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昌勇专利>正文

一种曳引机永磁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771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曳引机永磁转子,包括轮毂、曳引轮、磁轭、瓦片状永磁体,瓦片状永磁体紧贴在磁轭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轮毂和曳引轮采用整体球墨铸铁加工而成,磁轭通过螺钉轴向固定在轮毂上,磁轭材料为软磁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加工容易,容易保证曳引轮轮槽和轮毂外圆柱面跳动,同时保证磁轭具有良好的导磁性能的,不会降低电机电气性能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电梯上使用的曳引机永磁转子
技术介绍
曳引机永磁转子主要由轮毂、曳引轮、磁轭、永磁体四部分组成,但不同的连接方 式有不同的结构,现在常用的有以下有三种第一种曳引轮和轮毂都是球墨铸铁铸造,曳引轮安装在轮毂的前端,磁轭安装在 轮毂的后端,磁轭为软磁材料,结构如图1,该结构存在的缺点是轮毂、曳引轮、磁轭都需 要分开机加工,为保证曳引轮轮槽和轮毂外圆柱面装配后跳动不会超标,通常需要较高的 加工精度,这就导致了加工成本增加。第二种轮毂和磁轭设计为一体,并采用球墨铸铁铸造,曳引轮装配在轮毂的前 端,如图2,该结构存在两个问题1使用球墨铸铁的磁轭导磁性较差,对电机电气性能影响 较大;2轮毂、曳引轮的都需要较高的加工精度,才能保证曳引轮轮槽和轮毂外圆柱面装配 后跳动不会超标,存在加工成本高的问题。第三种中国专利200820102538. 3公开的一种永磁转子,轮毂、曳引轮、磁轭全部 采用球墨铸铁铸造为一体,结构如图3所示,该结构可以用一次加工的方法使曳引轮轮槽 和轮毂外圆柱面跳动很小,但是,球墨铸铁的导磁性较差,同样会使电机电气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容易,容易保证曳引轮轮槽和轮毂外圆柱面 跳动,并且还不会降低电机电气性能的曳引机永磁转子。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轮毂、曳引轮、磁轭、瓦片状永磁体,瓦片状永磁体 紧贴在磁轭的内表面,其特别之处在于轮毂和曳引轮采用整体球墨铸铁加工而成,磁轭通 过螺钉轴向固定在轮毂上,磁轭材料为软磁材料。本技术由于轮毂和曳引轮采用球墨铸铁整体铸造为一体,然后通过螺钉与软 磁材料磁轭固定连接,因此,具有加工容易,容易保证曳引轮轮槽和轮毂外圆柱面跳动,同 时保证磁轭具有良好的导磁性能的,不会降低电机电气性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种现有曳引机永磁转子结构半剖视图;图2是第二种现有曳引机永磁转子结构半剖视图;图3是第三种现有曳引机永磁转子结构半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半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永磁转子其结构主要由曳引轮1、轮毂2、磁轭4、瓦片状 永磁体5构成永磁永磁转子,磁轭4通过螺钉3轴向固定在轮毂2上,永磁体5紧贴在磁轭 的内表面,相邻两瓦片状永磁体5的磁极极向相反。在轮毂2与磁轭4的固定连接面的下面设置有定位凸台9,以方便轮毂2与磁轭4 准确连接固定。上述的曳引轮1和轮毂2采用整体球墨铸铁加工而成,中心有通孔 8。上述的与轮毂2连接的磁轭4材料为软磁材料,例如Q235、20号钢等。本技术将曳引轮1和轮毂2铸造为一整体,可以整体加工,曳引轮轮槽7和轮 毂外圆面6跳动度容易保证。磁轭4材料为软磁材料,导磁性好,有助于提高电机电气性能。权利要求一种曳引机永磁转子,包括轮毂、曳引轮、磁轭、瓦片状永磁体,瓦片状永磁体紧贴在磁轭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轮毂和曳引轮采用整体球墨铸铁加工而成,磁轭通过螺钉轴向固定在轮毂上,磁轭材料为软磁材料。专利摘要一种曳引机永磁转子,包括轮毂、曳引轮、磁轭、瓦片状永磁体,瓦片状永磁体紧贴在磁轭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轮毂和曳引轮采用整体球墨铸铁加工而成,磁轭通过螺钉轴向固定在轮毂上,磁轭材料为软磁材料。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加工容易,容易保证曳引轮轮槽和轮毂外圆柱面跳动,同时保证磁轭具有良好的导磁性能的,不会降低电机电气性能的优点。文档编号H02K1/27GK201708607SQ20102000349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9日专利技术者梁昌勇 申请人:梁昌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曳引机永磁转子,包括轮毂、曳引轮、磁轭、瓦片状永磁体,瓦片状永磁体紧贴在磁轭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轮毂和曳引轮采用整体球墨铸铁加工而成,磁轭通过螺钉轴向固定在轮毂上,磁轭材料为软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昌勇
申请(专利权)人:梁昌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