输送装置(6),并且所述环锭纺纱机通过控制装置(10)连接成这样,即:仅当所述控制装置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环锭纺纱机的纺纱过程已经结束,并且所述输送装置(6)的装有空套筒和用于满筒子的空接纳轴颈的区域(9)与待取放筒子的锭子对置时,才开始取放筒子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因策W坎普
申请(专利权)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